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的少年時代,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偶然的機緣,鼓勵、激發我們對某一個事物的濃厚興趣,進而影響終生。在醫書上學到點兒針灸術後,嚴育斌就嚐試在自己和家人身上練習。嚴育斌的一個叔叔因和別人鬧矛盾,被氣昏過去。嚴育斌在叔叔身上施以針灸,叔叔緩過勁兒來。這一次小小的嚐試,讓嚴育斌切實地感受到通過自己的學習,能夠給家人減輕負擔,更加激發了他學醫的興趣。
機會永遠青睞有準備的人。這次針灸經曆的一年後,村裏醫療站的赤腳醫生到部隊當兵去了。經過家人和村幹部的商量,嚴育斌進入了村醫療站。村裏年齡大一點的人至今還記得,嚴育斌在醫療站工作的三年裏,每天早晨都可以看到他在田間讀書的身影,聽到他朗朗的讀書聲。靠著這一份勤奮和對醫學越來越濃厚的愛,嚴育斌在十裏八村小有名氣了。
三
1979年,嚴育斌被調入戶縣澇各地段醫院。這一段經曆,是他下工夫最大的幾年。每天清晨,在通往澇各地段醫院的路上,總會有嚴育斌讀書的身影。可以說,嚴育斌走到哪裏,他的這種勤奮的精神就被帶到哪裏,感動著當地的每一個人。說到嚴育斌今天的成就,他的同村人總會說,那是必然的。
作為一個自學中醫的赤腳醫生,嚴育斌也深深感受到自學和正規醫學教育的差距。1978年他進入戶縣衛生學校學習中醫學,克服自身的各種困難,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他以卡片記錄的形式不斷地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從古老的中醫著作中汲取養分。從1983年開始,他就開始發表相關論文,迄今已有40多篇。1986年,嚴育斌以他的勤奮和不懈努力,在陝西省職工自學成才表彰大會上獲得了三等獎,得到了當時陝西省主要領導的認可,並親自簽字同意嚴育斌轉為國家幹部。
1987年,嚴育斌正式進入戶縣中醫院工作。1993年,中國殘聯相關雜誌以《降伏男性不育症的人》為題報道了嚴育斌的事跡和成就。從此,嚴育斌每天都會收到來自各地的患者的來信,定期要給外地患者寫回信,寄藥方。直到今天,已經是一個綜合醫院院長的嚴育斌,對外地患者來信、來電谘詢,能夠通過電話、寄藥方解決的,他絕不讓患者多花一分錢路費。嚴育斌說起曾經有一位廣東的患者,要來求診。他說,來回路費都要上千元,自己辛苦一點,把藥方給患者寄了過去。在接受筆者采訪的時候,嚴育斌總是在說,作為一個殘疾人,最能體會到人間的不易。是啊,嚴育斌正是以他對人間、人生的理解和深刻感悟,感動著他的病人、感動著全社會。
四
人生苦短。生命隻有一次。生命不可重來。
困難與挫折是人生路途中顛簸的常客,這是生命的恒常際遇。幸運的是,每個白晝到來之前都有黑暗,可布滿陰霾的黑暗卻終將會過去,太陽總要升起來;明天不一定更美好,然美好的明天一定會到來。那些經過重重洗刷磨礪的人終將在未來的殊途中乘風破浪、揚帆遠航。當然,隻有經曆了生活的磨礪,才會懂得收獲的喜悅;隻有飽受了生命的苦難,種種的人生挫敗才會在成功的瞬間煙消雲散。千般滋味才是人生的真滋味;嚐過五味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戶縣是一個人口隻有50多萬的西安市郊縣,農民在總人口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嚴育斌自己的人生經曆,使他親身感受到廣大農民看病求醫的不易。從鄉村赤腳醫生到一名正式的醫生,嚴育斌萌發了創辦一所現代化的綜合醫院的理想。從2001年創辦濟仁醫院開始,嚴育斌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實踐著自己的夢想。
從一個基層醫療工作者到一個醫院管理者,嚴育斌經曆了太多的困惑,克服了重重困難。
創辦醫院,以至到今天經營濟仁醫院,嚴育斌感到最困難的是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戶縣遠離西安中心城區的獨特地理位置,也決定了引進人才的不易。嚴育斌從創辦醫院之初,投資6000萬元修建了濟仁公寓,為專業技術人員辦理“三金”,從物質和生活上保證了員工的需要。濟仁醫院辦公室主任楊勃至今難以忘懷的是,2005年自己剛剛進入醫院工作,患了闌尾炎,嚴院長親自走到四樓,看望了他四次。骨外科張穎提起嚴院長關心職工更是如數家珍。嚴院長每次在路上碰見她的女兒,總是大老遠地就會跟她女兒打招呼,問長問短。遇到職工父母親過生日或者生病了,嚴育斌總是親自前往看望。
就是靠著這些人與人最深處情感的呼喚,嚴育斌贏得了廣大職工的支持和愛戴。
在戶縣黨建網上有著這樣一則關於濟仁醫院的新聞:
濟仁醫院黨支部成立大會隆重熱烈
2004年7月1日,由縣政協委員嚴育斌出資營建的濟仁醫院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麵的紀念黨的生日暨黨支部成立大會,全體職工群情激昂,載歌載舞,抒發高興的心情。黨員們感到他們從遊離狀態又回到組織的懷抱,青年知識分子感到他們有了進步的階梯。
作為民營醫院的管理者,嚴育斌在身體力行地關心職工生活的同時,從思想上凝聚全體職工,成立黨支部以及工會這樣的組織,定期組織職工活動,保證了醫院上下一心共同謀劃醫院的未來。
有了這樣人性化的呼喚和管理,濟仁醫院在嚴育斌的主持下,在2005年和2006年西安市醫院管理年評比中,分列第九和第八名。
醫院是辦給老百姓的。尤其是濟仁創辦時,戶縣已經有了縣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腎病醫院、森林工業醫院等5家醫院,而戶縣的總人口也不過50多萬。如何吸引患者,嚴育斌也始終在思考著。
2003年8月,一產婦入院,又加產後大出血。產婦家境貧寒,家屬根本拿不出多少錢來。嚴育斌當時隻說了四個字:“救人要緊”,並立即從自己的口袋裏拿出1500元,放到患者家屬手裏,隨後又發動職工愛心捐款2000餘元。
2004年7月,一腦血栓患者複查CT,身上僅帶了250元,按照醫院的收費標準,還差10元。嚴育斌得知後,表示“隻收240元,少收10元,病人還要搭車回家”。
2006年,嚴育斌出資為殘疾人朋友購買了一批輪椅。
2007年,在嚴育斌的號召下,濟仁醫院又為白內障患者減免2.8萬元的醫療費。
……
筆者在采訪的過程中,從濟仁醫院了解到的關於嚴育斌發動職工為病人捐款,他自己為病人付醫療費,或向朋友借錢為病人付醫療費的事已經無法統計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