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3 / 3)

爐子不快誰給扇,甕子裏沒水誰給擔。

十冬臘月數九天,深溝溝擔水誰可憐。

深溝溝擔水爬不上坡,塵世上苦命人少有我。

由於長年過著分隔兩地的生活,山西多苦守一輩子、等候丈夫的妻子,也有少數出軌找情人而引發家庭悲劇的故事。清末,祁縣劉家灣村就曾經發生過這樣的故事。祁縣人多跑口外做生意,很多人家會將孩子送到商號中當夥計,以圖日後成為頂身股的生意人。劉家灣村人在小孩五六歲時就教他們打算盤、寫毛筆字,為進入商號做準備。山西商號一般規定號內的人員兩三年才能回家一次,走西口的夥計一般四五年才能探親一次,稱為下班。所以,很多家庭在送孩子當夥計時就給孩子娶親。這年,劉家灣村劉興旺準備將自己16歲的兒子劉夢達送到包頭複盛公商號當夥計,劉興旺年輕的時候也曾經在大盛魁商號當過襄理,後來因為身體的緣故辭號回家,買了幾畝薄田養家口。但他心有不甘,就將發家致富的希望寄托在兒子劉夢達身上。夢達4歲時,他就手把手地教打算盤、寫毛筆字,6歲時送夢達到村中的私塾中讀書。夢達從小聰慧過人,先生講的課文一教就會,而且過目不忘。私塾先生常常讚不絕口,覺得他是個可塑之才。興旺更是高興,覺得他們劉家的發達指日可待。當夢達年滿15歲時,興旺讓他退學回家,專門和自己學習商號裏的知識和蒙語,夢達很快就熟練掌握了商號的操作,算盤打得又快又好,村裏人沒有能超過他的,還能流暢地說一些簡單的蒙語。興旺自信兒子能順利通過複盛公商號的麵試和筆試。私塾先生來過劉家好幾次,希望夢達能繼續學業,勸說無望後隻好作罷。

夢達臨走之前,他娘執意要給夢達娶親,而興旺認為兒子還小,等五年後回來探親再娶不遲,最終拗不過老伴,隻好同意了。夢達他娘十分中意鄰村的姑娘秀秀,秀秀當時17歲,長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水蔥般的鼻子,豆腐般水嫩的皮膚,窈窕的身材,最難得的是人勤快脾氣又好,心靈手巧。夢達娘早已托人提親,秀秀的父母都同意。但秀秀不願意,原來秀秀的大姨媽也在劉家灣村,她看中了大姨媽鄰居家和她一起玩到大的樹旺哥,可她父母死活不同意,認為樹旺父母雙亡,家中窮得丁當響,女兒要是嫁給他,吃苦受罪一輩子。而夢達家境要比樹旺好,最重要的是夢達要去商號,以後有望當個掌櫃,會有好日子過的。就這樣由秀秀的父母做主定下了這門親事,秀秀在暗中不知哭了多少次,秀秀媽雖然也心疼女兒,但為了女兒的將來也就狠狠心假裝沒看見。兩家父母同意後,馬上定下日子將秀秀迎娶過門。

秀秀自從嫁到劉家後,也把對樹旺的深情深埋在心裏,兩人當初約好今生沒緣分做夫妻,來世一定要做夫妻。結婚三個月後,夢達和村中的另外幾個人一同去複盛公當學徒,秀秀也打算好好跟夢達過日子。在送別時,秀秀一想到四五年內見不到夢達,眼淚像斷線的珠子流個不停。夢達走後每隔三四個月就捎一封信,一年後夢達被正式錄用為夥計,在商號的分號中得到鍛煉,不斷被派往各地運送貨物。興旺覺得兒子替他增了光,走路時腰杆挺得很直,臉上經常洋溢著笑容。秀秀在家幫著公公婆婆種地做家務,偶爾有空回趟娘家,秀秀媽總是向女兒誇自己有遠見,給秀秀找了戶好人家。隻有秀秀知道自己的苦處,她白天忙碌一天,晚上和空房子做伴,連個說貼心話的人都沒有,夢達的臉也逐漸模糊起來,都快記不得夢達的模樣了。她也曾埋怨過父母當初阻撓她和樹旺的婚事,她這輩子也不圖大富大貴的生活,哪怕日子過得再苦再難都不要緊,隻要有人疼有人愛就知足了。即使夢達以後能當上複盛公的掌櫃,他們還是要過常年分離兩地的日子,天上的牛郎織女都一年一會,而她和夢達以後隻能是四五年見一麵,想想都覺得心酸。好在公公婆婆對她像自己的女兒一樣好,一家人平平淡淡地度過了三年,夢達在商號進步得很快,第三年因立了功就升為襄理,捎了50兩白銀回家,興旺高興得逢人便說起這件事,擁有這樣的宅院是晉商幾輩人的夢想臉上的皺紋都仿佛少了幾道,和別人說話時底氣十足。興旺買了十畝水地並開始籌劃蓋新房的事情。秀秀的臉上也開始洋溢著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