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周恩來接見英國代辦杜維廉。周恩來在會談時指出,關於“克什米爾公主號”被破壞事件,現在我們又獲得了足以破案的材料,中國政府希望英國政府同我們密切合作。如果英國政府願意這樣合作,我們提出下列五點:

第一,中國政府提供的材料,將經由印度政府的代表高氏直接轉告香港總督;

第二,中方提供的材料不得透露給港英當局的華籍職員和與美國有關係的外籍職員;

第三,對材料中所提人員應予監視,以防逃跑;

第四,對關鍵人員進行審訊;

第五,在進行這種審訊時,我們希望像印度政府所派的高氏一樣,也有代表列席旁聽。

周恩來說,如果讓目前的情況繼續下去,香港將成為蔣介石特務活動和破壞活動的中心,成為對中國大陸進行顛覆活動的中心,這將妨礙中英關係,而且不利於世界局勢。我們有誠意同英國政府合作破案。

杜維廉問周恩來提出的五點,是不是作為提供情報的先決條件。

周恩來說,我們提出的五點,是工作發展的步驟,英國政府指示香港當局同我們合作破案才是先決條件。我們希望這些步驟能夠實現,否則也不會有什麼好處,反而可能使有關的人逃走。中方轉交英方案件綜合情報

1955年5月初,周恩來叫中共中央調查部部長李克農將“克什米爾公主號”案件的情況進行核實整理,周恩來親自審定後定名為《向香港當局提供的第一份情報》,日期為1955年5月11日,由浦壽昌譯成英文。

5月12日,周恩來將這一材料的中文本和英譯本交給高氏。

中方在這份材料中指出: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方麵於1955年3月即已獲悉:美國和蔣介石集團的特務機關準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席亞非會議代表團的人員途經香港時進行暗害。截至4月10日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方麵雖未能獲悉此一暗害陰謀的細節,但已確知美蔣特務機關正在香港積極布置此項暗害活動。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乃於4月10日9時半通知聯合王國駐北京代辦處轉告香港英國當局采取預防措施。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席亞非會議代表團包乘之印度國際航空公司的“克什米爾公主號”星座式客機墜海事件發生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方麵不久即獲得確實情報,知悉蔣介石集團駐在香港的特務曾在“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上裝定時炸彈,使該機在航行途中爆炸起火。

三、截至5月10日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方麵陸續獲得下列情報:

1、此一暗害活動係由蔣介石集團的特務機關“保密局”所屬的“香港情報站”所策劃,主持此事者趙斌成,直接指揮者金建夫,具體執行者係香港啟德機場檢修飛機的地勤人員周駒。

2、用以破壞“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的炸彈是美國供給的小型定時燃燒性炸彈,此批炸彈於4月5日由台灣“保密局”交由基隆開出的太古輪船公司航輪“四川”號秘密運往香港,交與該局所屬“香港情報站”,開始時將此批炸彈存放於香港西營盤第三街178號2樓張祖順處,後由“香港情報站”派特務李益民前往領取,最後轉交周駒。

3、“香港情報站”曾於事先指令特務許縝訓練周駒安置此項炸彈的方法。周駒在“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從香港啟德機場起飛前,在極為短促的時間內,將此炸彈暗置於“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一個機翼的油箱附近。

5月15日晚,周恩來接見杜維廉。

在談話中,杜維廉說:“艾登首相感謝周總理的口信,歡迎中國政府提供情報,願意全心全意地合作。英國政府的目的就是要查明真相。”

高氏於5月18日下午返回香港後,即將中方提供的情報麵交港督葛量洪。港督及港警察長當晚即派英警偕華籍譯員按我方開列的12人姓名住址進行搜查。

據稱其中5人無法找到,對其中4人分別予以拘留、逮捕或監視。其中一個名叫周駒的在18日上午10時16分從機場下班後迄今未回家,家中有其父及其叔和同住的兩人。

港方另稱,18日15時45分,港警署接到美國人陳納德經營的航空公司保安官瓊斯電話說,在該公司18日上午10時自啟德機場飛往台北的飛機上,發現一潛乘者,係香港航空工程公司清潔夫,名周梓銘。

