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翻譯研究4
光華語言論叢·第3輯
譯者為了迎合廣大的中國普通觀眾,選用
了目的語文化中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明星
的名字來代替原語文化中的明星Richard
Drefuss 。當然這樣翻譯完全滿足了普通觀
眾尋求樂趣的目的,能讓他們開懷大笑。
但是,隨著大眾傳媒的普及,西方文化不
斷向中國輸入,中國觀眾對於西方文化的
認識亦逐步加深,中國觀眾的期待視野也
隨之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愈加渴望了解
西方文化。更重要的一點,該劇在中國的
主要觀眾群正好是迫切希望通過該情景喜
劇了解美國文化的廣大白領階層和年輕大
學生,因此,譯者在處理這個具有美國特
色文化的人名時,可以盡量反映美國的文
化背景,用直譯加注說明該人名的相關文
化背景,這對於該劇的主要觀眾群體——
年輕大學生和白領階層是大有裨益的。
筆者覺得這裏最好用直譯加注“Richard
Drefuss (美國著名電影明星)”,這樣可
以避免讓中國觀眾誤認為中國的當紅明星
劉德華也紅遍美國,從而造成文化錯位。
例二
在第七季第十三集中,莫妮卡向
羅斯[羅斯和莫妮卡為親生兄妹,父
母一向對羅斯(長子)疼愛有加,而
對小女兒莫妮卡不怎麼上心]抱怨父
母對二人的不公平待遇,在他們相繼
搬出後把羅斯的房間奉為聖殿,而將
莫妮卡的房間迫不及待地改造成健身
房時說:
Monica: “I got to say, a tanning
bed and a stack of Victoria’s Secret
catalogue, not a gym!”
學苑音像出版社和網上聖域家園直接
將“Victoria’s Secret ”替換為“內衣”,
·62
·
這樣的譯文無疑造成源語中潛在文化內涵
的缺失,無法達到源語文化傳遞和交流的
目的以及滿足觀眾的文化期待視野。因此
筆者建議此處音譯加注或原語加注,即
“維多利亞的秘密(美著名內衣品牌)”
或“Victoria’s Secret (美著名內衣品
牌)”。
又如第七季第五集中,瑞秋為了讓喬
伊不要再把她的新歡泰格帶去花天酒地,
願意用十件免費襯衫作為交換條件,瑞秋
對喬伊說:
Rachel:“I’ll give you ten free Ralph
Lauren shirts.
”
學苑音像出版社譯作“我送你十件名
牌襯衫”,聖域家園將其譯作“我會送你
十件勞夫羅蘭的襯衫”。該例處理方式與
上一例相同,不應將源語中具有文化內涵
的專有名詞替換為普通名詞,這樣做會削
弱源語中的文化內涵,喪失原文的異國情
調。
例三
第七季第五集中,羅斯問菲比要
回他的公寓鑰匙,菲比拿在手上卻說
“我沒有”,羅斯指著她的手說:
Ross: “It’s right there!”
Phoebe: “Ok, Sherlock!”
學苑音像出版社將“Ok, Sherlock”
譯作“好吧,偵探”,聖域家園將其譯作
“好吧,偵探福爾摩斯”。Sherklock 指的
就是夏洛克·福爾摩斯,19 世紀英國偵探
小說中的人物,這對於具有較高的知識文
化水平的中國觀眾應該是相當熟悉的一個
小說人物。有鑒於此,將“Ok, Sherlock”
譯作“好吧,偵探福爾摩斯”,能使譯文
盡量保留原文的語言風格和特點,真實還
第一篇 翻譯研究
原原文文化因素。這樣既保留原文中的幽
默特色,也不會造成理解困難,同時也滿
足了觀眾的期待視野。
例四
在第十季第八集中,當莫妮卡和
錢德辛苦準備了豐盛的感恩節晚餐,
而羅斯、喬伊、菲比和瑞秋因各自的
事情遲到時,喬伊用一個玩具大手指
著菲比,有了以下對話:
Joey: We figured we could be late
because you’d be on time.
Pheobe: Don’t point that thing at
me, Tribbiani.
