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麵解放5

各級人民政權建立

在二野五兵團接受解放貴州任務的同時,一些政治幹部也陸續向貴州挺進,準備在貴州解放後,接管城市,開展政治工作,並建立地方政權,使貴州能夠平穩過渡。就這樣,一些政治幹部也隨軍西進。

早在1949年10月21日到23日,二野五兵團黨委和貴州省委在邵陽召開聯席會議,對貴州解放後,如何接管等問題作出了全麵部署和安排。

10月26日到27日,即將赴任貴州的省委人員召開各大隊負責人會議,傳達部署進入貴州後的工作方針、接管建政原則和各項工作任務,分配各大隊接管的地區,任命了各地區黨、政、軍負責人。

命令五兵團的四大隊接管鎮遠地區的工作,人員安排如下:

由吳肅、王耀華(轉業幹部,原任十七軍後勤部政委)、曾憲輝、王富海、袁子清為委員,組成中共鎮遠地委,吳肅任副書記(書記缺),王富海任組織部長;確定王耀華任貴州省鎮遠區行政督察專員,袁子清任軍分區副政委。岑鞏、三穗、天柱和鎮遠的青溪由負責接管銅仁地區的第六大隊接管,第四大隊的第三中隊撥給第六大隊。

中共貴州鎮遠地委建立後,在行軍途中即著手安排鎮遠地區的接管建政工作。11月5日,鎮遠地委在湖南芷江召開各中隊負責人會議,傳達邵陽會議精神,研究布置各中隊的接管任務。

會議按照“先接管交通沿線及附近的縣,後接管離交通線較遠的縣,由點向麵發展”的原則,分配了各中隊接管的縣並宣布了這些縣的黨政負責人。

對岑鞏、三穗、天柱縣的接管,具體負責人於10月30日到11月2日在湖南安江召開的會議上作了詳細安排。為了縮短解放後無人管理的混亂局麵,接管任務確定後,大隊和各中隊即迅速分赴鎮遠各地進行接管。

11月8日鎮遠解放。11月11日,第五兵團西進支隊四大隊1200餘名黨政軍人員抵達鎮遠,受命接管國民政府貴州省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同日,貴州省人民政府鎮遠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王耀華任專員。

11月11日,貴州鎮遠地委、行署、軍分區進駐鎮遠城。11月15日,專員王耀華發布就職布告,宣布鎮遠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以安定民心。各中隊進入負責接管縣城後,也首先張貼安民布告,宣布新政府成立。

貴州鎮遠地委在部署接管工作時,都將邊遠縣安排在後。這些縣或是解放稍晚,或是解放後被土匪占據,因而對其接管任務推遲到1950年1月至3月。

鎮遠地區對地、縣所屬機構的接管,按照新解放區接管工作“按各係統,自上而下,原封不動,先接後分”的原則進行,重點放在企業、財經部門和軍事部門。

一些部門(如郵電、交通)沒有適當的幹部接管,便派代表進駐。對舊職人員實行包下來,區別對待,量才錄用,妥善安排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