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案子有時就是這樣,在找到正確方向之前再如何努力都是徒勞的,費盡九牛二虎的勁也得不到想要的結果。但一旦找到了正確方向就容易了,水到渠成,案件偵破速度之快甚至會令人瞠目結舌。
郭老爺年輕時很拚,他確實取得了傲人的成功,但身體卻也受了不小的傷害。自從三年前那次重病開始他就一直不太好,病情總是在反複,名醫看了不少、昂貴的藥也吃了不少、甚至道觀寺廟也拜了不少,但都無法根治。就這麼拖拖拉拉的耗了三年,直到現在,看來是耗不下去了。
其實郭家人從三年前就開始爭家產了,隻是那時所有人的手段都還算溫和、姿勢還都優雅。但現在看著老爺子是真的不行了,四個兒子就都不再偽裝兄友弟恭了,各種手段都使了出來,包括郭家大爺他娘當年的那段閑言碎語。
郭家四兄弟分別是四個郭家小妾生的,沒有嫡子,誰也不比誰高貴、同樣的誰也不比誰低賤,於是在搶家產時就更肆無忌憚了。凡是能打擊到對手的手段都可以用,對他們來講哪怕能多搶到一點點家產也是好的。如果真能證實他們的大哥不是老爺子親生的話,那簡直就太好了,少一個人分家產其他人能多出來很多很多。
這事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時間過去得太久了,人證物證都沒有。郭家大爺他親娘已經過世了,郭家的很多老家仆都在傳這事但沒人確實看到什麼或有真憑實據,當年向郭老爺舉報此事的人好像是親眼所見但那人已經死了,而郭老爺本人對郭家大爺的親娘比較有感情所以一直相信她說的話、一直相信這個長子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子。
正因為郭老爺的這種態度,他的大兒子這些年活得還算滋潤。雖然也有人偷偷質疑郭家大爺的血統問題,但沒人敢逃出來觸郭老爺的黴頭。
現在郭老爺病入膏肓、已經有些神誌不清了,他的其他兒子們自然不會再照顧他們大哥的心情,於是又舊事重提。哪怕不能證實什麼呢,惡心他一下也好呀。隻是因為郭家的每個兒子都有三個敵人、三個弟弟都沒真的費心去查大哥的那個傳言中的父親,於是他們三個人對張家父子的是還一無所知呢。
但在魏捕頭的拜訪後,他們知道了。然後他們就開始積極地向魏捕頭提供線索,老熱情了。別說,他們提供的很多信息還是有蠻有用的、蠻全麵的,例如大哥近期有那些異常活動、大哥的心腹是誰等等。然後他們就抖出來一個魏捕頭的熟人,說此人近些年一直在背後幫他們的大哥幹些上不得台麵的事。
這個熟人是魏捕頭的師弟,喬壽,兩人同時跟隨福陽縣的前任老捕頭學藝。老捕頭退休時向時任縣令推薦了魏捕頭、而沒有推薦喬壽,於是喬師弟就耿耿於懷,在與魏捕頭磕磕絆絆公事了幾個月後離開了,魏捕頭也跟他失去了聯係。
待到根據郭家兄弟的線索抓到魏捕頭他師弟喬壽時,一切都清楚了。這小子不是硬骨頭,他招供可比癩馬痛快多了。顯然他很明白他鬥不過他師兄,那還不如乖乖招了呢,爭取個從寬處理。
據喬壽交代,郭家三兄弟總是以那些閑言碎語擠兌他們的大哥但實際上誰也沒花時間去證實,但郭家大爺上心了,他偷偷地去查此事。當然了,他查此事隻是想證明這些傳言是假的、想從根上消滅大家對他血統的質疑、避免有人以此為藉口削減他的遺產份額。
可惜事與願違,當他去了張家後還沒開口呢就看到了張家兒子,於是就知道自己的麻煩大了。這種情況下張老爹再說什麼都沒用了,哪怕事實上他真是郭老爺親生的、他與張家兒子長得像隻是巧合呢,沒用,弟弟們、叔伯們沒人會信他,就算是一直都相信他的郭老爺恐怕都會動搖,他被趕出郭家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不想束手就擒的郭家大爺於是就讓喬壽來處理這事,要求他悄悄地置張家父子於死地、而且還不能讓人知道自己與張家兒子長得像。
因為郭家大爺和張家兒子這兩個人生活的圈子不同、而且張家兒子不喜歡見人,導致像馬老板那樣同時見過他們倆的人還真就不多。隻要能順利地殺人滅口、毀屍滅跡的話郭家大爺的秘密就徹底守住了,根本沒人會發現這事。
於是喬壽就去執行這一計劃了。當年老捕頭推薦了魏捕頭而沒推薦喬壽,是因為喬壽此人急功好利、不肯踏踏實實做事,並不是因為他不聰明、學藝不精。相反,魏捕頭沒有他師弟聰明,至少在偽造犯罪現場這方麵沒他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