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乃父母之要義(2 / 3)

我喜歡和孩子們在下課時聊天,談談他們的父母和他們之間有趣的事兒,也談談我和我女兒的趣事。記得有一天,我和幾個女孩子在樓梯口聊天,聊著聊著,一個孩子脫口而出叫我:“媽媽!”發現自己喊錯後,她又羞怯地低下了頭,我對她說:“老師也是媽媽呀!”“我覺得你就像我的媽媽一樣!”孩子說。我知道這個孩子由於家庭的原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時和外公外婆住在一塊,很少享受到母愛,這些孩子多麼渴望母親溫暖的懷抱呀!我們在班裏成立了“留守兒童”之家,在這個大家庭裏,由我們兩位老師以及十位成績較好的同學負責,這些留守兒童的作業每天由這十位同學負責輔導檢查,哪位同學有困難了,大家都會伸出援助之手。記得六年級的最後一個學期,薑雁寧跑來跟我說:“李老師,不好了,楊洋的手上有好多的劃痕。”我聽了後,立即到教室,悄悄地把楊洋叫到我辦公室。看到她的手上有一道道劃痕,問她怎麼了?她隻是一個勁地哭,不願說出事情的真相。我忙把她拉到一個沒有人的地方,對她說:“不要害怕,有什麼事老師都可以幫你,也會替你保密的。你媽媽不在家,就把老師當作你的媽媽吧!”聽完此話,楊洋哭得更大聲了,撲到我的懷裏說:“媽媽已經有兩年沒有回來了,我好想她!我不希望聽到大家叫我留守兒童,我不想當留守兒童……”我摸著她的頭說:“孩子,你也要理解媽媽,媽媽肯定一樣地想你。哪個母親不想和自己的孩子待在一起呀!”後來在我的安慰下,她漸漸平息了。跟我講了許多她和媽媽的故事。事後,我和楊洋的媽媽取得了聯係,希望她能經常打電話回家,如果可以,每年應該回來和孩子聚一下。過了兩天,楊洋高興地告訴我說,媽媽明天就會回來。看著她興奮的樣子,我也替她高興不已。

一個教師沒有對學生的真愛,也就談不上真正的教育,教師不但要教授知識、傳授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教給他們做人的真諦。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傾注全部愛心。這樣,才能和孩子真正的在一起;才能讓他們茁壯成長,成為祖國需要的棟梁之材。

留守兒童心之需

陳國玲

“學校是我家,老師是我媽,我愛我的學校和我媽……”這是2006年學生畢業晚會上一位名叫劉麗的學生,滿含淚水對著老師深情演繹的一首自編歌曲。

劉麗,一位來自大山深處的留守兒童,早年父母鬧矛盾,各自外出打工,她和兩個姐姐被迫由年邁的爺爺撫養。她來到我們班上插班以後,我發現她非常倔強,不願意別人看不起自己,於是處處表現出自己的要強,喜歡與人爭吵打鬧,一副“野丫頭”的模樣。該怎樣才能走入她的內心世界,才能讓她融入這個溫暖的集體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咦!我的眼前靈光一現:這女孩個子較高,身材特別適合搞運動,且從農村來的孩子一般都有較好的耐力,我可以嚐試從體育方麵激發她的積極性!於是,我結合我在大學裏的體育特長,在平時的體育課上,專門對劉麗進行了一些針對性的訓練,她的短跑、中長跑都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在那一年的學校冬運會上,她獲得了50米、400米和跳遠的第一名。接著,我再繼續教她打籃球,在她的勤奮練習之下,成了我班的女子籃球隊長,在比賽之中多次為班集體爭得了榮譽。圍在她周圍的朋友多了起來,她也漸漸開朗了許多,學習上也有了主動性,在她投向我的目光中,我讀到了感激和友愛。

一天,劉麗突然得了急性闌尾炎,疼得在地上打滾。我給她的父母打電話,他們都互相推諉,說該對方給錢。怎麼辦?等她父母把錢寄來,病就耽擱了!還是救人要緊,我馬上聯係車把她送到了城裏的中醫院,並由我簽字進行了手術。術後,我讓她住在我家裏休養並精心照料她近一個月直到康複。以心換心,我用真心換回了她的真心,她把我當成了她真正的親人,願意把自己的一切心事告訴我,性格也活潑開朗起來,變得愛唱愛跳了。在畢業晚會上,她唱出了自己的心聲,並且悄悄地告訴我,她要永遠做我的幹女兒。那一刻,我的眼睛濕潤了,我覺得我的心血沒有白費,我自己的行動為孩子撐起了一片愛的藍天。

