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的轉戰陝北。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反動集團在外國勢力支持下,不顧全國人民反對,背信棄義,悍然發動內戰。戰爭之初,反動派的氣焰囂張至極,聲稱隻需三個月,至多半年,就能消滅共產黨。但在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人民軍隊很快粉碎其全麵進攻。在國民黨軍隊轉向重點進攻陝北時,毛澤東堅持不離開陝北,采取“蘑菇戰術”與敵軍周旋。同時還運籌帷幄,指揮全國解放戰爭。所以如此,除了陝北的特殊地貌等自然條件不利於敵軍大兵力展開,並有利於我軍小部隊在峻嶺深溝中活動外,更重要的是黨和軍隊在這裏有十多年的深厚群眾基礎。老百姓深深地愛戴黨,千方百計地保護黨中央,這種群眾優勢是其他有些地方難以具備的。因此,在整整一年時間裏,毛澤東領導的中央前委,在山溝裏“打轉轉”,即使幾度遭到敵軍圍困,也毫不動搖。隻是在我軍由防禦轉為反攻後,為了更有利於指揮全國戰爭才渡過黃河。如周恩來所說,毛主席在兩孔窯洞這個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裏,指揮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戰爭。
這兩次都是毛澤東創造的戰爭史上的奇跡,是他的卓越的軍事戰略和高超的軍事藝術的生動體現。
四是鑄造了光耀世界的三度輝煌業績。
黨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八十多年波瀾壯闊的極不平凡曆程中,取得了光耀世界的五度輝煌。除黨參與領導大革命的輝煌時毛澤東還不是黨的主要領袖,以及在他謝世之後黨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領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所創造的令世界震驚的輝煌外,在他作為黨的主要領袖的幾十年間,為黨鑄造了光耀世界的三度輝煌業績。
——抗日戰爭時期的輝煌。在以遵義會議為標誌實現黨的曆史第一次生死攸關的轉折,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之後,黨製定了正確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軍事路線和組織路線。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毛澤東領導全黨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大旗,團結全國各民族、各階層人民共同抗日。經過八年艱苦抗戰,中華民族在近代以來第一次打敗外國侵略者,取得了全麵勝利。在他的正確領導下,黨不僅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而且通過抗日戰爭得到空前發展壯大。到抗戰後期,黨已成為擁有一百多萬黨員、一百多萬正規軍隊、一百多萬平方公裏土地麵積的根據地和一億多人口的大黨。這是黨由小到大、由強到弱的一個關鍵發展時期。它使黨獲得了在國民黨反動派內戰之後敢於與其進行政治軍事較量的“資本”和資源。
——解放戰爭的輝煌。抗戰勝利後,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我們黨也曾設想可能出現一個和平民主新階段,並為此做了巨大努力。但是,國民黨反動集團悍然發動內戰後,毛澤東對不利形勢和困難局麵作了充分估計,準備再來一個“八年抗戰”奪取勝利。但是,在他的正確領導下,人民軍隊扭轉戰爭初期的困難局麵後,迅即由防禦轉為反攻,經過大決戰到大進軍,總共隻用了三年多時間,就把國民黨八百萬軍隊打得落花流水,解放了除台灣外的整個中國,奪取了整個民主主義革命的輝煌勝利。
——新中國成立後八年的輝煌。建國伊始,毛澤東領導全國人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複國民經濟,各項建設事業取得巨大成就,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展中國家或發達國家相比較都位居前列。新中國的進步舉世矚目。在大規模開展工業化建設的同時,進行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基本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初步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基本製度。盡管在社會主義改造後期存在著缺點和偏差,但整個說來,比較順利地實現這樣一場異常複雜、困難和深刻的社會變革,是一個曆史性的成就。黨的八大前後,在全麵建設社會主義之初,還提出一係列富於創造精神的新的方針和設想。這八年的輝煌,使黨對社會主義的探索有了良好開端,包括之後探索社會主義所走過的曲折道路,都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開辟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提供了經驗教訓,做了實踐和理論方麵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