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卓見易青藍拿出要拚命的架勢,迫不得以使出鳳求凰、百鳥朝鳳、丹鳳朝陽三招力戰易青藍的姥山神劍。易青藍見文卓的劍法如精妙,也大為驚奇。
金戈大俠與唐星山見文卓使出這出神入化的精妙劍法,都甚為吃驚。唐星山對金戈大俠歎道:“一別數月,沒想到昔日武功平平的玄天觀弟子,如今武功如此高強,我倆也望塵莫及啊。”
文卓已經使出了幻影劍譜中的前三招,皆被易青藍的姥山神劍所破。這時,那易青藍當著眾人的麵竟然使出文卓方才的幻影劍譜前功三招進攻文卓,又被文卓一一化解。
梅方剛驚道:“盟主的劍法無人知曉,你居然能使,什麼時候偷學的。”
金戈大俠對眾人道:“以前曾聽姥山幫幫主說過,他的弟子中,有一位練武奇材。 隻要你的武功招式讓他瞧見,他都能瞬間記住。想必,姥山幫幫主說的那位弟子就是他。”
梅方剛道:“嗯,能這麼快地將盟主的劍招記住,沒那麼容易。看來,就是他了。”
文卓見易青藍居然有這本事,也不由得暗暗地佩服。 隻聽得文卓大喝一聲:“鳳凰於飛”。眾人見這一招式太快,隻看得眼花繚亂,根本看不清路數。文卓的人影與劍光相融,而劍氣淩厲如排山倒海,逼著眾人紛紛避之。易青藍兩眼專注,卻被劍光晃得頭昏眼花,剛才進攻勢頭猛減。不多時,文卓的劍尖已經指著易青藍的要害,而易青藍隻有束手就擒,眾人方才鬆了一口氣。
這時,文卓猛地問易青藍道:“家恨與國仇比,孰輕孰重?”
易青藍慷慨道:“這還用說,當然是國仇。”
這時,宮中衛士趕來,將黑影人圍住。張獻忠對衛士命道:“不可傷他們性命。”
文卓心中暗喜,又道:“說得好,現在是國家和民族危難之時。我大西皇帝堅決抗清,乃是國家和民族的英雄。鶴蚌相爭,漁翁得利,倘若你今天得了皇上的人頭,解了心頭之恨。但最高興的,卻是那些欲滅我大西和大明的那些人。”
聽到這話,易青藍仇恨的神情漸漸消了下來。深思片刻後,他淡淡地說道:“言之有理,倘若你們能滅了那些蠻夷,報得國仇。這家恨,我可以不計較。”
李定國道:“易兄弟深明大義,令人敬佩,我們更當聯合起來,方能抵禦強敵啊。”
眾人點頭稱是,易青藍向眾人行禮道:“今天敗在這位兄弟的劍下,我心服口服。就此別過,後會有期。”
送走易青藍後,眾人繼續暢飲。誌同道合之人相聚一起彼感話語投機,晚宴直至深夜方罷。
從成都回到淩雲山,文卓又來到玄門前的草坪。草坪上一長長的木杆掛著一麵大旗,這裏已成了順慶營練兵的校場。文耀武排兵布陣,正指揮順慶營演習他所創的日月陣法。
文耀武的日月陣法,變幻不定。隊形時而聚如圓盤,時而散若方框。變化一陣之後,隻見陣中人由圖形漸變成隊列,第一隊人用鳥銃向前發射。呯呯呯的一陣火器射擊後,第二隊弓弩手上前替換第一隊人,第一隊人同時退後。第二隊的箭射完後,第三隊則是大刀和長矛以短兵相接。
文耀武道:“這些陣法,皆以陰陽變化之理,不過是避敵之強實而擊弱虛。化敵之攻勢而減銳勁,耗敵之士氣而亂心智。武術、戰術之理皆是相通。
各位看官,欲知後事如何,請看第四十九章 移師鳳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