在我今天的班級中,有二十多個留守兒童,孤獨而無助的他們,更需要我的嗬護。因此,我在班上成立了專門幫扶小組,和我一起為學習和生活有些困難的留守兒童提供幫助。

班上有一個叫唐良元的孩子,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幾年難得回來一次,他和姐姐跟奶奶生活在一起。這個孩子性格內向,性情孤僻,經常犯小錯誤。更糟糕的是他到了四年級下學期時,作業經常不能按時完成,成績落後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我把他叫到辦公室談心的時候,他就一直哭。我到他家裏去了解情況,才明白原來他奶奶這段時間生病了,他姐姐又在上寄宿中學,經常都是他回去做飯,再加上想念父母,就沒心思學習了。知道了原因,我就好對症下藥了。一方麵,我給他父母打電話,讓他們經常跟孩子聯係,關心孩子,平時也要抽空回來帶帶孩子,陪陪孩子;另一方麵,他家沒人的時候,我也把他帶回家裏去吃飯,同時,我還讓幫扶小組給他更多的關愛和幫助,他們提議在班上給他過一個生日,我覺得是一個好主意並立即著手準備,這樣,在拍下的生日照片上,留下了他幸福的笑容。漸漸地,他上課認真了,作業工整了,還經常幫助其他同學做做衛生。在這一學期的期末考試中,他語文、數學都考了九十幾分,我和同學們都為他的轉變鼓掌。

帶著一顆真心,走進孩子的心靈,揣著一絲稚氣,感受關愛的快樂。我可喜地看到,學校想出許多辦法來關愛每個留守兒童:留守兒童親情熱線——連接留守兒童與父母的親情紐帶;集體生日——重溫留守兒童家庭的溫暖;愛心捐贈——解決留守兒童的實際困難;專題活動——豐富留守兒童的課餘生活。上學期,學校甚至還安排老師帶隊,組織留守兒童到中心廣場演藝中心觀看了全國兒童話劇展演,以此豐富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水平。

留守兒童是時代的傷痛,其教育任重而道遠。大雪無痕,大愛無疆,願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能奉獻自己最真摯的愛,以此彌補留守兒童內心愛的缺失,溫暖他們的心靈。我堅信:我和我的同行們一定會攜手並肩,關注留守兒童心靈之需,不讓這份社會的遺憾留給明天!

你有困難,請告訴我

陳茂全

那天,當他因為一些學習上的事情,我通知他家長到學校來。他外婆來了。那天,當他外婆將他的遭遇講給我聽完後,我好一陣子都說不出話來。這個故事太沉重了,沉重得我從此後不敢當麵提他的身世。這可憐的孩子呀!

如今,這孩子已畢業,升入了初中。估計他看不到我下麵的對他的身世簡短的敘述,因而我才寫出來。他叫鄧銘芳。兩歲時,母親因一次意外事故離他而去。父親因不堪承受這沉重的打擊遠走他鄉,從此杳無音信。四歲時,一塊高空墜物,砸中頭部,致他天靈蓋處骨頭受損。現在那個地方約有三平方厘米大的麵積就隻有外麵一層皮。用手指觸摸,能清晰感知大腦皮層上血脈突突地跳動。需等到孩子二十歲後,再移植一塊骨頭,他的顱骨才會是一個閉合的骨腔。雖然我盡量說得輕描淡寫,其實,上述每件事,哪一件不是人生路途中的一次晴空霹靂?

現在,他和他外婆生活在一起。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婆,隻能在生活中照顧鄧銘芳了。我首先是謝謝她將小外孫的情況告訴我,對她含辛茹苦撫養女兒的遺孤表示同情和讚揚。然後,我鄭重地對她說:“孩子的心是脆弱的,這樣沉重的打擊他肯定承受不住。”我和她約定今後千萬不要因為他的一些小錯誤,再把這些事說出來。這樣看似在教育,其實是傷害。一顆悲憐的心,一個善良的人,絕對不會去揭別人心靈上的傷口。我們隻能用愛去撫慰,讓傷口愈合。

於是,我在班上暗中組織了幾位品學兼優的學生,成立了對小男孩的幫扶小組。我告訴他們,我們要一起去幫助那個孩子,我們要隨時提醒他,讓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關鍵是,我們千萬不能說出他的身世和遭遇,以後幾年,無論教室的座位怎樣變動,小男孩身旁總有一位暗中幫助他的人。通過我和那個特殊的幫扶小組成員們大家一起努力,小男孩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習習慣有了很大改變。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沒有任何東西比人類的愛更富有智慧,更複雜,它是花叢中最嬌嫩而又是最質樸、最美麗而又最平凡的花朵。”是呀,生活中的點滴隻能用最平凡最質樸去修飾。他書包爛了,我去給他買了一個新書包,過年時我給他買一件新衣服,學校在訂校服的時候,我向學校反映了他的家庭情況,學校與校服廠通過協商,免費贈予他春夏秋冬的四季校服。這些事隻能說是質樸的平凡的關懷,社會有捐助,政府逢年過節的訪貧送暖,學校每期對留守兒童的關愛,隻要是學校有的,我知道了就想到他,我不知道的,年級組其他老師們會想到他,學校相關領導都會想到他。人們心中時常想到他,牽掛他,照顧他,是不是也可以算是最美麗的,最嬌嫩的,最溫暖的,最感人的呢。

