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烏克蘭基輔

叫停入歐

22日,烏克蘭總統維克多·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表示,將不會同歐盟簽訂一份早先達成共識的貿易協定。這意味著該國仍選擇留在前蘇聯的勢力範圍,而非加入歐盟大家庭。此舉引發了數萬名親歐盟的民眾在首都基輔進行大規模遊行抗議,正在獄中服刑的烏克蘭前總理尤利婭·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也宣布進行絕食抗議。不過讓示威者感到高興的是,在抗議持續四天後,總統亞努科維奇發表電視講話稱,隻要“符合烏克蘭的利益,在一般條款上達成一致,我們仍將討論簽署與歐盟間的關鍵政治和貿易協定。”

08.泰國曼穀

抗議升級

在泰國,一項由他信特赦法案引發的民眾抗議活動正在迅速發酵,數十萬人聚集曼穀街頭,並包圍了政府的關鍵部門。23日,抗議者占領外交部和財政部,威脅要把抗議活動推向全國。泰國執政黨指責此次抗議製造了混亂局麵,且抗議者試圖推翻政府。事實上,這也正是抗議活動領導者素貼·特素班(Suthep Thaugsuban)的最終目標。素貼是泰國反對派民主黨(Democrat Party)的領導人。在他看來,隻有驅逐現任總理英拉·西那瓦(Yingluck Shinawatra),才能徹底肅清前總理他信·西那瓦(Thaksin Shinawatra)在泰國的影響。隨著抗議活動愈演愈烈,泰國的局勢正變得越來越難控製。

09.瑞士日內瓦

伊朗核談達成協議

在經曆了一係列複雜且艱難的談判後,24日伊朗與美國、中國、英國等六國代表終於在日內瓦達成一項“曆史性”協議。根據該計劃,伊朗承諾停止進行5%濃度以上的鈾濃縮,同時不再建造提煉鈾濃縮的離心機。作為回報,六國將提供總額約70億美元的資助。同時伊朗在製裁期間無法獲取的約42億美元的石油收益,將於六個月內轉入伊朗賬戶。盡管協議隨後遭到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的反對,但外界普遍認為這仍是一次重要的外交勝利。

10.拉脫維亞裏加

總理引咎辭職

27日,拉脫維亞總理瓦爾蒂斯·托姆布洛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與其內閣宣布辭職。辭職原因是為幾天前發生在首都裏加的一起超市坍塌事故負責,據報道,該事故共造成54人死亡、多人受傷。在早些時候,一些拉脫維亞的官員也指責政府缺乏有效監督,認為這是大樓倒塌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