至於被牽連的宮女,處死的更達數百人之多。
然而,此案僅僅是個開端,還遠遠沒有完。
因為有個叫江充的人,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大加利用的機會。
江充,趙國邯鄲人,其妹嫁給了趙太子,他也因此受到了趙王的賞識。
可是不久,趙太子懷疑江充將自己與姐姐及父親的側室私通之事告訴了越王,便欲意除掉江充。
江充連忙逃亡,但他的父兄仍都被趙太子殺掉了。
江充逃到長安,改原名“齊”為“充”,向朝廷告發了趙太子的罪惡,並且說他私結郡國豪強,幹盡了壞事。
漢武帝聽後便發兵抓捕了趙太子。
後來,趙太子遇恩赦幸免一死,但仍丟掉了太子之位。
然而,此事卻使體格健壯、容貌堂堂的江充得到了漢武帝重視。
不久,漢武帝即任命江充為“繡衣使者”,專門督察文武大臣及國戚皇親的違法活動。
江充執法嚴酷,貴戚豪門畏之如虎,但這正適合漢武帝的口味,漢武帝對他更加信任。
太始三年(前94),江充被任命為水衡都尉,負責管理上林苑。
但是不久,他卻因為過失丟了官位。
公孫賀巫蠱案發生之時,江充正在尋找官複原位的機會。
同時,他心裏還有一個顧慮,那就是懼怕皇太子劉據繼位,他必須尋找一個機會設法阻止皇太子登上皇位。
原來,江充先前曾得罪過皇太子,而且是故意得罪皇太子的。
因為此前,江充看到衛子夫失寵,太子失勢,而鉤弋夫人正為漢武帝所迷戀,他便有意打擊、陷害衛太子,以討好鉤弋夫人,逢迎皇帝。
江充還是繡衣使者時,他曾上告衛太子家人的車馬在皇帝專用的禦道上行駛。
他還曾向漢武帝告發太子調戲宮女。
更有甚者,漢武帝生病時,江充派心腹向漢武帝告密說衛太子得知陛下有病,竟然喜氣洋洋。
但剛好此時衛太子來了,漢武帝一看衛太子臉上還留有淚跡,一氣之下就把告密者殺了。
此時,江充的陰謀雖未得逞,但他仍然在等著更好的機會。
公孫賀一家被誅之後,江充趁機勸漢武帝到甘泉宮休養。
漢武帝就暫時離開了這骨肉相殘的血雨腥風之地,來到了清幽涼爽的甘泉宮。
但是,一到甘泉宮,漢武帝卻染上了重病,臥床不起。
見到漢武帝病重,江充想到皇帝已經六十六歲了,而太子也三十八歲了,羽翼豐滿;而漢武帝一旦去世,皇太子繼位勢難阻擋,此時自己隻有被殺的份了。
於是他便要抓住這個機會,除掉太子。
而且這也正是個可以利用的機會。
不久前,漢武帝突然發現有一個帶劍的男子闖入建章宮的龍華門,就下令在宮內、城內嚴密搜查,結果長安閉城搜了十一天,也沒抓到刺客,但卻搜出了許多用作“巫蠱”的木頭人。
漢武帝開始迷惑,明明看見了一個帶劍的男人,怎麼就無影無蹤了呢?
他疑神疑鬼,便懷疑到木頭人上來了,以為宮中有人用木頭人詛咒他。
此時,漢武帝病倒甘泉宮,江充便上奏說皇帝的病是有人用巫蠱的方法詛咒所致。
漢武帝一聽憤怒無比,馬上派江充為專門治巫蠱的使者查處。
江充便打著皇帝的旗號,找來胡巫,到處掘開地麵,尋找埋在土裏的木偶人,收捕一切在夜裏祭祀的百姓。
胡巫自稱能看見鬼,江充就讓胡巫一看到鬼就在地麵上做個記號,然後把這附近的人全部抓起來,用燒紅的鐵鉗燙他們,逼迫他們承認巫蠱之事。
許多人在嚴刑逼供之下,便胡亂招供,轉相牽連。
於是江充便令治獄之吏以大逆不道之罪斬殺他們。
就這樣,江充以莫須有的巫蠱之罪先後斬殺了幾萬無辜的百姓。
江充這個險惡的殺人狂的最終目的當然是把禍害引向衛太子,以除掉他。
他又派心腹檀何向漢武帝報告說望見宮內也有邪氣,必定有巫蠱。
漢武帝一聽,更加憤怒,便令江充繼續搜查。
因為事涉皇宮,漢武帝又加派親信按道侯韓說、禦史章贛、黃門蘇文等人協助江充查治巫蠱。
江充得到皇帝的特許後,立即行動,首先從漢武帝失寵的側室房中開始,次及皇後寢宮,最後搜查到了太子劉據的東宮,而且在太子寢宮中挖出了桐木人!
衛太子見在自己宮內挖出了木頭人,驚慌失措,連忙去找太子少傅石德商量對策。
石德說:“皇帝遠在甘泉宮,病重之後就和我們隔斷了聯係。
現在宮中挖出的木頭人,究竟是巫故意放入地下陷害你的還是本來就有的,很難講清楚。
不如先假傳聖旨把江充等人抓起來下獄,徹底查清楚其中的奸詐之事。”
衛太子無計可施,不得不鋌而走險了。
征和二年(前92)七月,太子派賓客以漢武帝使者身份傳詔逮捕江充等人。
按道侯韓說懷疑詔書有詐,拒絕受詔,太子賓客便殺了韓說,逮捕了江充。
而禦史章贛受傷後逃回甘泉宮去了。
麵對江充,衛太子憤怒地說:
“你這個趙國奸賊,破壞了趙王的父子關係,還想破壞我的父子關係!”便親手斬殺了江充,同時又下令把江充手下的胡巫活活燒死在上林苑中。
衛太子捕獲江充後,在衛皇後的幫助下,發車馬裝運武庫的兵器,調集長樂宮的衛士,以防不測;並通告百官說江充謀反作亂了。
接著,太子又向留守長安的丞相劉屈發兵,劉屈慌忙逃出丞相府,丞相長史則飛馳甘泉宮報信。
先是禦史章贛逃回甘泉宮向漢武帝報告衛太子的所作所為,繼而丞相長史又向漢武帝報告說衛太子已發兵進攻丞相府。
漢武帝便令劉屈率領京城近縣兵力前往長安鎮壓衛太子軍。
衛太子也進一步假傳聖旨收長安官府囚徒為兵卒,迎戰劉屈大兵。
兩軍在長樂宮西闕下相遇,激戰五日,雙方死亡數萬人。
此後,丞相兵力逐漸得到補充,太子兵敗,南逃至覆盎城門,當夜由司直田仁奉丞相之命閉守城門,但他認為太子和皇帝有骨肉之親,便開門放走了衛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