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澤東再認識的豐富內容(2 / 3)

(三)對毛澤東思想基本原理的再認識

對於毛澤東思想的再認識是以堅信和捍衛那些在實踐中早已證明其為真理的那些科學原理為前提的,目的是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毛澤東思想。當然,這並不是否定要對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進行深入的研究。加深對毛澤東思想基本原理的認識,是再認識的應有之義。我們要力求對毛澤東思想基本原理理解得更準確些、更全麵些、更深刻些。並且要按照把毛澤東思想基本原理同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實際聯係起來的原則去闡述這些原理的重要意義,包括用新的語言來表述它們,在與實際的結合中豐富和發展他們的內容等等。

就理論研究來說,對毛澤東思想基本原理的再認識應從四個層麵上展開:其一,對建構完整的、準確的毛澤東思想體係的再認識。針對“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幫”歪曲、篡改毛澤東思想和把毛澤東思想肢解化、庸俗化的錯誤做法,鄧小平明確指出:“我們不能夠隻從個別詞句來理解毛澤東思想,而必須從毛澤東思想的整個體係去獲得正確的理解。”“毛澤東思想是個體係,是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要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把我們黨的事業、社會主義的事業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事業推向前進。”“要對毛澤東思想有一個完整的準確的認識,要善於學習、掌握和運用毛澤東思想的體係來指導我們各項工作。”根據鄧小平的這些思想,《曆史決議》在科學評價毛澤東的基礎上對毛澤東思想提出了三個活的靈魂、六個組成部分的思想體係。從此以後,理論界以《曆史決議》為指導開始了對毛澤東思想理論體係的探討。據初步統計,從1981年10月馬齊彬、陳登才的《淺談毛澤東思想》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公開出版到1996年,研究毛澤東思想理論體係的著作出版了約50種左右。這些著作由於出版於改革開放以後不同的曆史階段,從而具有由於受實踐的影響而呈現出的不同的特點。20世紀80年代出版的著作受《曆史決議》的影響較大,雖然日益表現出突破《決議》模式限製的意向,但真正有突破的著作不多,最多隻是在闡述了三個活的靈魂和六個組成部分之後加上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某些內容。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特別是十四大召開以後,由於確立了鄧小平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理論界開始突破《決議》模式,把鄧小平理論作為毛澤東思想的組成部分進行研究,在體係上、內容上都有所創新。如張靜如的《毛澤東思想綱要》、趙長峰的《毛澤東思想研究》、許慶樸的《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係》。這表明在毛澤東思想體係的建構問題上存在著再認識的問題。其二,對毛澤東思想體係中各個組成部分的再認識。鄧小平指出:“我們要真正地領會毛澤東思想。就一個領域、一個方麵的問題來說,也要準確地完整地理解毛澤東思想。”“做理論工作的同誌,要花相當多的功夫,從各個領域闡明毛澤東思想的體係。”十多年來,廣大理論工作者按照鄧小平的這一指示對毛澤東思想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了廣泛的係統的研究。從1978年到1996年僅毛澤東哲學思想方麵的研究著作就出版了100多部。在80年代中期以前,大部分著作都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四大版塊”的結構去闡釋毛澤東哲學。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研究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從毛澤東哲學本身的實際出發去建構毛澤東哲學思想體係,如樊瑞平的《毛澤東哲學思想綱要》、馮契的《毛澤東思想大係·哲學卷》。二是哲學的分支領域的研究著作增多,如哲學史方麵出版了莊福齡的多卷本《毛澤東哲學思想史》、趙永茂的《毛澤東哲學思想發展史稿》、許全興的《延安時期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冉昌光的《社會主義時期的毛澤東哲學思想》等10多部著作;辯證法思想、過程論思想、領導哲學、軍事哲學、倫理思想等方麵都出版了專門的研究專著。三是把鄧小平的哲學思想作為毛澤東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研究,這在上述關於毛澤東哲學的總體研究和分支領域的研究著作中都有所體現。毛澤東經濟思想方麵的研究出版了倪大奇的《毛澤東經濟思想研究》、喬宗壽的《毛澤東經濟思想發展史》等10多部著作。黨建思想方麵出版了張中的《毛澤東建黨思想研究》、張蔚萍的《毛澤東建黨學說史》等10多部著作。軍事思想方麵出版了宋時輪的《毛澤東軍事思想初探》、林伯野的《毛澤東軍事辯證法思想新探》等40多部著作。另外,毛澤東的文藝、文化、教育、科技、法製、統戰、新聞、體育、民主、衛生、外交、國情、政治、人權方麵的思想都有專門的研究著作出版。其三,對毛澤東晚年的思想理論的再認識。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拓展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逐漸形成,從20世紀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開始,人們越來越關注毛澤東晚年的思想理論,並越來越重視探討毛澤東晚年的理論與實踐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關係。近年來出版了石仲泉的《毛澤東的艱辛開拓》、王立勝的《晚年毛澤東的艱苦探索》、許全興的《毛澤東晚年的理論與實踐》、翟作君的《毛澤東與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曲慶彪的《超越烏托邦:毛澤東的社會主義觀》等著作。其四,對毛澤東思想基本理論研究成果的再認識。這是上述三個方麵再認識的一個重要環節,及時結合新的實踐對前期取得的認識成果進行科學評判,是繼續前進的重要基礎。在這方麵,除了散見於各個時期的報刊上的評價文章外,還出版了周一平的《毛澤東思想研究史稿》、韓榮璋的《毛澤東思想研究在中國》、侯且岸的《毛澤東研究史論》等專門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