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融風險的持續性及其規避策略(1 / 2)

金融風險的持續性及其規避策略

理論與實踐

作者:劉青琦

【摘要】隨著世界各國之間聯係的加強,全球範圍的金融風暴對每個國家的衝擊都會產生不小的影響,我國自從加入了國際貿易組織以後,在給我國商業銀行帶來難得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和衝擊。在新的曆史時期下更加有效的避免金融危機對我國商業銀行的衝擊是我國商業銀行管理人員麵臨的問題。本文將對我國金融風險的持續性問題進行相關的探討,並提出相應的避免金融風險的措施,希望能夠為我國的商業銀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金融風險持續性規範策略措施

一、引言

金融風險是商業銀行在成長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在應對金融風險的過程中商業銀行如果不能處理好,那麼動態的金融風險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活動的正常運行,並對其發展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2012年6月7日,銀監會正式頒布了《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規定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要求商業銀行應於2018年底前全麵達到相關的監管要求。

二、金融風險的相關表現

(一)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是指商業銀行由於其財務結構不合理,融資不當導致銀行出現喪失償債能力最終導致銀行預期效益下降的風險。財務風險是商業銀行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必然要麵對的一個現實性問題財務風險的存在往往是客觀存在的,銀行管理者隻能通過加強措施降低風險,但是不能完全消除其風險的存在。

(二)信用風險

商業銀行在成長發展過程中,其利益實現和交易對手自身的信用額度有一定的關聯性,如果商業銀行的交易對手未能履行約定契約中的義務而導致經濟損失,這種損失成為信用風險。

(三)流動風險

指商業銀行無力為負債的減少或資產的增加提供融資而造成損失或破產的風險。流動風險增大會對商業銀行的運行產生致命性的打擊。

(四)利率風險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商業銀行的不斷增加,導致市場利率變動性加大,其中利率風險指的是市場利率變動的不確定性給商業銀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其中商業銀行在利率變動大的情況下麵臨的是議價能力的低下導致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較大。

金融風險對於商業銀行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但是很多商業銀行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總是會不可避免的發生金融風險,商業銀行必須要加強對金融風險的認識,理性的分析金融風險的特點以及引發金融風險的因素,隻有在對金融風險進行科學化的分析的基礎之上才能有效規範金融風險的發生。

三、《辦法》發布對商業銀行產生的影響

(一)資本定義發生變化可能會導致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有所下降

在《辦法》中增加了核心一級資本的扣除項目,調整計入二級資本貸款損失準備口徑,逐步剔除不合格二級資本工具,這些都會造成資本的減少。

(二)《辦法》的頒布對商業銀行的結構和經營模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將操作風險納入風險資本計算範疇,取消對境外和國內公共企業的優惠風險權重

《辦法》的頒布對商業銀行的資本管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商業銀行內部麵臨著更加嚴峻的考驗。

1.融資方式有待改變。新資本監管標準更加強調普通股民等核心一級資本對商業銀行的影響,這就導致商業銀行需要依靠發行次級債等方式補充附屬資本的作用有所減弱,商業銀行在這種情況下隻能向更高成本發行股票籌集資金的方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