在美國,熟悉或要好的朋友之間往往
隻叫其first name ,即中文裏的名,而忽略
其last name (姓)。同樣,在中國,親密
朋友之間也是省略姓氏。在上述情景下,
顯然喬伊的行為讓菲比有些惱火。這很容
易理解,因為用手指別人,不論在美國還
是中國都是讓人不好接受的。於是,菲比
就對喬伊用了其姓氏Tribbiani 。學苑音像
出版社和聖域家園上的譯文選用了“老
崔”這個詞。但是這種叫法似乎隻有在中
國才有,而在中國“老+姓氏”往往表達
的是對此人的尊重,這顯然違背了劇中菲
比的本意,同時也喪失了原文特有的文化
形象。筆者認為,這裏最好選用直譯“崔
先生”以傳達原文的形象,滿足讀者的文
化期待視野。
例五
第七季第四集中錢德和莫妮卡互
相交換他人秘密,錢德告訴了莫妮卡
有關羅斯讓人捧腹大笑的糗事,而莫
妮卡告訴他的隻是一件很一般的事,
於是錢德生氣地問道:
Chandler: “That’s it?! I gave up my
Disney land story for that?”
Monica: “That’s right! You lose,
sucker!”
學苑音像出版社譯作“對呀,你個笨
笨”,聖域家園處理為“沒錯,你輸了,
笨蛋”。
“sucker ”在美語裏是罵人的話,指
容易輕信別人的人。錢德和莫妮卡本來講
好互換他人秘密是基於平等的交換條件,
但爭強好勝的莫妮卡騙了錢德還罵他,
但她立刻後悔自己過分的言行,對錢德
說“Please still marry me ”。可見“You
lose, sucker ”語氣不輕。這裏學苑音像出
版社譯作“笨笨”忽略了文化負載詞中語
氣的輕重,牽強譯為目的語中意義類似的
俗語。而“笨笨”在中文裏給人一種可愛
的感覺,完全沒有罵人這層含義,轉貶為
褒,因此造成譯文與原文在意義和語域上
的不符,也給受眾帶來不必要的困惑和文
化的誤讀。相比之下,聖域家園譯為“笨
蛋”語氣上略強於“笨笨”,但較原文欲
傳達之情感也稍顯無力,所以筆者建議
此處譯作“你這個蠢貨”或“你這個笨
豬”,語氣上更貼切。
四、結語
本文認為,《六人行》的中文字幕
翻譯應采取異化為主、歸化為輔的翻譯
策略,這種翻譯策略能滿足中國廣大受
眾的期待視野。在以後的研究中可以以
本文為起點,運用讀者接受理論和翻譯
策略研究其他類型的影視文本。不同體
裁的影視作品有不同的語言風格和消費
·63
·
光華語言論叢·第3輯
觀眾群體,如若觀眾群體為具有期待視
野的接受者,那麼這種觀眾應該具有理
解和接受異域文化的要求及心理準備,
有一定的審美情趣和接受水平,他們就
是要通過譯文去了解源語文化,此時觀
眾的作用與地位是譯者不可忽略的重要
方麵。當然,觀眾的期待視野也是有限
參考文獻:
[1] Gottlieb, Henrik. Subtitling—A New University Discipline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8.
[2] 包惠南. 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 北京:中國對外翻譯
出版公司,2001.
[3] 郭建中. 翻譯中的文化因素:異化與歸化[J]. 外國語,1998(2).
[4] 胡開寶,胡世榮. 論接受理論對於翻譯研究的解釋力[J].
中國翻譯,2006(5).
[5] H·R·姚斯(德國),H·R·霍拉勃(美國)著. 周
寧,金元浦,譯. 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M]. 沈陽:遼寧
人民出版社,1987.
[6]
侯向群. 接受理論與翻譯探討[J]. 山東外語教學,1994(1).
[7] 霍永會. 《老友記》字幕翻譯中的“功能對等”[J]. 海外
英語,2010(7).
[8] 李靜. 《老友記》字幕翻譯探析[J]. 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7(9).
