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末,天氣很好,一大早,師兄成誌忠就打電話到我宿舍,約我上午和他一起去做考查課,收集資料。
我匆匆忙忙趕到集合的地方,連早餐都沒來得及吃,到了以後發現隻有成誌忠一個人在等,有點奇怪:師兄,怎麼就你一個,其他人呢?成誌忠笑著遞給我一個飯盒,說:“大家分組行動,去不同的地點,效率會更高,我和你一組,去東籬巷。”我接過早點打開一看,竟然是學校附近最難買到的美味,肉末鍋貼。這可是很難買到的,每次都要老早排隊才行,:“師兄,你的追求者可是夠虔誠的,這末難買的早點都拿來供奉你,師妹我真是佩服佩服啊。”
成誌忠笑著不輕不重的拍了一下我的頭,:“好吃的還堵不住你的嘴,敢拿師兄開玩笑,下次再有實地考察的好機會,別指望我還想著你。”這下他可是找著我的死穴了,要知道,曆史係每年都會有幾項實地考察的機會,和一些文物機構聯係好,把學生派過去實習,能學到不少課本上沒有的知識,而且運氣好的話,還能親手摸摸那些陳列櫃的文物呢!要是得罪了這位教授的高徒,那我這大二的學生,想擠進去這種美差裏,那可就是難如登天了。
“師兄,這早點還是您老人家吃吧,”我故意做出一副諂媚小人的樣子,雙手遞上早點,成誌忠把肩上的背包往我脖子上一掛,“吃飽點,今天你的任務是負重10公裏。”說完就自顧自的走向公車站,我一邊吃著早點,一邊歎息著我的苦命,跟在後麵。說到我們這所大學所在的安陽市,可真不愧是一個風水寶地,依山傍水的。從市中心驅車往北不到1個小時,就是莽莽群山,一條清澈的臨安江從城南郊緩緩流過。據八卦的宿舍同學本地人李楠說,這地方風水好,建國初出了不少著名的文臣名將,直到現在,還有不少顯赫世家隱居在此地。李楠的話雖然有點道聽途說,自賣自誇的嫌疑,可安陽市的卻很有一些人才,特別實在文教醫療方麵,有不少的名人名家在這裏居住,為這個城市平添了幾分濃厚的人文氣息。這可能也是我們這所綜合性大學選址在此地的重要原因吧。今天我和師兄成誌忠要去的這個地方,叫做東籬巷,聽名字就知道,出自陶淵明的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地方也的卻像這個名字一樣雅致,一條蜿蜒的小巷子,兩邊都是曆經歲月,難得一見的百年古建,一個個深宅大院,很是幽深。巷子裏還有一處道觀,名字挺特別,不是什麼觀,也不是什麼台,叫做“飛來閣”,猛地一聽,倒像是個風景名勝的名字。這所道觀,就是我們今天來這裏的目的地。
我和成誌忠來到飛來閣,和這裏的管理人員交談過後,被囑咐了一些宗教方麵的忌諱,就領著我們在道觀裏參觀,一邊看一邊為我們講解著,花了大概2、3個小時的時間,才基本走遍了這裏的角角落落,還拍了許多的資料照片,以備以後查閱。等我們兩個都覺得有點饑腸轆轆的時候,才離開了飛來閣,準備在附近找個小飯館兒吃中午飯。可是我們在巷子裏轉悠了半天,發現這地方全是住家兒,一個飯館兒也沒有!沒辦法,我們隻好在小商店裏買了餅幹和水,坐在商店阿姨遞給我們的小板凳上,湊合吃完。
勉強填飽肚子後,我和成誌忠開始往回走,我們在小巷裏一邊走,一邊看看周圍的一個個或古雅,或氣派的古宅的門樓,看著我興致勃勃的樣子,成誌忠說:“看你對老屋這麼感興趣,像個學建築的理科生啊。”
“你懂什麼呀,本姑娘這叫文武雙全。”
“哎呦!”
光顧著鬥嘴了,一不小心,我腳下一絆,差點摔倒,還好成誌忠反應快,一把扶住了我,我低頭一看,原來是被自己鬆開的鞋帶給絆了一下。成誌忠扶著我坐在路邊的一塊石頭上,我彎下腰把鞋帶係好,不經意間看了一眼我坐著的這塊石頭,奇怪,這路邊的石頭怎麼還有花紋啊?成誌忠見我係好了鞋帶,就伸手要拉我起來,見我低著頭看石頭,說:“你看什麼呢?”
“師兄,”我蹲下來,仔細看著那石頭上的紋路,一邊叫成誌忠,“你看,這石頭上麵好像雕著一隻鳥,樣子真奇怪。”成誌忠在我身邊彎下腰來,和我一起看那石頭,說“好像是,可是樣子很怪異,看不出是什麼鳥。”我們倆看了半天,也沒猜出來那是什麼,最後,成誌忠說:“算了,走吧,別研究了。既然是人家扔在大門口的,應該也不是什麼稀罕物,可能是個手藝不精的石匠刻壞的東西吧。”我聽了他的話,沒說什麼,和他一起離開了,走的時候,不由得又回頭看了看那塊石頭,心裏有點怪怪的,石頭上那隻樣子古怪的大鳥,竟然在我腦子裏留下來異常清晰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