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時期——治世能臣2(2 / 3)

1850年11月,林則徐又被重新起用為欽差大臣,赴廣西執行任務。不想在赴廣西途中,他病逝於潮州普寧縣,終年66歲。

[旁注]

欽差大臣: 簡稱欽差是明清時皇帝差遣的一種臨時官職。。因為代表了皇帝本人,所以其地位十分了得。擔任該官職往往都是皇帝信得過的高官,能得此職事本身也是一種榮譽。一般事畢複命後,該官職便取消。

坎兒井: 坎兒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記》中便有記載,時稱“井渠”,而維吾爾語則稱之為“坎兒孜”。坎兒井是荒漠地區一特殊灌溉係統,普遍於我國新疆吐魯番地區。坎兒井與萬裏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工程。

張師誠 (1762年~1830年),字心友,號蘭渚,浙江歸安,即今浙江省湖州人。清朝官吏。任曆山西蒲州知府,河南和江蘇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江西巡撫,福建巡撫等。他發現和提拔林則徐。1825年任安徽巡撫,後以病辭歸。

道光皇帝 (1782年~1850年),即愛新覺羅·旻寧,清宣宗,通稱道光帝,是清入關後的第六個皇帝。滿族。清仁宗,即嘉慶帝次子,生母為孝淑睿皇後喜塔拉氏。在位30年。諡號“成皇帝”,廟號宣宗。

顛地 (1799年~1853年),英國大鴉片走私販子。他和查頓、馬地臣都是鴉片戰爭時期英國著名的鴉片走私販子,他們都靠鴉片走私大發橫財,都竭力煽動對華侵略戰爭。

義律 (1801年~1875年),全名查理·義律。他於1834年跟隨律勞卑勳爵抵達中國,擔任貿易專員秘書。1836年12月,接替羅拔臣爵士出任英國駐華商務總監一職。因鴉片貿易問題,蔑視中國主權。

懿律 (1784年~1863年),全名喬治·懿律。查理·義律的堂兄。1840年任英國侵華全權代表和侵華軍總司令,6月率領艦隊到中國,侵犯廈門受挫後,攻占定海,並北犯大沽,脅迫清政府議和。同年11月退至澳門,因病回國,旋即退休。1863年死於倫敦。

[閱讀鏈接]

林則徐出身於貧寒的封建知識分子家庭。父親一生以教書為業,他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到兒子身上。

有一次參加童子試,其父怕他走路累了影響考試成績,便讓他騎在自己肩上趕路。

來到考場,主考官見林則徐年少,有意考考他,即景出了一上聯,讓其對下聯,作為進考場應試的條件。此上聯曰:“子騎父做馬。”

林則徐不慌不忙,一邊下地,一邊應聲答出下聯:“父望子成龍。”

主考官聽了林則徐的下聯,頻頻點頭,讚不絕口,十分高興地放林則徐進了考場。

中興名臣曾國藩

曾國藩(1811年~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生於今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晚清重臣,湘軍之父。諡“文正”。

他的軍事功勞、政治思想及人格修煉,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麵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對後世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

曾國藩出生於清代一個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八股文、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同年參加長沙的童子試,成績列為優等。此後,中進士、入翰林,又曆禮部等各部侍郎。

1852年,曾國藩前往江西,主持鄉試。但當他南下時,其母逝世,遂獲準還鄉,丁憂守製。

1853年初,太平軍從廣西迅速向湖南進軍,直逼南京。鹹豐帝命令吏部左侍郎曾國藩“幫同辦理本省團練鄉民搜查土匪諸事務”。從此,曾國藩棄文就武。

曾國藩從辦團練開始,創立湘軍。他依靠師徒、親戚、好友等複雜的人際關係,以湖南同鄉為主,仿效已經成軍的楚勇,建立了一支地方團練,並整合湖南各地武裝,稱湘軍。

湘軍分陸軍、水師兩種,士兵則招募以湘鄉一帶農民為主,薪俸是一般綠營的3倍左右,全軍隻服從曾國藩一人。

1853年8月,曾國藩獲準在衡州練兵,凡是槍炮刀錨的模式,帆檣槳櫓的位置,他無不親自演試,殫思竭慮。他還派人赴廣東購買西洋火炮,籌建水師。

1854年,曾國藩率師出征,不久在靖港水戰中被太平軍擊敗,投水自盡,被部下所救。休整後,重整旗鼓,當年攻占嶽州、武昌。

鹹豐帝大喜過望,令曾國藩署理湖北巡撫。然而,朝廷中有人讒言,說曾國藩在湖南一呼百應,恐非國家之福。鹹豐帝收回成命,僅賞曾國藩兵部侍郎頭銜。

1864年7月,曾國藩、曾國荃兄弟率湘軍破太平天國的天京,即今天的南京。朝廷加曾國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曾國荃賞太子少保、一等伯爵。

同年8月,曾國藩為避免朝廷懷疑,上奏請求裁軍,朝廷準裁湘軍25000人。

1865年5月,曾國藩奉命督辦直隸、山東、河南三省軍務,鎮壓撚軍。他駐營徐州,先後采取重點設防、憑河築牆、查辦民圩的方略,準備在黃河、淮河之間,運河以西,沙河、賈魯河以東的區域殲滅撚軍。

次年冬,清政府改派李鴻章接替,命曾國藩回兩江總督本任。

曾國藩編練湘軍,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打擊了撚軍勢力,集中顯示了他的軍事思想的過人之處。其戰略戰術,很值得今人借鑒。

對曾國藩來說,有一件事不能回避,這就是他曾經在“天津教案”事件中聲譽受損。客觀地講,當時曾國藩也隻是秉承清王朝最高統治者的意誌行事,接替他處理此事的李鴻章對最後判決比此前並無多大改變。

除了軍事功勞和外交上的事務以外,曾國藩在洋務運動中的作用不可忽略。

在軍事工業近代化方麵,他率先籌設了安慶內軍械所,這是我國第一家近代軍事工廠。雖然一開始是一個手工作坊,但他們造出了我國第一艘輪船“黃鵠號”。

在民族工業近代化方麵,曾國藩與學生李鴻章共同創辦了江南機器製造局,辦起了我國第一家大型使用機器生產的近代工廠,製造出我國的第一艘兵輪和第一台機床,煉製出我國第一磅近代火藥和第一爐鋼水,造就出我國一大批近代技術工人和一部分工程技術人員。因此,它是我國近代工礦企業的母廠,奠定了我國近代工業的基礎。

在海軍近代化方麵,曾國藩從輪船的製造,到海軍的建製,從水兵的招募與訓練,到海軍經費的籌集和水師章程的製訂等,都做了許多的探索,以後海軍的發展,基本是按曾國藩製訂的藍圖進行的。

例如,江蘇巡撫丁日昌當時提出在吳淞、天津和南澳建立3支外海水師的設想,當即就得到曾國藩的讚同和支持。曾國藩對我國海軍建設的籌劃與支持,促進了我國近代海軍的形成和發展,促進了我國海軍的近代化。

此外,曾國藩還派幼童到美國留學,揭開了我國向西方派遣留學生的曆史。此舉推動了我國的對外開放、中西文化交流,促進了我國教育的近代化,以及新式知識分子隊伍的形成。

曾國藩的人格修煉堪稱無與倫比。

第一是誠,為人表裏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於世;第二是敬,敬畏,內心不存邪念,持身端莊嚴肅有威儀;第三是靜,心、氣、神、體都要處於安寧放鬆的狀態;第四是謹,不說大話、假話、空話,實實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是恒,生活有規律、飲食有節、起居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