從我和小男孩的外婆家長裏短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家長和老師之間的信任。從小男孩外婆主動到學校分擔事務的行動中,我能感受到彼此的溫暖。那時,學校吃早餐,上午課間供應豆漿。小男孩的外婆見我們兩位老師忙不過來,每天一大早就來到學校,協助我們兩位老師給學生分發早餐,主動成為我班的義務協餐人員。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

六年裏,在我們的陪伴下,在我們的翼護下,那個經曆了人生中無數巨大打擊的小男孩,逐漸成長,羽翼豐滿,最後以優異的成績升入到中學。回想起這些,我的耳畔總會響起一首歌。“請握住我的手,溫暖我擁有的天空,有你在我左右,我不怕風雪的寒冬,雖然路途遙遠,我們彼此相伴,有你,有我,這世界不會再有痛苦,有你有我,這世界不會再有寂寞。有你的愛與我同在,明天的幸福屬於你和我。”

我的學生,我的孩子們,你如果有困難,請你及時地告訴我。你如果需要傾訴,我一定會靜靜地聽。你遇到困難,我們這個集體會有無數雙手伸向你。我們無法改變痛苦,但我們可以增強愛自己的能力。有困難告訴我,我可以做一個你身邊的溫暖的朋友。

一張小獎狀的魅力

周永霞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中年級張老師的桌上放了很多彩紙印的小獎狀。我問她:“你弄這個幹嗎?”“激發學生興趣呀,現在的學生太懶散了,光管是不行的了,得寵寵他們。”“可這管用嗎?”“畢竟還是孩子,學生勁頭可足啦。”

是呀,我怎麼沒想到,開學來,學生的學習狀況一直不好,心裏沒少埋怨,可光發火沒對策有什麼用呢?心動不如行動,我回辦公室與廖老師一商量就定下來了。趕緊購買些彩印的小獎狀,接下來就在班級開展爭奪小獎狀的活動,每天用心地去發現、觀察學生的進步。

王心藝同學是五年級上學期轉進來的,才來時,我感覺他應該是那種很不引人注意的學生。時間一長,我發現他上課的時候對學習不太感興趣,老是走神,提醒他好幾次了不見有什麼效果。而一到下課,他就馬上和同學一起嬉鬧,活力十足,在作業中我又發現他的語文基礎知識特別差,書寫漢字不是多一筆,就是少一畫,總是錯誤百出。據說,以前學語文老吃批評,看見語文老師就怕,怎麼辦呢?看來,先得讓他喜歡上我。於是,我常有意無意的跟他拉家常,其實王心藝同學口頭表達能力很好,說話特逗,常常引得我忍不住笑起來,不知不覺中,他啥事都要來跟我嘮叨幾句了。時機差不多了,我就讓他當什麼?你猜!是小老師!因為他聽寫不好,我就專門讓他幫人家的聽寫找毛病,你說他對書寫還敢不敢開小差,這樣豈不是沒本事教別人了嗎?他被我這麼一逼,沒辦法隻能回家偷著用功,牢記生字詞,這不學習效果就來了。所以,他可是我們班第一個領到小獎狀的。難怪我在路上遇到他媽媽,他媽媽興奮地告訴我:“兒子上次回來,主動為我開門,還領我到書房,讓我看獎狀,他說周老師喜歡他,說他語文進步很大呢?最近開心得連睡覺都笑出了聲!”

劉駿馳同學是我們班的一名中等生,他學習一般,平時表現大大咧咧的,偶爾忘帶書或忘帶作業本,可是他有一個很頭痛的毛病,作業本實在太髒,字寫得潦草,每次翻開他的本子,我就想讓他擦掉重寫,可結果他總馬馬虎虎往講台上一塞又跑了。我跟他約定:隻要你堅持一周把字寫端正,寫整潔,我就獎給你一張小獎狀。這麼一說,第二天,我翻開他的作業本,看到的是一個個努力寫端正的字,雖然字不是很漂亮,可給人感覺很整潔,和以前的作業判若兩人,我簡直有點不相信是他寫的,可接下來的作業充分說明他不僅能寫好,而且能寫得很棒。我在班上表揚他的作業:“劉駿馳同學的字越來越漂亮了,進步很大!”這一表揚我明顯地感覺到他的臉“刷”地紅透了,可喜的是接下來的上課他聽講認真多了,而且最近作業本也不會忘記帶了,學習成績明顯的上升,我感歎萬分:小獎狀竟能改變一個人!

