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當時交戰雙方並無禮尚往來,如何不失身份又及時準確有禮貌地通知對方呢?喬冠華靈機一動,要新華社記者寫篇報道,在報刊發表,讓對方知曉,順利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次的談判地點和代表團駐地都設在來鳳莊,來鳳莊在開城的西北部,是一家富豪的宅地。主房坐北朝南,房前有一個用天然石塊砌成的花壇,中間栽著一株經過精心栽培的蒼翠古鬆,周圍是一些其他木本花草,環境十分幽美。

這座宅子大門是個過廳,進去是3間正廳,裏麵西邊的屏風已經破舊不堪,撤掉後,室內可以擺下一張長桌,供雙方代表團南北對座,後邊還可各擺一排稍窄的長桌,供各方參謀助理人員就座。

來鳳莊的西南麵,靠抬嶽山邊有幾間民房,再靠西南還有一幢別墅式的平房,作為誌願軍代表團的住地。會場、住處落實後,喬冠華與李克農、鄧華、南日、李相朝等人隨即趕至來鳳莊,住進聯絡官們為他們準備好的住房。

喬冠華單獨住一個小院,院內有株淩霄花,他便自稱“淩霄館主”。當時,美韓敵機常轟炸開城中立區誌願軍代表駐地,喬冠華多次轉移隱蔽,幾次遭險,但他仍泰然處之。

代表團深知,因為這次停戰談判事關重大,絲毫馬虎不得,因此,喬冠華住下後,立即與李克農等人對準備工作進行檢查,直到認為滿意為止,有時忙碌完畢後已經到深夜了。

這樣,朝鮮停戰談判中朝代表團正式開始運作,平時鮮為人知的來鳳莊,一時名聲大噪,成為世人矚目的地方。

根據原定協議,7月8日上午9時,交戰雙方在來鳳莊舉行首次聯絡官會議,會議確定了正式談判第一次會議的時間為7月10日上午10時,在開城來鳳莊舉行。會議地點的安全及對方代表團進入我方控製區的安全,均由朝中方麵負責。

聯絡官會議之後,中朝代表團為正式談判第一次會議進行周到的準備工作。

當天晚上,李克農和喬冠華再次檢查工作時,發現一件事先沒有想到的事情,即雙方正式代表見麵時要互驗證書,這是國際會議常規中必不可少的形式。

雙方代表第一次見麵時,把“全權證書”交給對方看一看,再收回來,以示鄭重。

第二天上午就要正式開始談判,證書立馬就要,現在到哪裏去開呢?李克農和喬冠華著急起來。

這時,朝鮮方麵果斷表示,立即派人飛車到平壤請金日成簽字。

但中方代表包括中朝兩國的人員,僅僅有金日成將軍的簽字還不夠,還必須有彭德懷司令員的簽字。

但是,僅僅一個晚上時間,先到平壤,再到彭德懷處,時間無論如何也不夠用,在這種情況下,李克農毫不猶豫地提出:“隻要金首相簽了字就有效,彭老總的字由我代簽,事後彙報。”

這樣,“全權證書”的難題,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