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慶書道:“皇上為國為民,視死如歸,果然英雄豪氣 。”
文卓道:“滴滴山泉,彙而成江河;點點星火,乘風可燎原。我順慶府武林各門各派的弟子已組成順慶營,為抗清庭,抵禦外敵,願追隨皇上南征北戰!”
張獻忠道:“甚好甚好!我大西軍有眾多武林高手加入,必定如虎添翼。我已經決定放棄成都,準備北上抗清,將來必然途經順慶府出川。到時你們順慶營再加入我大軍中來也不遲,現在最要緊的是加緊練兵以壯大實力。”
文卓道:“我們回去後,立即將大西軍所失財寶送到成都來。”
張獻忠道:“既然同是抗清隊伍,就不必分你我。這些財寶你們拿去招兵買馬也一樣,就不必再送來,到時,能看到你們順慶營兵強馬壯,奮勇殺敵,比什麼都高興。”
眾人暢談至夜晚,張獻忠設宴宴請眾人。喝到起興時,張獻忠道:“皆是習武之人,這一小杯小杯的喝,不過癮啊。拿大碗來,咱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今晚就別拘束於君臣之禮,來,來,來,開懷痛飲。”
文卓舉杯微笑道:“皇上開了金口,下了聖旨,我們今晚就來個一醉方休。”
這時,宮殿的房頂上,數道蒙麵人影飛躍而下。將繞過侍衛後,閃進了宮殿裏。
張獻忠將酒一飲而盡後,突然兩指一捏。眾人一看,原來是一暗器。此暗器狀若飛燕,兩側尖尖的倒鉤翼發著冷冷的寒光。 李定國、關勝智等人立即拔劍而起,將張獻忠圍護住。
張獻忠大吼道:“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隻見一蒙麵人扯去麵巾,年輕英俊的臉卻是殺氣騰騰。男子激憤地說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易青藍今天是來取你項上人頭的。”
金戈大俠道:“我行走江湖多年,這使燕翼鏢的人,必是廬州姥山島姥山幫的獨門暗器。姥山幫幫主也是反清的義士,他效忠於大明朝庭,幫中高手都為大明朝庭做事。”
梅方剛道:“難道你是朝庭派來刺殺皇上的?”
易青藍道:“我易青藍是來報家仇的,與朝庭無關。”
張獻忠淡淡地回道:“想取我張獻忠人頭的人真是太多了,可我真不知你為何要取我性命。”
男人怒道:“四年前,家父本是大明朝的提督學政。也就是那一年,他奉朝廷之命去廬州。沒想到你的部下在我父的途中假扮書役迎接,最終被刺殺而死。 而你這反賊,卻假扮我父,騙開廬州城門。”
張獻忠道:“上兵伐謀,自古以來,皆是兵不厭詐。廬州城易守難攻,我張獻忠不逞匹夫之勇,不這樣做,強攻硬拚,會白白犧牲我將士的性命。”
易青藍道:“你倒是取下了廬州城,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賊人,拿命來。”
易青藍一邊說著,一邊快步騰空,舉劍向張獻忠方向攻來,金戈大俠上前攔著與之對戰。另幾個黑衣人被梅方剛等攔著。尚近不得張獻忠的身邊。張獻忠看著他們精彩的對戰,不住地叫好。
十數招過後,兩人仍未分出勝負。唐星山道:“年紀輕輕,居然能與金戈大俠過招。看來,姥山幫的武功真是不凡啊。”
金戈大俠也道:“功夫還真不錯,這體格也是練武的好材料。當初,姥山幫幫主因反清庭,被投靠清庭的魯西天花教、秦嶺鬼斧幫、冀北幽冥教三教共同追殺,我曾出手相救。”
易青藍道:“果真是金戈大俠,這事我聽幫主說過。隻是今天,我要報家仇,與大俠無關。”
說畢,又閃離金戈大俠,向文卓這邊攻向張獻忠。文卓隻想阻攔不想傷他。但易青藍急於報仇,竟將本門的姥山神劍劍法使了出來。劍花閃爍、人影黯淡,大有技壓文卓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