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說
作者:江南美雲
中國是世界茶葉的故鄉,種茶、製茶、飲茶有著悠久的曆史。中國又是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各族人民有著各種不同的飲茶習俗,真可謂“曆史久遠茶故鄉,絢麗多姿茶文化。”
三道茶:分三次用不同的配料泡茶,風味各異,概括為頭苦二甜三回味,頭道茶為苦茶,把茶葉放入小陶罐中用小火烤至微黃並有清香味時,再向茶罐內衝入沸水,此茶味濃且苦,故稱苦茶。第二道茶為甜茶,它是和茶葉嫩芽和核桃仁、烤乳扇、冰糖蜜餞或者蜂蜜等用沸熱的開水衝泡而成。此茶甜滋滋的,故稱甜茶。第三道茶為回味茶,它是用茶葉嫩葉加生薑片、花椒、桂皮末、紅糖等用滾燙的開水衝泡而成。此茶麻、辣、甜、苦各味皆有,飲之使人回味,故稱回味茶。雲南大理的白族同胞愛飲三道茶,並用三道茶待客。三道茶喻示著人生有苦有甜,苦盡甜來,令人回味無窮。小小三道茶折射出白族同胞對人生哲理的悟性。
酥油茶:藏族同胞特別愛飲酥油茶。酥油茶的一般做法是將茶葉搗碎,在鍋中熬煮後,用竹篩濾出茶渣,將茶汁倒入預先放有酥油和食鹽的桶內,用打茶工具在桶內不停地攪拌,使酥油充分而均勻溶於茶汁中,然後裝入壺內放在微火上以便隨時趁熱取飲。較高檔的酥油茶還得加上事先就炒熟的碎花生米、核桃仁或者糖和雞蛋。酥油茶既可單獨飲用也可在吃糌粑或麥丐粑時飲用。
擂茶:顧名思義,就是把茶和一些配料放進擂缽裏擂碎衝沸水而成擂茶。不過,擂茶有幾種,如福建西北部民間的擂茶是用茶葉和適量的芝麻置於特製的陶罐中,用茶木棍研成細末後衝泡而成;廣東的揭陽、普寧等地聚居的客家人所喝的客家擂茶,是把茶葉放進牙缽(為吃擂茶而特製的瓷器)擂成粉末後,加上搗碎的熟花主、芝麻後加上一點鹽和香菜衝泡而成;湖南的桃花源一帶有喝秦人擂茶的特殊習俗,是把茶葉、生薑、生米放到碾缽裏擂碎,然後衝上沸水飲用。若能再放點芝麻、細鹽進去則滋味更為清香可口。喝秦人擂茅一要趁熱,二要慢咽,隻有這樣才會有“九曲回腸,心曠神怡”之感。
竹筒茶:將清毛茶放入特製的竹筒內,在火塘中便烤邊搗壓,直到竹筒內的茶葉裝滿並烤幹,就剖開竹筒取出茶葉用開水衝泡飲用。竹筒茶既有濃鬱的茶香,有清花的竹香。雲南西雙版納的傣族同胞喜歡飲這種茶。
蓋碗茶:在有蓋的碗裏同時放入茶葉、碎核桃仁、桂圓肉、紅棗、冰糖等等,然後衝如沸水蓋好蓋子。來客泡蓋碗茶一般要在吃飯之前,倒茶是要當麵將碗蓋揭開,並用雙受托碗捧送,以表示對客人的尊敬。沏蓋碗茶是回族同胞的飲茶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