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20時30分,戰鬥打響了。包括新配備的“喀秋莎”在內的我軍炮兵將炮火砸向美軍陣地,大地被震得發顫,兩個主峰山頭火光四濺。

炮火急襲過後,誌願軍各路突擊隊僅用20多分鍾就全殲了060高地守敵,並立即向0238陣地發起縱深進攻。整個陣地上雙方炮火交錯,到處是爆炸的火光和升起的塵霧。

在短兵相接的爭奪戰中,整個陣地在反複爭奪拚殺中打得難分難解。

第四〇六團二連二班班長栗學福在這次戰鬥中,帶領全班擔任第一突擊隊的任務,於21時許率先占領了0238東北無名高地。但他們還沒有來得及向0238主峰進攻,就受到美軍的反衝擊。

栗學福指揮全班轉攻為守,先後11次將美軍擊退,殲滅對方士兵近百人,而班裏的其他同誌在戰鬥中也相繼犧牲了。

最後,陣地上隻剩下他一個人,彈藥也全部打盡了。當一群美軍叫囂著衝進陣地準備活捉栗學福時,他拉響了最後一根爆破筒,當場就有10多個美軍被炸死,栗學福自己也被炸得暈了過去。

待增援部隊把他搶救出來後,他稍作調整又繼續堅持投入了戰鬥,為奪取馬踏裏戰鬥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戰後,栗學福同誌被評為二級戰鬥英雄,榮獲朝鮮“一級國旗勳章”。

後來,著名作家巴金同誌來到第一三六師采訪,深為栗學福的事跡所感動,寫下了《鋼鐵戰士栗學福同誌》的長篇通訊。

到25日早晨,兩個高地基本被我控製。美軍不惜血本,一次又一次在飛機、大炮、坦克掩護下進行反撲。戰鬥持續到26日午夜,美軍付出了重大代價也未能將陣地奪回去。

27日早晨,美軍的陣地上又傳來一陣槍聲,正當誌願軍準備組織抵抗美軍新一輪衝擊時,停戰協定即將簽字的消息傳到了前線指揮部。

這時,美軍可能已經得知了就要停戰的消息,一陣猛烈的炮火向我新占領的陣地襲來。炮火過後,美軍地麵部隊沒有出動便偃旗息鼓了。

在這之後,陣地上就平靜下來了。誌願軍取得全麵勝利

楊勇密切地關注著戰局的發展。

14日拂曉後,雲濃雨大,美軍空軍不能出動。誌願軍各路攻擊部隊遵照楊勇的命令,乘機發起進攻。

轎岩山的一九九師,在激戰13個小時後,於10時25分,終於把紅旗插上7687主峰。

楊勇走出作戰室,一起分享這勝利的喜悅。經過21個小時的激戰,誌願軍已全部突入對方縱深陣地,不僅拉直了金城以南的戰線,還推進了95公裏,而且給南朝鮮首都師、六師、八師和三師以沉重打擊,殲滅南朝鮮軍14萬餘名。

至此,戰役第一步任務全部完成。

由於睡眠不足,楊勇那雙明眸裏布滿了血絲,充滿著焦慮和憂喜,流露出疲倦。

“老楊,去睡會兒吧。你太辛苦了,起碼掉了5斤肉”。二十兵團政委王平關切地對楊勇說。

“掉點肉好哇,過兩天咱們去爬轎岩山,走起路來不是更輕快嘛。”楊勇樂觀而又風趣他說。

楊勇抓起電話耳機,很快又下達了新的指令。

在金城前線活躍著一批勇敢的美國記者,他們在槍林彈雨中發出了大量的前線報道。

15日,美聯社描寫朝鮮戰場的戰況說:

今天沿著20英裏的荒涼的前線,進行著兩年來朝鮮戰爭中最大的一場戰鬥。中國軍隊……而衝入南朝鮮陣線,迫使南朝鮮4個師沿著金城突出地帶後撤。

守望山已經失守,指頭嶺差不多等於失守了,其他無名高地也都在中國軍隊猛攻下失陷。

南朝鮮師受到痛擊。

在此之後,激烈的戰鬥在前線繼續進行,關於南朝鮮軍隊遭受慘敗的情形,從美國通訊社的報道中繼續不斷地透露出來。

美國通訊社的無數消息承認在朝中軍隊發起反擊之後,南朝鮮軍立即被打得如喪家之犬。

美聯社記者愛德華茲說:

