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營七連連長劉鳳林帶領一個排的輕步兵急馳來到舞陽河的青溪渡口。他和戰士們臥地觀察兩岸的地形,聽見對岸碼頭上有渡船的響聲和敵人的罵聲。

劉連長心想:“渡口水深,一無橋梁,二無渡船,怎麼辦呢?”他回頭與身後的機炮連副連長李超憲商量,看看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於是,兩個人急中生智,利用解放軍俘虜政策的強大說服力,勸說了被俘虜的一個敵排長。劉連長說,如果他積極配合解放軍的行動,就給他將功補過的機會。

於是,劉鳳林連長就讓那個俘虜排長向對岸喊話,那個排長倒很配合,就向對岸的國民黨軍隊喊道:“喂,快放兩條船過來,我們要把重機槍和彈藥運過去,我還有重要的情況要報告!”

對岸敵人聽出了趙排長的聲音,毫不懷疑地就把船劃了過來了。七連戰士們屏住了呼吸,紛紛握緊了手裏的槍。等船一靠岸,幾條槍就伸了過去,立馬把敵人兩個撐船的押了起來。戰士們火速用船組織搶渡。讓那個俘虜排長乘第一條船,以便應付敵人。

舞陽河上一片漆黑,木船像兩支離弦的箭,直向對岸劃去。船上的戰士們一動也不動,仔細地注視著前麵。每個人都深深明白,如果這次強渡失敗,將會影響全團的作戰計劃,所以隻能成功,不能失敗!

船越來越靠近對岸了。忽然敵人的電筒一亮,直射第一條船,直照在敵趙排長的臉上,光束上下晃了兩次。全船的戰士們都捏了一把汗。於是,大家緊緊盯著對岸的國民黨守敵,快速向前劃去,兩支船剛一靠岸,戰士們就撲向了岸邊的敵人。轉眼的工夫,沒響一槍,沒發一彈,敵人的一班人就被解除了武裝。

七連戰士終於搶渡成功了。接著,一四九團一營用一部分掩護後續部隊過河,另一部分沿青溪由西向南迂回包圍,嚴防敵人向西南方向逃跑。

三營在舞陽河上遊發現了淺水河段,他們冒著凜冽的北風,兵分兩路,從汪家碼頭和上河壩涉水渡河,摸黑到了青溪街。

在青溪街,三營營長鄒光星一看敵人的陣容亂了,就當機立斷,命令機炮連的重機槍和六○炮一起向敵人轟擊。在重機槍的掩護下,部隊馬上向青溪街上的敵人發起了猛烈進攻。

三營的兩個排迅速地插到了青溪後邊,潛伏在校聲壩的桔子林裏,切斷了敵人向西逃跑的山口道路。七連連長劉鳳林、機炮連副連長李超憲,帶領著戰士們猛烈而迅速地攻進了青溪街。

七連班長張合富端起槍就向敵人掃射。當時敵人把槍豎在街兩邊的木板牆上。有的在做飯吃,有的在殺雞殺鴨,有的還在睡大覺。但解放軍戰士卻像閃電一樣,一下子衝到了他們的跟前。

三營的偵察連和七連的戰士,迂回前進,向開槍的兩個敵哨兵撲去,當即把他們擊斃。同時展開了強大的政治攻勢,通過喊話,瓦解敵軍。

頓時,敵軍陷入混亂,有的逃竄,有的跪地交槍投降。大部分敵兵的槍還整齊地放在屋簷下,就乖乖地當了俘虜。七連長劉鳳林率領一個排一直追到後山頂,又殲滅一部分敵人,占領了後山製高點。

不到半個鍾頭的時間,就突破了敵九八○團團部防線,戰鬥基本告一段落。追捕滿山遍野的逃敵,時間較長,直到下午三四點鍾才全部結束戰鬥。

青溪戰鬥解放軍一舉全殲了國民黨四十九軍三二七師八○團的兩個營和一個團部,共1500多人。俘虜敵人400多人,當場擊斃頑敵4名,大部分敵人繳槍投降。共繳獲長短槍370多支,輕重機槍6支,戰馬兩匹,還繳獲各種軍用物資一大批。

國民黨的梅團長和毛營長,當時正在青溪鎮上召開軍官會議,對解放軍的突然行動根本不知曉,當得知解放軍已經攻入青溪,便帶領另一個營倉皇逃跑。當天夜裏,他們被解放軍四十九師偵察連以極小的代價殲滅在岑鞏縣茅坡寨的一個大山溝裏。

11月7日清晨,清溪鎮獲得了解放。戰鬥結束的時候,東邊的天空剛剛出現一層紅雲。

青溪這一仗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此役打破了國民黨軍阻擋解放軍挺進貴州的第一道防線,打開了解放貴州的大門。同時,戰役還打擊了國民黨頑固勢力的氣焰,增長了解放軍的士氣,為我軍全麵解放貴州、解放大西南增添了極大的勇氣和信心。

貴州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在解放青溪的戰鬥中,那些英勇無畏的解放軍戰士。為了解放大西南、解放貴州,有的人甚至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打掃完戰場之後,部隊沒有停留,立即由青溪出發,經鋪田、蕉溪兩路口向鎮遠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