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農村專業化信用合作社會計核算現狀及原因探析(2 / 3)

“短期互助金”賬戶核算一年內含一年專業社對社員的借出款項。經濟業務發生時,應借記“短期互助金”科目,貸記“庫存現金”或“銀行存款”等科目。而“長期互助金”賬戶核算專業社對社員一年以上的借出款項。經濟業務發生時,應借記“長期互助金”科目,貸記“庫存現金”或“銀行存款”等科目。“流動股金”賬戶核算社員存入專業社的活期款項。經濟業務發生時,應借記“庫存現金”或“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流動股金”科目。“長期借款”賬戶核算對社員借款時預先收取的借款利息。經濟業務發生時,應借記“長期借款”科目,貸記“互助金利息收入”科目。“固定股金”賬戶核算社員存入該社三個月以上的款項。經濟業務發生時,應借記“庫存現金”或“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固定股金”科目。“應付分紅”賬戶核算分配給股東的盈餘。經濟業務發生時,應借記“盈餘分配”科目,貸記“應付分紅”科目。“互助金利息收入”賬戶核算該專業社對社員借款收取的到期利息。經濟業務發生時,應借記“現金”或“銀行存款”科目,貸記“互助金利息收入”科目。“股金紅利支出”賬戶核算專業社針對社員股應付的股息。經濟業務發生時,應借記“股金紅利支出”科目,貸記“現金”或“銀行存款”科目。

而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製度》規定,上述“短期互助金”與“長期互助金”賬戶應改為“成員往來”賬戶,其會計分錄應修正為借記“成員往來”科目,貸記“庫存現金”或“銀行存款”等科目。“流動股金”與“固定股金”賬戶也應改為“成員往來”賬戶,其會計分錄修正為借記“庫存現金”或“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成員往來”科目。“應付分紅”應修正為借記“盈餘分配(各項分配)”科目,貸記“應付盈餘返還”科目。“互助金利息收入”應修正為借記“長期借款”、“成員往來”或“庫存現金”等科目,貸記“其他收入”科目。“股金紅利支出”應修正為借記“其他支出”科目,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或“成員往來”等科目。

除此之外,個別專業社在核算資金互助中產生的利息支出和利息收入時,自設並使用了“資金使用費”賬戶,模糊了利息收入與支出的界限,違背了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

四、風險準備金計提不到位且隨意性較大

農村專業化信用合作社資金互助主要是麵對農民及其專業化生產的需要,因此,從農民、農村、農業“三農”的特點和本質出發,從根本上維護和保證農民的利益顯得尤為突出和重要,在專業社互助資金運作和使用過程中,必須將互助資金的安全放在首位。在會計具體核算中必須按照國家的有關政策和要求及時計提各種風險準備,例如短期責任準備、擔保賠償準備、一般風險準備。但各專業社會計核算的做法不規範、不統一,有的專業社隻計提了一項或者兩項準備,有的專業社沒有計提任何準備,而僅通過掌握、平衡銀行賬戶中的存款餘額代替計提準備金的數額,此方法既不規範,又存在較大的隨意性,潛在風險不可避免。

個別專業社為提高社員借款審批人或責任人的風險意識,在會計核算中設置了具有針對性的“應付款”賬戶,專門核算某社員借款其審批人所承擔的風險。具體做法是:按該社員借款利息的10%計提風險準備,若該社員按時償還本金及利息,則審批人可從專業社獲得該筆貸款利息的10%;如不能按時償還,則由審批人負責該筆貸款的收回並承擔由此帶來的損失,自然也不能得到社員貸款時計提的已記入“應付款”科目的利息。這種做法從獎懲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控製了風險,為降低風險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不失為一種責任明確、有效的方法。然而,在社員借款時審批人的個人主觀評價標準仍占主導地位,很難從宏觀、製度和客觀標準等方麵避免風險的產生以及有效的抵禦風險。因此,按照國家規範的財務製度及時、準確地計提風險準備金才是有效降低資金經營風險的根本方法和渠道。社員借款時對審批人或責任人的獎懲措施隻能作為保證資金安全的輔助手段,而不能替代各種風險準備金的規範計提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