原先估計南朝鮮要炸毀橫貫金城川的橋梁,而在南麵的高地上建立防禦陣地。但是,南朝鮮沒有擊毀橋梁,也沒有在金城以南停下來,他們讓許多橋梁留存著,不斷向南退去。

愛德華茲還說到:

那些狼狽萬狀的士兵,有的坐著卡車和吉普,有的攀在坦克上,有的騎在大炮的炮身上。但是,還有成千的人用那穿著帆布膠底鞋而且起了水泡的一雙腳向南步行。這些人一拐一拐地向前走,到了精疲力竭的時候在路旁的泥地裏倒頭就睡,顧不得傾盆大雨了。

對方戰線被誌願軍突破,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泰勒和南朝鮮的國防部長官孫連一親赴前線,力圖扭轉戰局。

在這時,他們了解到指揮這場戰役的是年方40多歲、身經百戰的二十兵團司令員楊勇。

“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也於16日從東京飛到金城前線,召集泰勒和南朝鮮第二軍團長丁一權等,叫囂“要發動強大的攻勢,堅決奪回失地”。

李承晚也坐不住了,他親往前線督戰。

漢城廣播電台說:“要堅決收複失地,向總統獻禮。”

但是,合眾社卻說:“南朝鮮軍的反擊遇到敵人的主力,因此反攻不動”,不僅如此,朝中軍隊一再以反擊來打擊李承晚軍隊的反撲。

美軍在戰鬥中也受到痛擊。美聯社記者吉布遜報道一個美軍炮兵營覆沒的情形說:

約在夜裏2時5分。天是黑漆漆的。雲層遮蓋了星星。炮手們在雨中流著汗。然後,在炮聲的間歇裏,一個兵士豎起了耳朵,其餘兵士也都側耳傾聽,中國軍隊的號角聲,前麵、右麵、左麵都是。一時寂靜得可怕的場麵,突然被中尉的尖叫聲打破了。向前直射!隨便射擊!中國兵來了。他們向著我們衝來。他們衝破了外圍,他們跳進大炮的垣牆,和那邊的炮手們扭成一團。敵人蜂湧衝入營部指揮所。到夜裏2時47分,在聽到號角聲以後的第42分鍾,一切都完了。死裏逃生的人回來,隻帶回5門炮。他們疲憊不堪,衰弱得要死。他們這個久經戰鬥的野戰炮兵營裏,至少有300個美國人被打死或者失了蹤。

23日早晨,彌漫許久的晨霧像紗幔一樣輕輕飄散,東方的天際泛出魚肚白。一陣急促的電話聲響,喚醒了剛剛肅靜下來的兵團指揮部。

“老楊嗎,我是鄧華。”誌願軍司令員打來電話。

“你好,鄧司令,這麼早打來電話有啥指示?”

“解方同誌從板門店傳過話來,說敵人哇哇叫,要簽字,我看你們就停下來吧,別再打了。”

鄧華還告訴楊勇:“敵人遭慘重打擊後,在談判桌上被迫做出了讓步。”

據外電報道,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國務卿杜勒斯和李承晚於22日相繼發表聲明,同意接受停戰。美方談判首席代表哈利遜也保證:

不以任何方式阻撓停戰協定草案的實施。

為了世界和平這一利益,中朝雙方同意美方提出的盡快簽定停戰協議的要求。

楊勇頗為惋借地對政委王平說:“真沒想到,敵人蠻橫無理地在談判桌上拖了兩年多,現在,眼看他們的整個戰線就被摧垮,急忙前來講和,真是太便宜他們了。”

王平說:“他們總算知道了好歹。這叫牽著不走打著倒退,敬酒不吃吃罰酒。”

