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人生。把寫文章作為情趣和樂趣,作為充實精神生活的追求,從另一方麵說明了人除了物質生活以外,沒有健康的精神生活又是多麼的蒼白啊!而且精神生活一旦融入高尚的文化氛圍裏,無疑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作用,這種作用著重於心靈、道德、情操的滋潤淨化,升華著人的精神境界。水利職工把自己對水的感情、感悟與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結合起來,表現在這些文章裏,抒發了水利職工的思想感情以及熱愛本職工作樂於奉獻的情操,顯示的是他們高尚的道德堅守和人生追求。水的品質水的精神水的文化完全融入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滋潤著水利人的性格,塑造著水利人的形象。

寶雞市水利係統開展“水文化”建設活動,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關於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精神的重要舉措,不但提高了幹部職工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質,而且還寫出了一大批文章。這些文章就是水文化建設的結晶。現在,他們將這些作品彙集出版,我作為第一讀者一則表示祝賀,二則情不自禁地說了上述的話,用以寄托自己的希望,能夠繼續看到新的更高水平的作品不斷湧現。盡管其中有些文章還有些稚嫩,還有些淺薄,語句不夠精練,藝術情感的把握與表達需要提高,但不管怎麼說,她卻也不乏真實的思想感情。正如明人都穆詩雲:“但寫真情與實境,任他埋沒與流傳”。這些文章裏所展示的是水利事業前進的腳步和社會記錄,是水利人的內心世界和對理想的追求,是對曆史對人民乃至對自己負責的使命感,至於能否“流傳”那的確就不重要了。

末了,使我想到的是“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句子來自《詩經》,而《詩經》的誕生地就在寶雞即古周原,許多詩篇就是當時寶雞的情景。今天,我們苦苦追尋的這個“伊人”即精神家園原來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水利工作和水利人的思想感情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中央”不就是他們的心靈麼!不就是他們的內心世界麼!

(作者為原寶雞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現任寶雞市雜文散文家協會副會長)

2008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