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兩個孩子的語文成績從以前的60多分上升到80多分,孩子的媽媽高興地跑到劉俊家,不容分說放下80元錢,作為劉俊付出勞動的酬謝。
那天晚上劉俊躺在床上激動得一夜沒睡著覺,她想:這麼多年學的知識沒有白費,總算有了用武之地;而且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一個多麼高尚的職業啊,她一定要當好一名老師,不能辜負老師這一神聖的稱號!想著想著她一點兒睡意也沒有了,心裏感到從沒有過的幸福……
在教學上劉俊善於思考鑽研,怎麼講課讓孩子們感到生動有趣?怎樣讓孩子們把寫作文當成一種樂趣,而不是負擔?在實踐中劉俊找到了很多有效的方法。很快同院又來了四名小學生學習作文,六個小同學圍在一個大圓桌前,劉俊和他們坐在一起,看他們舉手,聽他們發言,作文課興趣盎然。一天下來,劉俊坐得腰酸背痛,皮圍腰將腹部肉皮磨出了好幾個血泡,但這不算什麼,重要的是她能用知識服務於社會,她活得有價值了。
七
在創業的道路上劉俊付出的艱辛比常人要多得多,劉俊卻說:“吃水不忘挖井人!”劉俊成就的每一步都離不開親人、朋友和社會的幫助。多年來,她心裏一直記著那些熱心幫助過她的人,她總想有朝一日也能幫助別人,那就完成了一大心願。西安市道北地區居住著上一個世紀從黃河兩岸逃難來的難民,西安解放後大部分人落戶在西安城北,由於大部分人生活貧困,家庭子女沒有受教育的機會,文化的貧瘠又造成後代的知識缺失等一係列問題。尤其是趕上雙職工下崗,特困家庭的孩子沒有錢上外麵的補習班,很多孩子破罐子破摔,甚至染上了吸煙、賭博等不良嗜好,令人十分擔憂。劉俊決定在作文提高班新增特困生免費一項製度,很多特困家庭的孩子父母聞訊非常高興,他們領著孩子前來參加劉俊中小學生作文提高班。從1997年到2006年期間,劉俊先後為西安市新城區向榮巷小學五年級學生張培、新城區向榮巷小學六年級學生齊金龍、西安市青年路小學五年級一班學生蔡曉玉、西安市蓮湖區第二小學五年級學生韓笑等420名家庭特困生免費補習作文。許多學生家長心裏過意不去,逢年過節提著禮物來看望劉老師,可劉俊不但拒之門外,還說:“人都有困難的時候,說不定有一天我在路上遇到困難,你們看見也會幫助我!”
劉俊的語言和她人一樣樸實,也正因為如此,她擁有了很多家長的信任和支持,不怕路途遠,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她這裏來學習。
2001年9月,劉俊被授予西安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光榮稱號。她決心要更好地為教育做實事。為了幫助更多家庭特困生,光靠一個人的力量去發現是不夠的。2005年4月,劉俊撥通了新城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同謀流書記的電話,如實說了自己想幫助特困生的想法,並希望組織幫助在新城區範圍內尋求特困家庭需要補習的孩子。
第二天早上,同書記和劉主任一行來到劉俊家看望她,他們看了劉俊的工作環境,又看了她在教學上獲得的種種榮譽後說:“我們應該早點兒來看望你!你放心,我們盡可能幫助你尋找特困生,但你不能因為工作而忽略了休息。”
劉俊感動地握住老書記的手說:“謝謝領導關心!”
同書記對劉俊的教學工作給予了肯定和讚譽,並吸收劉俊為新城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委員。同年10月4日,劉俊被授予新城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光榮稱號。
工作讓劉俊體驗到生命的快樂。她經常忍著病痛給學生講課,一講就是好幾個小時。有一次她膽囊炎急性發作,疼得渾身冒冷汗,同學們心疼劉老師,讓老師回屋躺下休息,劉俊強忍住疼痛說:“快期末考試了,我們必須把這一個單元學完!”
有人說劉俊這樣做是為錢不要命,而劉俊說世上除了金錢,難道就沒有比金錢更可貴的愛心嗎?
劉俊除了熱忱的工作外,還積極地參與一些社會工作。她經常去中小學校為師生義務作報告。幾年來她先後去過西安黃河中學、西光中學、昆侖中學、第三十一中學等十幾所學校。大家在認識劉俊的同時,也深深被劉俊身殘誌堅勇於為社會作貢獻的精神所鼓舞。
八
2001年3月,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盡管這一個春天劉俊都在忙碌奔波,沒有時間休息,但劉俊感到從未有過的輕鬆和愉快,她看到了春天,啊,陽光下樹木吐出綠芽兒,花兒露出笑臉,天上的大雁在歡暢地鳴叫!經過無數次挫折,劉俊的嘔心瀝血之作——長篇小說《秋之夢》將由陝西太白文藝出版社出版!