楊勇作為戰役指揮員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

這次戰役,是誌願軍轉入陣地防禦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對敵人堅固陣地進攻的戰役。對方的防禦陣地已連續加修了兩年,布滿了蓋溝、坑道、地堡、火力點和鐵絲網、鹿砦、地雷等防禦體係,在25公裏寬的正麵戰線上,有4個師的重兵把守,單是105榴彈炮就有25個營。

戰役發起後,誌願軍卻能一舉突破敵人的防禦正麵,突入敵人防禦縱深最遠達15公裏,共斃、傷、俘78萬餘人,比彭德懷預料的殲15萬人超過4倍以上,繳獲各種炮423門,坦克45輛,深刻地表明誌願軍裝備有了明顯的改善,火力大為加強。

以炮兵來說,地麵炮兵已由入朝初期的3個師增至10個師,高射炮已由一個團增至5個師。在這次戰役中,誌願軍集中了1360多門火炮,形成平均每公裏444門的火炮密度,在兵力上和火力上誌願軍均占優勢,分別為3比1和17比1。因此,盡管敵人的防禦陣地很堅固,20分鍾的炮火準備,就把敵人所有的工事摧毀了40%,並大量消滅了敵人有生力量,為誌願軍步兵在一個小時內全線突破敵人的防線,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誌願軍炮兵部隊,在這次戰役以至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都是發揮了威力的。據不完全統計,炮兵部隊入朝作戰以來,配合步兵殲滅敵人182萬多名,擊落敵機2335架。

毛澤東對這次戰役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在一次高級會議上說,毛澤東說:

今年夏天,我們已經能夠打破敵人正麵21公裏的陣地,能夠集中發射幾十萬發炮彈,能夠打進18公裏。如果照這樣這下去,再打它兩次、三次、四次,敵人的整個戰線就會被打破。

美國不得不做出實施停戰協議的保證。

在整個夏季反擊戰役第三階段作戰中,中朝軍隊共計斃傷俘敵78萬餘人,繳獲坦克45輛、汽車279輛、收複土地178平方公裏。

至此,誌願軍1953年夏季反擊戰取得了全麵勝利。

夏季反擊戰役,是中朝軍隊轉入陣地防禦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對“聯合國軍”堅固陣地進攻的戰役。交戰雙方先後投入作戰的兵力:誌願軍為10個軍、朝鮮人民軍為兩個軍團,聯合國軍為18個師。

戰役持續兩個半月。中朝軍隊有計劃地實施了3次進攻,共進行大小進攻戰鬥139次。最後實施的金城戰役,一舉突破南朝鮮4個師25公裏的正麵防禦,突入對方縱深最遠達15公裏。

“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在給金日成和彭德懷的複信中明確表示:

保證停戰條款將被遵守。

7月13日到7月19日,美方首席談判代表哈裏遜做出保證:

聯合國軍包括大韓民國的軍隊準備實施停戰條款。

大韓民國進行任何破壞停戰的侵略行為時,聯合國軍將不以支持。

朝中方麵鑒於美方已做出保證,而且有關各方都希望盡快結束戰爭,所以盡管誌願軍還可以乘勝取得更大的勝利,但為了世界和平的利益,仍然同意了美方希望盡快簽字結束戰爭的要求。

整個朝鮮戰場終於迎來了和平的曙光。本書主要參考資料

《抗美援朝的故事》賀宜等著啟明書局

《抗美援朝戰場日記》李剛著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中國人民誌願軍征戰紀實》王樹增著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王平回憶錄》王平著解放軍出版社

《抗美援朝紀實:朝鮮戰爭備忘錄》胡海波著黃河出版社

《血與火的較量:抗美援朝紀實》欒克超著華藝出版社

《烽火歲月:抗美援朝回憶錄》吳俊泉主編長征出版社

《偉大的抗美援朝運動》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宣傳部人民出版社

《開國第一戰:抗美援朝戰爭全景紀實》雙石著中共黨史出版社

《我們見證真相:抗美援朝戰爭親曆者如是說》楊鳳安孟照輝王天成主編解放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