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城下(1 / 2)

混亂不休的雲國,在兩支軍隊的步步緊逼下顯得岌岌可危。

尤其是從南下的黎國大軍,行軍速度極快。因軍紀嚴明,不殺俘虜不驚擾百姓,主動獻城還有優待,再加上赫連家背後操縱和聞人既明這塊活招牌,沿途阻力較小地一路進軍,甚至所過之處還有不少百姓夾道歡呼迎接。

相比宋汝鵬,身為赫連若水後代的聞人既明更能讓在戰火硝煙混亂局勢中苦苦掙紮求存的百姓產生歸屬感,這使黎國的軍隊挺進雲國內陸如利刃剖開白紙般輕易。

宋汝鵬尚且在猶豫自己是要立即從燕都撤軍,趕回去和自己分散在地方軍事重城的嫡係部隊彙合,保存力量,還是繼續死賴在燕都不走觀望一下再做決定時,聞人嵐崢的軍隊已打到青唐城下。

八月二十五,一路保持著刀鋒般的銳利的黎國大軍,終於遭遇到行軍途中的挫折。

青唐城是他們進軍路線上繞不過的重點,論富庶在整個雲國都算有名,守將是宋汝鵬的表兄,麾下的軍隊是宋汝鵬的嫡係,和他生死榮辱與共,絕對不可能被策反,策反也沒人敢接納。

比尋常城市更為高闊的城門,城樓垛堞上黑壓壓的弓箭手,無一不顯示著對方的蓄勢已久和嚴陣以待。

雲國大地上,終於有一座城池以一種強硬的不妥協的姿態,以覓食猛虎的氣勢,對黎國大軍,張開血盆大口。

而過關斬將戰無不勝的黎國大軍,其長驅直入無往不利的勢頭,終於被迫在青唐城下有所停頓。

此時的黎國大軍人數已增加到五十萬,而被打散後宋汝鵬的軍隊,也聚集到青唐城,城中總兵力已有二十五萬,二十五萬大軍擺出誓死一戰的陣勢,氣焰囂張,態度高傲,揚言必定會讓聞人嵐崢埋骨於青唐城下。

而聞人嵐崢也下達死命令——必須全盤奪下青唐城!

到得如今,他們和宋汝鵬的戰鬥,基本上可以一戰定勝負,青唐城下他們如果輸,原先的戰績基本上都要清零,反過來如果宋汝鵬輸,基本上就沒有翻身的餘地了。

大軍上下都躍躍欲試,積極請戰,畢竟進入雲國以來,卯足勁想大戰一場的士兵將領們,都因為雲國長年內耗國力大損人心浮動,而赫連若水威望太高,雲國人心所向,幾乎沒有打架的機會,人人都抓緊武器隨時等著大幹一場,再說沒有仗打就沒有軍功,那自然也就沒有升遷的機會。他們怎麼能甘心?

黎國的兵將們想練手,新加入的雲國將士想立功。將領會議上吵得不可開交。

畫成各種顏色的軍用輿圖懸掛在牆上,牆下各級將領正對著輿圖指指點點討論得熱火朝天。

聞人既明捧著腦袋坐在為他特設的主座上,看著卷袖子捋胳膊搶成一團的大大小小的將領們,對他們爭吵不休險些上演全武行的狀態很無奈。

他下意識看看自己的父親,見他正看著桌上的水杯出神,就知道他一定和自己一樣覺得手下人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

直到進入雲國國境,他才知道昔年母親名動天下威懾諸國到底是怎樣深遠強大的影響力,即使她離開雲國多年,即使皇室著力削弱打壓關於她的一切,即使她如今在世人眼中已離開人世,她依然為人所忌憚敬服,甚至萬民跪伏百姓歸心。

他的目光投向地圖,看著北粵關那塊區域,思緒頓時不受控製地飄遠。

即使他貴為儲君,宮中也不缺背後說三道四別有用心的人,都說母親和祖母的關係並不好,甚至祖母曾對母親動過殺心,也有說母親昔年殺戮過多報應自身,才會子嗣單薄紅顏薄命……隻言片語中母親的過往功績總讓他覺得遙遠,似乎那和他記憶中的母親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人,然而如今在這個她的身影深深覆蓋的國家,他突然發現自己已將這兩個決然不同的人合攏成一個完整的明亮鮮活的形象。

以前他總覺得母親雖溫柔親切卻總有一絲不真實,似乎她的笑隔得很遠,像霧裏看花,留在記憶中的也隻是一個淡薄蒼白的剪影,而如今這個影子被打上顏色變得鮮活瑰麗,他小小的迷茫的心也感覺到以往所沒有的安心。

莫非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歸屬感?

或許他的母親心裏也是這麼認為的,即使她的夫君和孩子都在黎國,她內心也始終深深牽掛著這片土地——哪怕她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點,但這種牽掛始終都是存在的。即使這片土地的主人對不住她,迫使她不得不自我放逐,她心裏依然將這片土地視為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