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慶
文+蘭鵬、無忌
提及“創意濱江走廊”項目,就不得不提到大溪溝設計創意產業園。這是重慶市政府惟一以區命名的園區,2009年11月,園區被市創意辦授予了全市唯一以區域命名的“重慶市創意產業基地”稱號。“目前園區內聚集了重慶市設計院、中冶賽迪、中科普等1462家企業,其中創意類企業達到456家,園區年產值已達130億元,增速超過20%,創意產業集聚效應正逐漸顯現。”楊峰介紹說。
在大溪溝設計創意產業園區中,有兩家國內百強設計院值得一提——重慶市設計院和中冶賽迪。重慶設計院位於人和街31號,是一座灰色外牆顯得有幾分含蓄的院子。建院60多年來,重慶市設計院共勘察設計完成了遍布國內20多個省市的重點項目6000餘項,其中不乏如重慶大都會廣場、重慶市科技館、重慶都市廣場、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等地標性建築。
而談起中冶賽迪時,楊峰臉上更是流露出自豪的神色。當年中冶賽迪在落戶選址時,一直在重慶和成都兩地猶豫不決,最終因為大溪溝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建築民居,才讓中冶賽迪得以落戶重慶。楊峰說,“現在的中冶賽迪具有承擔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的總體設計能力,承擔著寶鋼、鞍鋼、武鋼、攀鋼、本鋼、太鋼等大型鋼鐵企業以及巴西、日本、印度、西班牙、美國等國外鋼廠的多項項目的設計以及總承包工作。”當然,大溪溝作為”重慶創意產業基地“,並不是隻擁有重慶市設計院與中冶賽迪兩家設計院,中科普傳媒、重慶鋼鐵設計院研究總院、盛世遠景、電腦報也在其中,更有創意大廈、星都大廈、科協大廈、良源大廈等創意基地的載體。紮堆湧進的創意辦公企業,彰顯出了大溪溝創意產業園的發展活力。同時,憑借著‘一線五橋’的立體交通脈絡建設,以及渝中區政府讓創意園在市場準入、財政支持、稅費優惠等方麵實現突破的決心,讓大溪溝創意產業園成為了重慶創意辦公的全新聚焦。從另一個角度來觀望”創意濱江走廊“項目,它所依托的大溪溝設計創意產業園,恰恰也為日後開發的多樣性、豐富性提供了最厚實的土壤。
本刊記者了解到,“創意濱江走廊”項目將在大溪溝及周邊一園三區功能布局上的延伸和升級。一園是指大溪溝設計創意產業園,三區分別是建築設計區、工程設計區和傳媒設計區。
建築設計區以重慶市設計院為核心,目前已雲集市設計院、重大、川美、交大等院校的設計人才資源和工作室團隊。工程設計區以已進駐的中冶賽迪、中鐵集團為龍頭企業,帶動入駐不少設計企業和事務所。傳媒設計區則以中科普等文化創意傳媒單位為主,主要負責廣告傳媒、影視動畫、動漫視頻等創意設計。
新加坡CDL集團黃花園“新加坡城”項目無疑是片區內最引人注目的項目。作為新加坡標杆企業,也是新加坡最大的土地業主之一,CDL集團擁有超過400萬平方英尺的辦公、工業、零售及住宅空間及超過40個商業發展項目,包括在歐美、日韓、泰國、俄羅斯的商業項目,以及中國天津城市大廈等重量級項目。
“新加坡城”是CDL集團繼“鵝嶺峰”之後在重慶打造的另一個重點項目。項目定位於“重慶首席生態創意SOHO園”,借助“創意濱江走廊”的創意產業優勢,以重慶創意產業人才聚集地為目標,打造一個集綠色生態SOHO辦公、創意LOFT街區商業、酒店式公寓、酒店於一體的都市地標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