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茶:新婚苗族婦女常以婆婆茶招待客人。婆婆茶的做法是:平時將要將去可的南瓜子和葵花子、曬幹切細的香樟樹葉尖以及切成細絲的嫩醃生薑放在一起攪拌均勻,儲存在容器內備用。要喝茶時,就取一些放入杯中,再以煮好的茶湯衝泡,邊飲邊用茶匙舀食,這種茶就叫做婆婆茶。
醃茶:即把新茶葉放在大缸裏,撒上適量的鹽,然後用石塊壓緊蓋好,數月後再拿出來飲用。此茶香氣和滋味都別有風味,由於像醃白菜一樣,所以叫醃茶。部分彝族同胞愛喝。
砂罐茶:把衝洗幹淨的小砂罐置於火塘旁烘烤,等砂罐烤溫熱了,再把茶葉放進去,手握砂罐在火上慢慢搖晃,等砂罐內的茶葉散友出悅鼻的馨香時,便可將滾開水衝進砂罐裏,蓋上罐蓋,悶上三分多鍾,砂罐茶便沏成了。我國三峽一帶的老百姓醉心於砂罐茶,他們覺得隻有喝這種茶才夠味才過癮,喝後五髒六腑都熨帖,無比暢快。
鹽奶茶:將青磚茶敲碎,取50克左右的茶葉放到能裝四、五斤水的銅壺或鐵禍內,用沸水衝沏後再在微火上煮沸幾分鍾或直接用冷水煮開,等湯色濃後摻入一、二勺奶和一些鹽即成盛奶茶。蒙古族和藏族牧民愛喝鹽奶茶。他們每天早晨煮一大壺置於微火上,趁熱邊喝鹽奶茶邊吃炒米和酪蛋子,一直到吃飽為止。
鐵板茶:先把茶葉放在簿鐵板或瓦片上麵烘烤,待聞到茶香味時再倒入事先已準備好的鍋子裏熬煮幾分抑。這種茶色如琥珀,昧釅香高。由於在鐵板上烘烤,所以叫鐵板茶。佤族同胞愛飲鐵板茶。
罐罐茶:將磚茶敲碎成塊,取幾小塊和水一道置於小罐內放在火上熬煮,直到罐內茶湯熬得恨濃很濃,隻剩下一兩口時停止加熱,稍涼後一飲而盡。甘肅省的一些老年人就愛喝這種罐罐茶。
打油茶:貴州的布依族,廣西的侗族、苗族同胞都愛喝打油茶,不過做法略有不同。布依族的打油茶做法是,先把黃豆、玉米、糯米等用油炒熟混合放在茶碗裏,然後用油把茶葉炒香後放入少量的薑、蔥、鹽和水煮,沸騰後去渣倒入茶碗裏拌勻即成打油茶。布依族同胞有“早茶一盅,一天威風;午茶一盅,勞動輕鬆;晚茶一盅,全身疏通;一天三翌,雷打不動”之說。而廣西侗旅、苗族同胞的打油茶做法是,把事先煮熟曬幹的糯米下油鍋爆炒好倒進茶碗裏,再向碗裏放一些熟芝麻、油炸花生米、蔥等配料,然後將茶葉、油放入鍋內爆炒並不停地用鍋鏟輕輕敲打,最後加水煮沸,慮出茶渣即成打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