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命運追捕敘寫溢彩人生——走向跨文化傳播的梁家林(3 / 3)

此後,人們在外院的校園裏就經常能看到一個健康美麗的女性,推著坐在車上的梁家林,同走生活之路。20年過去,無怨無悔,兩個人互相幫助,互敬互愛。住在筒子樓裏的鄰裏都說,每天從他們小兩口的屋裏傳出的笑聲比其他任何人家的都多。

李美芳走進梁家林的生活以後,家林不但有了一位知冷知熱的愛人,而且有了一位事業上的幫手。李美芳很快就掌握了電腦照排技術。從此家林的事業如虎添翼,翻譯成果一個接一個。1984年,他翻譯了《被追捕的孩子》,作品反映的是美國南北戰爭前,兩個黑人奴隸的孩子,衝破奴隸主設下的重重難關,跑到北方費城去尋找自己爸爸的故事。當他看到這個故事時,一下子就被書中兩個孩子身邊的事深深吸引住了,和書中的小主人發生了強烈的共鳴。

“田野上吹著和暖的微風,屋外的鮮花香和屋子裏的飯菜香飄在一起,媽媽在屋裏忙碌著,我們享受著和母親在一起的快樂……”當梁家林琢磨著這段文字的翻譯時,他的心情是愉快的。看到自己就像他譯文中的兩個黑人小朋友一樣,平等地、自由地享受著生活的快樂。

有位瑞士外教,在一次和家林聊天時,看到家林這樣一個殘疾人英語說得這麼好,感到有些驚訝。外教回國之後,給家林郵寄來一本外文書籍。家林打開書翻了翻,他覺得挺有意思,查資料後,才知道這是世界名著,而在中國還沒有介紹過。這部書的書名是《杜裏特的故事》,實際上就是美國作家休·洛夫庭的童話全集,每篇故事的中心人物杜裏特醫生,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他身材矮小,其貌不揚,學問淵博,無所不通,卻不喜歡與人打交道,討厭金錢與虛榮。可是這樣一個不願意、也不善於在世俗社會中交際的小人物,一進入他喜歡的大自然中,到了他的那些朋友中間,立刻好像換了一個人,興致勃勃,如魚得水,時時表現出他超人的淵博和為幫助弱者而奮不顧身的精神。家林當時就被書中的故事所打動,下決心要把這位享譽世界而在我國卻不為人所知的作家和他的作品介紹到中國,讓中國的少年兒童看這部童話,從中受到怎樣做好人、做好事的啟迪,從小形成愛護大自然、愛護小動物,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良好意識。如果真能這樣那該有多好。家林想著這些,如何翻譯好這套童話叢書,簡直就成了一個天天在做的夢。

原著的獲得,讓家林頗費了一番周折。為把12本原著從國外找齊,他就用了10年。家林共用20年的時間,翻譯完成了美國作家休·洛夫庭的童話全集。當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樊發祥研究員、浙江師範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葦韋教授都明確肯定了這項工作,指出這在我國是填補空白意義的工作,並多次向數家出版社推薦,結集出版。20年中,先後有山西、北京、陝西、福建、浙江等多家出版社出過先期譯出的單行本,並且各家出版社銷售情況都比較滿意。第一次印刷4萬,上海書市就預定了三分之一。

撫今追昔,這裏包含了妻子美芳的多少辛苦,家林是心知肚明的,他的大部分手稿,都是美芳親自打的。經常他半夜醒來,還能聽到美芳“嗒、嗒、嗒”的打字聲。家林外出不方便,她就幫著跑出版社。這十多年跑下來,她已成為家林的好幫手。出版社的人,她認識的人比梁家林還多。同時美芳還練就了一手高超的電腦照排技術。她多次為出版社照排正式出版的書籍,曾經有出版社主動把她的名字列在了“照排設計”工作人員上,印於封麵,作為對她工作水平的肯定。

