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談判會議上,美方代表所實際提出的方案比艾奇遜的談話更進一步,荒謬地要求在現有雙方戰線以北18公裏至50公裏地方劃一條新的軍事分界線。

喬埃為了堅持美國的這個無理要求,耗費了從第十次會議到第十九次會議的整10天的光陰來辯論,在辯論中捏造種種不能成立的“理由”。例如,他說美國海空軍的狂轟濫炸的“力量”必須在陸地分界線上得到“補償”,美國必須在三八線以北才能“防禦”自己等等。

為了使人明了無誤,喬埃一麵標出詳細的地圖,一麵又經過東京的李奇微總部的“新聞教育局”,以所謂“背景材料”的名義,在7月31日和8月4日把美國的主張加以公開宣布。

8月3日,美聯社記者尤鬆宣稱:

沒有證據足以證明聯合國軍代表會要求在聯合國軍實際據守的陣線以北建立分界線。

8月4日,“聯合國軍”官方發言人納科斯聲明:

猜測聯合國要求建立任何深入北朝鮮的分界線將是完全錯誤的……我相信這是嚴重的錯誤,是最荒唐的猜想。

8月6日,李奇微總部的新聞處又發表“平息謠傳”的聲明,宣稱美國所要求的分界線大致是現在的戰線。

甚至美國國新社東京6日電也不能不描寫道,這次聲明“事實上與總部另一部門作為背景材料發給日本報紙編輯的新聞稿截然相反”。

這就是美國軍政首腦對待談判的態度。

在3月至6月間說,三八線作為分界線是可以接受應當接受的,是“巨大的勝利”。在7月直至8月4日說,三八線是不可以接受的,“雙方都自三八線撤退的任何問題是荒謬的”,海空軍的狂轟濫炸的“力量”必須在陸地分界線上得到“補償”,因此分界線應當在現有戰線以北。

戰場上的美英等國士兵曾經因為聽到馬立克的停戰建議和金日成彭德懷兩將軍同意談判的答複而歡欣若狂。李奇微在7月3日給金彭兩將軍的電文中說:

因為在停戰之前須先就停戰條款取得協議,所以延遲開始會晤和達成協議,將延長戰事和增加損失。

可是,李奇微所奉行的政策,卻是欺騙,訛詐,故意拖延和製造僵局。

美聯社記者勃雷德蕭7日在東京解釋美國的僵局政策時說:

他們想要充分利用他們的優勢,同時又不願意在宣傳戰線上遭到失敗。他們不願結束戰爭,如果停火對共方有利的話。

麵對美方的欺騙和訛詐政策,中方予以揭露和反擊。8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評朝鮮停戰談判》的文章。

文章指出:

美國代表在談判中的拖延政策,很像隻是為著躲過雨季,以免受到反攻和準備新的進攻。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卻不在這一方麵。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國政府認為必須保持緊張狀態,才便於在這次的將於九月中閉會的國會中通過六百六十五億美元的軍事預算案,增稅一百億美元的法案……美國政府恐懼和平。

當時,華爾街日報在不久以前曾露骨地說:“由於和平的威脅,大規模囤積物資所得的利潤可能喪失。”

和美國相反,中國人民和朝鮮人民是願意和平的,所以希望談判能夠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迅速達到停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