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我們都知道你不是那意思。”七嬸很體諒玉琴的樣子。
玉琴一點都不放心,趕快找補說:“淑敏這姑娘招人喜歡,這也不是她的錯呀,一家女百家求嘛。我聽我侄子說,去年冬天的時候王石匠他外甥來福陽縣辦事,看到淑敏一眼就覺得喜歡,聽說還特地給她打了一副玉鐲呢。也不是啥好玉,都是王石匠賣剩下的玉石邊角料。”
秋姐輕咳了一聲,直皺眉,替閨蜜急得慌。玉琴後邊補充的話還不如不說呢,外地來的青年男子看一眼就喜歡上了淑敏,這要傳出去更難聽。秋姐掃了一圈圍坐的幾個人,感覺這話外傳的可能真是很大呀,沒看到七嬸那假裝不注意其實耳朵都快豎起來的架勢嗎?
彩霞的婆婆留意到了秋姐的無奈,出言相幫。“這些小夥子呀也就那麼說一說,玉鐲子什麼的,轉頭就忘了。你們看俊哥兒,他不也是總願意跟在淑敏身邊嗎?打小就這樣,走哪跟哪,攆都攆不走。可真到娶媳婦的時候,他娘不喜歡淑敏、不讓他娶淑敏,他不也同意了嗎?”
“可不就是嘛。”秋姐很是感激地看了一眼彩霞的婆婆。
安萍兒對別人的八卦沒興趣,她轉頭問七嬸:“李俊他娘是什麼時候跟您說‘李淑敏性情歹毒、是個害人精’的?”安萍兒對這個問題感興趣是因為她想起來探監時李氏也說過她婆婆是忽然間就不喜歡她妹妹的了,至於是什麼時間、為什麼事李氏不肯說,或者她真的是不知道。
“這可有年頭了,”七嬸眯著眼睛回憶了一下,說:“十年,應該有十年了。”
“您還記著李俊他娘為什麼會說這些話嗎?”閑聊天時大家張嘴問吃了嗎、幹嘛去、忙著呢,沒誰會很突兀地評價鄰居的小姑娘惡毒、害人精,所以李俊他娘跟七嬸聊到這個問題時一定是有上下文的。
“這都十年了,記不住了。”
安萍兒很有耐心地啟發七嬸說:“李俊他娘會這麼評價李淑敏,是不是你先誇獎了李淑敏、然後李俊他娘才反駁您的?”先前時不就是彩霞的婆婆誇獎李淑敏才引得七嬸說她看走眼了什麼的嘛。
“對對對。”七嬸一個勁點頭。“是這麼回事,我好像誇淑敏聰明還是懂事來著,李俊他娘就說了那句話。”
“那再之前呢?”安萍兒提示說:“你們聊到別家的姑娘了嗎?比如說您覺得別的姑娘不聰明、不懂事,然後才誇獎了李淑敏。”
七嬸一拍大腿,說:“我想起來了。那天我跟李俊他娘在說李家大丫頭太笨了,不聰明、不懂事而且長得也不漂亮,然後我就說她要是能趕上她妹妹一半就好了、淑敏多聰明懂事呀。”
“您那天為什麼會跟李俊他娘講到李淑慧?”安萍兒覺得這次談話一定是因為某事而引起的,不然的話一個十歲的普通小姑娘還不夠資格被兩位中年婦女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