經港警查證,周梓銘即周駒,乃告瓊斯,周梓銘是香港警署調查對象,希即送回香港。但不久又獲悉,周駒已落入台北保安隊之手。

原來,周駒長期在啟德機場做清潔工作,1955年3月26日,一個自稱吳某的人被引薦與周駒會麵,吳某先向周駒詢問了機場情況,然後低聲問周駒:“我有一項重要任務,托你去完成,事成之後,可給你60萬港幣的獎金,並負責安排你去台灣,到台灣後保證你的安全。”周駒忙問什麼重要任務?吳某告之:“破壞共產黨要員所乘的一架飛機”。

4月10日晚,周駒拿到用來炸機的定時炸彈。這枚炸彈的炸藥是“TNT”,由“四川”號輪船海員張祖順從基隆秘密運至香港,然後由國民黨“香港情報站”特務李益民從張祖順的住處取走,再由另一特務轉交到周駒手中。

11日清晨,周駒將炸彈偽裝成牙膏模樣混進了機場。中午,在“克什米爾公主號”專機抵達機場後,周駒乘打掃衛生之機,鑽進行李艙,將定時炸彈安放在飛機右翼輪艙附近。當時機場隻有一些武警在外圍放哨,機場附近沒人警衛。

周駒放完炸彈後,馬上躲到停在機場上的飛虎將軍陳納德的民用客機裏。這架飛機經常來往於台灣和香港之間,搭乘此機是逃往台灣的最佳途徑。周駒剛躲進飛機內不久,飛機就起飛飛往了台灣,降落到台灣的鬆山機場。

9月2日,英代辦歐念儒向章漢夫副部長提交《周駒(別名周梓銘)的罪證摘要》,列舉了周駒的7個罪證。

其中“證據五”稱:1955年3月,有一姓吳的人通過一名叫張耀靈和另外3人的關係介紹給周駒。張耀靈常出入於廟街113號1層樓的就記電料行,此店是被國民黨作為一個聯絡站設立的。吳說,他正在物色一名在飛機場內工作並願意幹一件有國家性重要意義的事的人。周駒被說服去破壞一架共產黨的飛機。吳告訴周說,將會給予獎金。

“證據六”稱:周駒向周仕學、周國輝、周瑞維(周駒的父親)和周鑽如承認了他的罪行。其中包括以下細節:他曾破壞“克什米爾公主號”;他曾被允諾可得60萬元的獎金;他曾用了一個輕微滴答聲音的小型定時性炸彈;他企圖逃到台灣。

香港當局在9月3日發布聲明說:

對4月11日印度航空公司飛機“克什米爾公主號”進行4個月的深入調查後,警務處今天自香港法官處獲得對被控有陰謀謀殺罪的周梓銘(化名周駒)的逮捕狀。

周駒已經逃到台灣,雖然台灣當局不敢交出周駒,但這一案件的真相已經大白於天下。

1956年1月16日,英國代辦處照會中國外交部稱,港英已將逮捕的與案件有關的31人驅逐出境,送往台灣。這些人被判定“曾在香港進行國民黨的情報活動”,但“不能提出有關破壞事件的控告”。另外,香港方麵還拘留了13人。

2月17日,尼赫魯說,英國正設法引渡周駒,但台灣拒絕交出,印度已向英國傳達對此事的關心。6月24日,英代辦處照會中國外交部稱,由於無充分證據交付審訊,港英已將拘留的13人驅逐出境。

8月4日,周恩來以外長的名義照會英代辦處,對港英釋放重大嫌疑犯提出嚴重抗議,並再次鄭重聲明,此案尚未破獲,“英國政府仍然負有不可推卸的國際責任”。

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裏,矗立著周恩來親自書寫的“參加亞非會議死難烈士公墓”。遇難者是為和平與正義獻身的,他們的靈魂將永遠感召著世人。