可見孩子是多麼喜歡得到獎勵,尤其是老師的獎勵!

還記得第一次發小獎狀時,教室裏出奇的靜,孩子們都睜著眼期盼著,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得獎。我一一報出每個名字,看到那一雙雙小眼裏因激動而跳動的火焰,要知道這些學生以前從來是與獎狀無緣的,在每個孩子上講台領獎的那一刹那,也就是在那一瞬間,我看到了每一個孩子那種潛在進取心在迸發,我相信他們的內心已經熱血沸騰了,那一刻我真的被感動了,我知道我的做法是多麼正確的。是啊,別小看了這張獎狀,對於每一個上進的人來說,他們都喜歡得到別人的肯定,哪怕是一紙獎狀。作為教師得有一雙慧眼,善於發現學生微妙的變化,甚至是一絲一毫的閃光點,有時我們就需要去大張旗鼓地發揚這些優點,讓充滿賞識的熱情話語,引起學生心靈震撼並化作強大的學習動力。

學生盼望“星期八”

陳國玲

“星期八”是新出的一個網絡詞彙,但我搜遍了網絡,隻發現有網站、遊戲、網吧等,卻沒有找到與學習有關的內容。據我理解:“星期八”是一個超脫於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時間,因為學生星期一到星期五都要上學,星期六和星期日又要上各種培訓班,學生盼望“星期八”是他們心靈的呐喊,是對過重學習負擔的一種無力的抗爭,是對自己快樂童年的一種悲情的浪漫主義的向往和寄托。

星期一到星期五,學生過著從家裏到學校、再從學校到家裏的兩點一線的生活,按部就班地完成老師和家長布置的任務。有的老師布置的作業多得可以讓學生做得哭,有時要做到晚上九點十點多。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還得完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另外布置的作業。還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周末給孩子報了兩門,甚至三門、四門的培訓班,讓孩子苦不堪言。

我們班上有一個女孩兒,上小學前根本就不會寫字,一年級時寫字都不能按正常速度寫。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以及她自己的努力下,她克服了這個困難,學習雖然比其他同學費力些,但能基本跟上來,這種狀況一直保持到三年級,甚至在數學上還有了可喜的進步。

一進入四年級,她媽媽告訴我們,今年要給孩子加重負擔了,因為他們想她在小學畢業後到成都就讀初中,而在成都報考就要考奧數和英語,所以要在周末去補課。當時,我就告訴她媽媽:“孩子能取得現在這個成績已經比較努力了,如果讓她接受更多更難的知識,我怕她會吃不消。當然,如果她願意,她也可以挑戰一下自己,看看能不能應付這種困難。如果行,當然是更好;如果不行,就不要太勉強孩子。”

過了一個月,我問這個女孩兒,她有沒有收獲,她說:“學到了幾個單詞,奧數聽起來有困難。感覺到很累。”聽到這裏,我能說什麼呢,我隻能說:“孩子,再努力一下吧,但要記著,一定不要把學校的基礎功課落下了,否則得不償失。”

快期末考試了,我再認真關注這孩子掌握的知識點,有的基礎知識就缺失了。出於對孩子的負責,我馬上打電話告訴她媽媽相關情況,她媽媽認真聽取了我的意見,暫時把奧數停下,讓孩子在學習上輕鬆些。

期末考試結束了,這名孩子發揮還基本正常,還沒有落下太多,但我真的不敢想象她接受成都的應試考試會麵臨的各種困難。

孩子們盼望的暑假終於到來了。在放假之前,他們都有無數個夢想:幻想自己是泳池裏一條自由自在的魚兒,是森林裏一隻無憂無慮的鳥兒……他們都憧憬著“我的時間我做主”,然而,現實呢?爸爸媽媽還要上班,他們沒時間陪自己出去玩,即使有時間他們也有他們大人的娛樂方式,沒興趣陪自己玩他們認為很無聊的遊戲……那孩子們怎麼玩呢?睡懶覺、看電視、打遊戲,而這些行為都是大人的眼中釘,肉中刺。為了不讓孩子“墮落”,還是花點錢把他們交到培訓班,讓他們按部就班地去學習吧,省得在家裏待著看著著急,於是,一個一個的孩子又被送去補習作文、奧數、跳舞、唱歌、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