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3)(1 / 2)

2. 答: 錯。道德在原始社會並沒有階級性, 因為那時沒有階級。但是在階級社會中, 道德具有階級性, 表現為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和道德標準。

3. 答: 錯。經濟實力的強大, 隻是國家富強的一個重要方麵。國家富強還表現為人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社會風氣良好及教育科學文化水平的發展, 也就是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設搞好了, 不僅能推動經濟的發展, 而且能保證經濟發展具有真正健康的意義。

4. 答: 錯。物質文明建設搞好了, 隻能為精神文明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 能更有效地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發展, 但不能說物質文明建設搞好了, 精神文明建設自然而然就會搞好。首先, 精神文明建設同物質文明建設具有不同的內容, 從而使精神文明的建設具有自己獨特的方式、規律和結果。其次, 同物質文明相比, 精神文明的社會特征和社會差異比較明顯, 在不同製度的社會中, 可以有比較相似的物質文明成果, 但不可能有同樣相似的精神文明內涵和成果。所以不能認為物質文明建設搞好了, 精神文明建設自然而然會搞好。

5. 答: 正確。黨的十五大報告同時使用了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和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 兩個概念, 明確指出這兩個概念是一致的。具體表現為: (1) 指導思想都是馬克思列寧主義, 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 (2) 基本內容都是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兩個方麵; (3) 根本任務都是培育四有新人。

6. 答: 錯。近幾年來, 在我國精神文明領域中的確出現了一些醜惡和腐朽現象, 其中有一些也的確是在西方資本主義的腐朽沒落思想的影響下才出現的, 但是不能簡單地把這些現象歸因於對外開放本身。對外開放是我們的一項基本國策, 這不僅適用於物質文明建設, 而且適用於精神文明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本身就是一種開放、發展的科學。另外,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其思想道德和教育文化方麵固然有許多糟粕, 但同時也有許多值得借鑒學習之處。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實行對外開放, 可以使我們取人之長, 補己之短, 促進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隻要我們在向他國學習時, 注意取其精華, 去其糟粕, 並切實加強國內的精神文明建設, 上述的問題便總會得到解決。關起門來搞精神文明建設與關起門來搞物質文明建設一樣是不可取的。

四、

1. 答: 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的 《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幹重要問題的決議》 指出: 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必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 加強思想理論建設, 發展教育科學文化, 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 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 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團結和動員各族人民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是精神文明建設總的指導思想, 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總的要求。堅持這一指導思想, 最重要的是精神文明建設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

根本任務: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就是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基本內容: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是: 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 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 引導人們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容包括理想建設、道德建設、紀律建設。

2. 答: (1) 精神文明是使物質文明建設沿著正確方向的重要保證。(2)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3)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現代化創造良好穩定的社會秩序。(4)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還是我國社會主義贏得同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 是實現中華民族在世界騰飛的精神條件。

3. 答: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兩個方麵內容。兩者互為條件、互相滲透。思想道德建設規定著精神文明建設的性質和方向, 是教育科學文 化建設的靈魂; 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是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條件。它們共同推動著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4. 答: 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是: 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 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 引導人們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