李美芳是個很有愛心的人。家林曾兩次代表陝西參加全國殘疾人職業競賽。美芳放下繁忙的家務和幼小的女兒,兩次都是千裏迢迢,陪著他去外省參賽,幫助梁家林取得過英文打字全國第二的好成績,為陝西省爭了光。

美芳陪家林去武漢參賽的過程中,因工作人員不夠,自告奮勇,陪一個重殘女選手過江比賽,背著她上下汽車,上下輪渡過江,每次回到賓館已是半夜。幫助那位女選手得了全國第五名。

美芳不但熱心支持自己的丈夫,對家林的家人也都關心備至。2003年梁家林的姐姐生病住院,孩子遠在國外,美芳代夫盡責,酷暑中天天跑醫院,伺候照料家林的姐姐,如同親姊妹一般,在病房中一時傳為佳話。

家林也把美芳的家人看做自己的親人,下決心要利用自己的優勢,幫助美芳娘家培養出有文化的一代。農村的侄兒侄女上中學時,他就開始關心他們的學習,每年暑假都要叫來西安,管吃管住,親自輔導。現在她娘家已有兩個孩子考上了大學。

婚後第三年,他們倆迎來了他們的愛情結晶——一個漂亮的女兒。當時家林和美芳的父母均已過世,無論是在經濟上、生活上,都沒有外援。他們僅靠家林一人的工資,加上美芳打字所得,決心把女兒養大成人,培養成才。雖然他們和天下父母一樣,十分疼愛女兒,但絕不嬌生慣養。女兒現已亭亭玉立,上了大二,加入了共青團,成了家中裏裏外外一把手。女兒懂事勤快,尊老愛幼。中學時就學會做飯。有一年母親節,她送給媽媽的禮物就是自己做的一頓午飯,四菜一湯,像模像樣,給了媽媽一個驚喜。這個孩子也喜歡語文和外語,從初中起就在兒童刊物上發表、翻譯小故事。

家林的三口之家,有著濃厚的學習氣氛,美芳支持家林把有限的錢用於學習。一天,梁家林給懷孕的妻子買蘋果,路上見到一本新版的辭典,他思來想去,最後還是買了書,蘋果沒有買回,美芳不但沒有怪他,反而支持說:“你喜歡就買吧,讓我看,我還看不懂呢!”家林的家中常年訂有數種報刊,擁有豐富的藏書。全家人在一起縱論天下大事,一到晚上,三個房間緊閉,各忙各的學習和工作。

到了節假日,家林開著自己的三輪摩托車,帶上家人,夏季送母女去遊泳;秋天一塊兒去郊遊;大雪紛飛的冬季,他們會興致勃勃地去拍雪景;春風吹來的時候,總要到廣場去放一回風箏。到了年末,全家人在一起還要搞個一年一度的“家庭十大新聞”。在半開玩笑卻又很認真的氣氛中,總結全年的工作、生活、學習。

2002年9月19日,是家林和美芳結婚20周年。20年前,有人曾擔心這樁婚姻能否長久,而現在全家在一起的恩愛和諧氛圍,正回答了這些人的疑慮。想到這些,家林心潮難平。這天下班後,他去了花店,一向十分節儉的他,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大束紅玫瑰,算賬時才知道竟花去70元。美芳把這束玫瑰插在花瓶中,一大束紅彤彤的玫瑰展開後,幾乎鋪滿了一張桌子。鮮花有價情無價,20年甘苦兩心知。

譯書是艱難的,投稿是急切的,等待是焦心的,否定是失望的,再投是需要勇氣的。終於有一天大門撞開,成了,天道酬勤!家林20餘年來,在搞好工作之餘,從事外國文學翻譯,20年筆耕不輟,業績顯著,令人敬佩。他被破格晉升高級職稱,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擔任了省翻譯工作協會理事,多次被評為學院優秀教育工作者。

他成功了,成功的背後,家林忘不了馬秉恭教授對他慈父般的諄諄教誨和平日裏的答疑釋惑,忘不了學院領導和同事們對他處處事事的關心,更忘不了美芳對他工作和生活付出的柔情真意和心血代價。他衷心地祝願“好人一生平安!”

(常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