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這個我真不知道(2 / 2)

“……”安父一時語塞,然後略沮喪地搖頭,說:“不確定。”

安萍兒沒再糾結這個問題,而是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爹,師公隻是教了您武功和醫藥嗎?他沒要求您信道教、讓您當道童嗎?”

“沒有,師父從沒提過這方麵的事,他甚至都沒讓我進紫金觀大廳中去參拜過。不過……”

安萍兒眼睛亮晶晶地看著她爹,追問:“不過什麼?”

“師父在教我本事時經常會說到兩句話:福禍相依,道法自然。這兩句話應該是道教的信條吧?”

安萍兒搖頭。她不是道教中人,自然不清楚道教的信條是什麼。但這兩句話她還是知道的,一句出自於《道德經》、一句出自於《老子》。這兩句話與其說和道教有什麼的話,還不如說與道家思想有關。別看道教和道教思想都有一個道字,但兩者還是有區別的。

難道說師公是一個信奉道家思想的人,道士隻是他的謀生手段、甚至是一種隱藏身份的表象?安萍兒的心中大大地生出了一個疑問。

安萍兒不了解道士的行為準則、飲食規範,但她聽說過和尚是要吃素的,所以就覺得道士可能也是這樣。如果師公真的隻是因為信奉道家思想而對道教有特殊情誼、進而扮起了道士的話,那他喜歡吃肉的事就不足為奇了。

忽然,安萍兒想到她爹的用詞,於是仔細地又問了一遍:“爹,您說師公喜歡吃烤肉。那其它的肉他吃嗎?燉肉、炒肉片?”

“也吃一些,但他最喜歡吃的就是烤肉。翠葉山上兔子、野雞、野山羊什麼的挺多的。你師公狩獵的本事不錯,時不常就能逮到一些獵物回來,然後就在紫金觀後邊架起火堆、燒烤。”安父眯著眼睛回憶了一下,說:“挺好吃的。”

獵回來野物在戶外架火燒烤,這吃法可是夠豪邁的,安萍兒不記得中州國境內哪個地方的人喜歡這麼吃東西。但有一個地方的人似乎是這種飲食習慣。“爹,師公說話是很流利還是有怪異的腔調?就像有些西海國人說咱們福陽話那樣?”

“很流利。雖然我聽不出師父說話的口音是什麼地方人,但他肯定不會是西海國人。我去過西海國,我聽過那些西海國人強行板著語音說咱們福陽話是什麼樣的。師父說話基本不帶方言,很有京畿府的味道但又不完全是那邊的口音。”

安父遊曆廣泛,安萍兒不會質疑他的判斷,他說師公不是四海國人安萍兒表示相信。她剛才說西海國隻是在做個比喻,其實她心中的想的是另外一個地方。

北胡!

安萍兒沒去過北胡,不知道那裏是什麼樣。她隻是看書上記載著北胡是由多個遊牧部落組成,北胡人喜歡吃烤肉、喝烈酒、逐水草而居。

如果師公真是北胡人的話那就麻煩了。中州國和北胡時不常就有摩擦,這些年大戰小戰的沒怎麼斷過,互相都沒占到便宜。在這種大勢下,一個精通中州國官話的北胡人隱居在這裏,安萍兒不由得往壞處想。

難道師公是北胡的奸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