這一年春天劉俊29歲,目光裏多了一些智慧,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她摔倒了又爬起來。挫折和打擊讓她丟掉了年輕的浮躁和銳氣,多了穩重和成熟,她習慣用精神承受苦難,她常說:“我是用疼痛來滋養精神的,我無時無刻不在體驗生命帶給我的苦難;同時我也無時無刻不在感受疾病帶給我的痛苦,這不是一般人能體會的痛苦,隻有經過了一番與疾病鬥爭的過程後,我才深有體會疾病對於一個人意誌的消磨有多可怕,而健康對於一個人是多麼重要!所以我漸漸學會在痛苦的時候尋找心靈的甘甜,這樣我的心情就會好起來。”
曆時十一個春秋,《秋之夢》出版了。親朋好友紛紛打來電話說應該慶祝一下,但劉俊堅決不這樣做。她除了輕鬆並沒有太多的喜悅,或許是她奔波勞頓,需要休息?她不禁想起出書的種種風波。有一次她坐著電動輪椅車走在下雪的路麵上,由於路滑險些把她送到汽車輪子底下。還有一次和編輯朱鴻約好時間談稿,這些都是忙人,約定一次不容易,千難萬難也得去。在青年路口的公交車站前,一輛公交車正在下人,她的輪椅就停在公交車尾,誰知道公交車突然向後倒退幾步,眼看就要撞到她的腿,她趕快調轉車的方向正想開走,卻感覺背後有一個巨大的物體把她連輪椅一塊兒往前推,路邊的行人都在衝司機喊:“快停車!”她這才逃過一難,回過神來,她忙謝了大家,又繼續趕路。自費出書要節約開支,印刷5000冊圖書需要2萬多元,好幾次劉俊想就此放棄,但轉念一想,做一件事怎麼能半途而廢?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她突然想起以前在陝西淩雲中學作報告時王雲武董事長對她承諾資助她出版書的話。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劉俊打通了王董事長的電話,對方聽了立刻說:“我當然記得我說過的話,你別急,我現在就去你家,咱們慢慢說。”
王董事長要來?他可是個大忙人,劉俊讓父親準備一些好飯菜表示對王董事長的敬意,沒成想王董事長一聽就擺手,操著一口陝西話說:“不要麻煩,來一碗然麵對了。”然後他們邊吃然麵邊說事。王董事長說:“我們學校給你資助印刷費,這沒問題。”
“那我怎麼感謝您?”劉俊直白地說。
“書出了以後,你來給我們學生作一次報告,另外給學校一千本書就行了。”
2003年3月,劉俊的長篇小說《秋之夢》出版了。《西安晚報》、《三秦都市報》、《中國新聞出版報》、《經濟新報》、《西安工人報》、《各界導報》、《陝西工人報》、《陝西日報》、《今早報》等省、市20多家報刊、電台先後給予報道。
麵對榮譽,劉俊平靜地說:“一個人不論處於何種生活境地,都要有一個終生不變的信仰,信仰可以給你力量和勇氣,可以改變你的人生態度……”
九
劉俊身體上的病痛好像一下子減輕了,再也不是以前沒精打采的病秧子。她知道這是來自精神世界的力量,她說:“生命是一種潛在的意識,它存在於客觀環境之中,把握住,盡可能讓它達到人生美好的境界。”
劉俊有很多朋友,尤其是文學朋友,大家常來看望劉俊,或給她寫信,其中有一個家住陝西三原縣的視力殘疾的小夥子名叫張強,也是一個文學愛好者,在給劉俊的每一封來信中都充滿了鼓勵的話語,慢慢地劉俊感到這是一種特殊的關心,每讀到他的信,她會體驗到一種異樣的感覺。劉俊對於婚姻的問題一直很慎重,她想要承擔照顧她身體和生活負擔的應該是一個麵對困難而勇於挑戰的人。事隔數月,一天,張強風塵仆仆地從三原縣來到西安,小夥子手捧著一束鮮豔的紅玫瑰來向姑娘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劉俊被張強的真誠感動,她知道生命中的伴侶就是他了。
2003年5月13日,兩人喜結良緣,劉俊很滿足於丈夫給她營造的舒適溫馨的家。在他們的二人世界裏,除了感受溫情以外,更多的是學生們給他們帶來的歡聲笑語。學生們說:“作文班來了一位管紀律的叔叔,還總眯縫著一隻眼睛看大家。”
張強問學生:“你們是喜歡叔叔,還是喜歡劉老師?”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當然是喜歡劉老師!”這下叔叔板起麵孔,瞪起眼睛,沒等說話,一個男生發言:“嚴厲的叔叔雖然我們不大喜歡,但不見他又想他,唉,愛恨情仇如何是好?”這完全是模仿武俠電影中的口氣,立刻引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
教學、寫作、過日子,成了劉俊婚後生活三部曲,她忙於其中,又樂在其中。2006年春節,劉俊在網上開通了博客,通過網絡劉俊結識了很多作家朋友和教師朋友,他們一起探討寫作和教學,一年下來博客的訪問量達4000多人次,劉俊有了很大的收獲。
劉俊很感謝生活給予她的恩賜。正因為疾病,她才培養了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樹立了人生堅定的信念和遠大的目標;正因為疾病,讓她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生存的機會;正因為疾病,她才學會了頑強,遇到困難知難而進;正因為疾病,她愛上了文學,在文學的世界裏她感受著每一個生命的力量。劉俊在散文《文學——生命的蘆葦》一文中寫道:“在生命穿越冰河之後,我豁然看到了花紅柳綠,春天的溫暖駐進了我的心房,我又能坐在書桌前靜靜地享受文學帶給心靈的快樂與充實了。——那自然中的平淡,潛藏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又活躍在心靈的每一個空間。總之,生活是什麼樣兒,文學就是什麼樣兒;生命是哪種方式,文學就用哪種方式承載;理解了生命的真諦,就懂得了文學是生命蘆葦的含義。”
劉俊以她頑強的精神穿越了生命的冰河,在平凡的歲月裏唱響了生命的讚歌!
(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