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這樣的求學環境裏,我還是自發創新,在大家緊張學習的空隙,在班上建立了許多的興趣組,組織特長學習。因為有興趣組的帶頭作用,大家的學習積極性都很高,而且正常的學習也沒有落下,老師觀察了一段時間以後,發現這是一個很不錯的主意,學校老師就把這個經驗總結了一下,向有關方麵彙報了,結果,我的創新沒有在鄉村學校得到推廣,倒是進了城,取名特長班。
初中畢業以後,我有幸考上了高中,拿到錄取通知書那,家裏就炸了鍋,吵吵鬧鬧的。因為大家的反對,父親也反對,我上學的事情眼看就要黃了(擱置起來),我急得眼淚簌簌地流,一話,姊妹幾個就衝我吼,父親也不給我號臉色,好在母親占在我一邊,支持我繼續學業。可我和母親也難敵眾人,就要敗下陣來的時候,事情卻有了轉機。那,空中下著雨,三舅不知為什麼想起要趕宮場,而且到我們家做客。舅舅是和一個表哥一塊兒去的,舅舅一到,就問我的學習情況,等我把我的處境一五一十倒給舅舅的時候,舅舅撫摸著我的頭,這件事我來解決,你就放心地出去幹活吧。晚上,父親和舅舅談了大半夜。父親終於同意我上學了。
那時,哥哥結婚不到兩年,侄女一歲多,分家另過。家裏的經濟也很拮據,好在賣了一頭豬,我一學期的學費算是有著落了。去報名那,上下著瓢潑大雨,母親幫我背著行李,打算步行到一個渡口去的,結果是花溪河漲水,我們不得不沿著一條公路繞道而去。等我們走到學校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過了,匆匆忙忙報名,整理床鋪後,我和母親已經累得不成人形了,於是,我們早早地就躺下睡覺了。第二一早,我去上課,母親又步行回家了,當我站在學校操場邊上,望著母親越來越的背影最後消失在那稻田盡頭時,淚水已經模糊了我的雙眼,喉嚨裏似乎被什麼東西跟堵住了一般……
回到教室,坐在座位上,我對自己:“一定要努力,一定要爭氣!”因為報名的時候帶的錢不多,蚊帳也沒有帶……因此,我的生活費很快就用完了,周末,我步行回家時,母親已經將我原來的蚊帳取下洗淨晾幹了。我再回學校的時候,為了節約兩毛錢的過河錢,我打算少回家,周末在學校看書。但是,因為生活費實在是太有限了,我又不得不回家帶一些豆渣粑之類的東西作為下飯菜,節省開支。有時候回家,家裏能給的就是兩毛錢的過河錢,其餘的,什麼也沒有。因為選擇了繼續學業,我必須忍受,這條路是我自己選擇的,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得去。當時的我就想,隻要能讓我繼續讀書,幹什麼都行!
為了拓展知識麵,我爭取當上了班上的圖書管理員,周末的時候,我就到圖書室裏看書,那時的我,就像是一個饑渴的孩子,什麼書都看,醫學的、工程的,還有就是各種門類的雜誌,看得最多的是曆史書籍,記得看完二十四史就在在那個時候,二十四史看完以後,我還看了很多野史之類的書,對於魯迅之類的文豪作品,我也不生疏。
夏的中午,學校有午休,躺在床上睡不著覺的我,就坐在床上,用筆寫東西,記得我最早的一部,應該就是在那種環境裏誕生的,字數不多,大概有三五萬字,滿滿的一個作業本,我依稀還記得寫的是我家鄉的一個曆史故事,農民起義的事情。裏麵的東西雖然不厚重,有想當然的部分。後來,這部還在同學裏流傳了一部分,還有幾個同學因為看了我的,非要在家鄉的廟會那到我家去領略當年的曆史。不過,那是一部很幼稚的作品,當時的我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拿出去發表,也不知道往哪裏投,很快,這部作品就被我以後的作品淹沒了,我也就忘記了我曾經寫過這麼一個作品,直到最近,我看了一位老人寫的同樣題材的文,我發覺,當年的我,還是有一定的文學和曆史工作賦的。
這篇文取名掙紮,其實是我求學時代的掙紮,一方麵是家庭本身的原因,另一方麵,更多的是幾千年來的社會原因,看到現在的孩子上學,我很是羨慕他們,他們有一個開明的時代,有經濟比較寬鬆的環境,家裏還有些許課外讀物,沒有的,家長也會想盡辦法去買的……對於現在的孩子來,掙紮求學的年代已經久遠了,而對於我來,那個年代,是我努力爭取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