周恩來對國家和人民的愛,博大而深沉,周恩來在處理“克什米爾公主號”案件全過程中,充分體現出大度的胸懷和高超的外交智慧。陳毅說“我也是總理的警衛員”

1955年4月14日,周恩來不顧個人的安危,按原計劃率團踏上飛往千島之國的航程。

到達雅加達時,中國代表團受到印尼人民與眾多華僑的熱烈歡迎,他們站在街道兩邊喊著“中國萬歲”,“周恩來萬歲”的口號。

國民黨派特務煽動少數反動分子進行搗亂,他們夾雜在隊伍中騷擾起哄,並呼喊反動口號。

針對這種情況,中方將所獲情報通報給印尼政府,明確提出代表團的安全完全由印尼負責。

1955年4月20日,會議已經召開了3天,中國駐印尼使館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的原文如下:

敬啟者:

請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印尼大使注意,中國國民黨駐雅加達直屬支部,於本年3月初旬奉台灣總統府之命組織28人之敢死暗殺隊,準備謀殺將赴萬隆參加亞非會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團長周氏。

暗殺隊於3月10日在紅溪黨部組成,參加者皆為前中國國民黨逃亡印尼的中低級軍官,每人皆持美國大使館發給之無聲手槍及印尼幣20萬盾,事成後,每人加給20萬盾,打中周氏者加給40萬盾,本月19日在紅溪黨部開最後一次會,將決定出發日期。

有關亞非會議地形,於本月1日至5日調查清楚,請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印尼大使通知治安當局把它一網打盡,保全周氏。

反省過來的暗殺隊員××

1955年4月16日

陳毅看過這封後,說:“他們還要搞暗害,你們先研究個意見。”

於是,由黃鎮、楊奇清、陳家康和警衛組研究後提出建議:一是向周恩來報告,同時向印尼政府提交備忘錄;二是加強隨身警衛工作。

周恩來同意遞交備忘錄,並要求印尼政府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

同時,代表團內部召開緊急動員會。在會上,陳毅要求全體同誌人人都做保衛工作,陳毅還說:

我也是總理的警衛員。

楊奇清做好了具體的保安部署。

有一次,周恩來去會見幾百名記者,要經過一個人員複雜的地段。楊奇清指定康矛召、申健兩人走在周恩來的前麵。

楊奇清還囑咐,你們倆是外交官,能聽懂外語,而且身高體壯,萬一有情況你們也可以擋一擋。

就這樣,周恩來每次出門,除已有的保衛部署外,還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特殊安排,通過我駐印尼使館全體工作人員的努力及有組織的向進步華僑做工作,加強了各方麵的防範措施。

此時,在印尼的華人得知有特務分子要謀害周恩來總理,便紛紛自發組織保護隊,周恩來出現在哪裏,他們就跟到哪裏,可以說,他們形成了一個密不透風的外包圍圈,使特務分子無法靠近周恩來。

印尼政府派一名陸軍上尉為隨身安全官,護衛摩托7輛,由一名排長負責,專車司機是一個50多歲的老頭。

原來,當時安排給中國代表團周恩來開車的司機,有4個人都搶著要來,最後4個人抓鬮,結果老頭抓到了。

中國代表團十分關照司機和警衛官,請他們吃中國飯,楊奇清還代表周恩來和陳毅向他們贈送了紀念品。這使他們十分感動。

老司機和安全官說,他們從來沒見過像中國總理這樣卓越的人物,也沒見過像中國代表團這樣平易可親的高級官員,我們衷心地願意為中國代表團服務好。

會議中,周恩來的工作非常繁忙,一整天的會議後,還要會見各國代表、進步華僑和新聞記者。有時還要通宵辦公。

每次周恩來一出會場,就被幾十名記者和群眾包圍,請求簽名,有的擠在周恩來身旁讓別人拍照留念。就連周恩來抽空吃點心時,也有幾十人圍在他身邊,雖然不能簽名,便輪流站在周恩來身邊請人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