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初識張獻忠(2 / 2)

正說著,文耀武一下瞧見文卓,馬上向文卓行禮道:“請盟主訓教!”

文卓回禮道:“文前輩久經沙場,咱們順慶營在您的訓教之下,必定能成為一支抗清的勁旅。”

話語一畢,有人跑上前來,遞給文卓一紙條。文卓一看,正是唐星山所寫的飛鴿傳書。從書信中得知唐星山等人已在大西軍李定國麾下,他們的結義三弟關勝智將唐星山等投奔大西軍的十餘名順慶府武林中人皆引薦大西軍中。關勝智將大西軍的財寶之事告知了李定國。李定國大為高興,將此事又說與了張獻忠。張獻忠愛惜人才,十分想見一見順慶府的這位武功高強的武林盟主。邀請蘇文卓去成都相見。

文卓當即與眾人商議,欲獨自一人去成都見見大西皇帝張獻忠。溫婉婷道:“你一個人出門在外,可別讓我們的雅晴小妹牽腸掛肚啊。不如,你們一同去吧。反正,你們都已經定親了。”

其餘人一致點頭附和道:“是啊,是啊。”

丁香蘭笑道:“雅晴姐若有事,有我在,我也能照料她,不如我也去。”

梅慶書道:“可是如果路途上遇到賊人,咱們多幾個幫手豈不是更好。”

文卓道:“我去去就回,去成都又不是甚遠,大家不用擔心的。”

趙震南笑道:“你們多去兩個人也沒什麼,相互照應,也可解旅途寂寞。我提議你們四人去更好,正好兩對。”

出行成都商定後,四人次日便整裝出行了。關勝智與李定國約定文卓在成都一處驛館見麵。 四人來到驛館安頓後,又出了驛館,在離驛館前不遠處的一棵大樹下歇息,文卓見大樹下的小亭中有一石碑,遂上前看個究竟,其他三人也一同上前。原來是一塊聖諭碑。碑文楷書豎排為:“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落款為“大順二年二月十三日”。

梅慶書看了看碑文道:“人做事,天在看。做人總不能一味的索取,而要懂得回報。估計是大西皇帝看到了大明朝的腐敗,才要求他的屬下勤儉奉公。”

歐陽雅晴道:“正是他有這樣的見識,所以大西軍軍紀嚴明,所到之處對百姓秋毫無犯而深得百姓擁護。民心所向,才能在咱們四川建立大西國。”

正說著,文卓不經意間一眼看見驛館前方的大街上來了幾個十分英武的男人,他對眾人道:“來了,那不是唐大俠嗎。”

順著前方看去,唐星山、關勝智與李定國三人向他們所在的客棧走來。四人趕緊上前,唐星山將四人介紹給關勝智勇和李定國。李定國當即決定帶四人去進見大西國皇帝張獻忠。

來到大西皇帝張獻忠的皇宮,這座曾經的蜀王府十分氣派。在李定國的引領下,眾人得以在宮中見到張獻忠。

張獻忠體形高大雄壯,麵容堅定剛毅,性情大氣豪爽。得知文卓就是順慶府的武林盟主後,張獻忠滿臉笑容道:“順慶府的武林盟主真是一表人材。形容氣度自有豪傑的氣慨。我張獻忠也是頂天立地的英雄,英雄相見、不免相惜。隻是現在我大西國形險勢危,明朝雖朽,但氣數未必絕盡。而那清庭欲滅我漢家,我張獻忠誓死抗清,為國為民、義不容辭。倘若我死,爾等歸明以抗清,毋為不義。”

各位看官,欲知後事如何,請看第四十八章 移師鳳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