·64
·
的,對於多數中國觀眾而言,目前通過
異化翻譯還無法理解影視片,在原片圖
像和聲音中也無法得到提示的內容,可
以考慮采用歸化翻譯作為補充,從而幫
助中國觀眾實現對作品內容的了解。
(西南財經大學經貿外語學院·成都 610074)
[9] 李運興. 字幕翻譯的策略[J]. 中國翻譯,2001(4).
[10] 劉崢. 論翻譯標準的多元化——從接受理論談起[J]. 外
語研究,1991(3).
[11] 穆雷. 從接受理論看習語翻譯中文化差異的處理[J]. 中
國翻譯,1990(4).
[12] 馬蕭. 文學翻譯的接受美學觀[J]. 中國翻譯,2000(2).
[13] 錢少昌. 影視翻譯——翻譯園地中越來越重要的領域[J].
中國翻譯,2000(1).
[14] 魏琳. 從目的論看美國情景喜劇《六人行》中雙關語的
幽默翻譯[J].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
[15] 王鬆年. 翻譯:向接受美學求助什麼[J]. 外語學刊,2000(4).
[16] 原芳蓮. 影視字幕漢譯策略探析——以美國情景喜劇
《六人行》為例[J]. 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10(1).
[17] 張春柏. 影視翻譯漫談[J]. 中國翻譯,1998(2).
[18] 《六人行》MP3. 完整中英對照劇本[Z]. 北京:學苑音
像出版社,2006.
第一篇 翻譯研究
對韋努蒂異化翻譯理論的再認
識
——以赤鬆的寒山詩英譯本為例
於 曉
①
摘 要寒山詩在西方國家被廣泛接受,有多個英文譯本。國內對寒山詩英譯本的研究多集中在斯奈德
的譯本上。在中國翻譯界,長期存在對韋努蒂異化翻譯的誤讀,導致相關翻譯研究有失偏頗。本文試圖理清韋
努蒂異化翻譯理論的實質,再運用其異化翻譯理論,從文本選擇、話語策略兩個方麵分析赤鬆的寒山詩英譯
本,以證明在英譯中國傳統文學時,異化的翻譯更能有效地傳播中國文化精髓。
關鍵詞寒山詩;英譯;赤鬆;韋努蒂;異化翻譯
Abstract: Han Shan’s poetry is widely accepted in the western world. There are many English translations.
In China, however, most of the studies of Han Shan’s peotry focus on the translation of Snyder. In addition, Chinese
scholars always had misunderstanding of Venuti’s translation theory, which led to an improper translation study.
This paper tries to put right the essentials of Venuti’s foreignizing, and then apply this theory to analyze Red Pine’s
translation of Han Shan’s poetry in the perspective of choice of text and language strategy, in an attempt to illustrate
that in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is more helpful to spread Chinese cultural
essentials.
Key words: Han Shan’s poetry; English translation version; Red Pine; Venuti;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一、引言美國著名的《中國文學選集》,標誌著寒
山詩的經典化在文學史意義上的正式確
寒山詩是中國詩歌王國的一朵奇葩,立(區,胡安江,2008:20 )。“寒山
它風格多變、通俗直白②,但其思想駁雜熱”在美國的迅速出現,主要因為寒山詩
不純,儒、釋、道三家思想兼彙,在國內順應了美國自新詩運動以來開創的詩學傳
一度被“邊緣化”。上世紀50 年代,寒山統和其反映的禪悟境界與“垮掉的一代”
詩隨著鈴木大拙對中國禪的介紹傳到美的精神追求相契合(楊鋒兵,2008 )。
國。1965 年,美國青年詩人加裏·斯奈德繼斯奈德翻譯寒山詩之後,美國學界
(Gary Snyder )所譯的24 首寒山詩選入出現了多個寒山詩譯本。其中,美國學
①
作者簡介:於曉(1987—
),女,漢族,西南財經大學經貿外語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與實踐。
②
胡適在其《白話文學史》中,認為寒山、拾得是7世紀中期以後出現的“三五個白話大詩人”之一,是繼王梵誌之後
的“佛教中的白話詩人”。
·65
·
光華語言論叢·第3輯
者赤鬆(Red Pine)1983 年出版的全譯本
《寒山詩歌集》(The Collected Songs of
Cold Mountain)(307 首)是英語世界出
現的第一個寒山詩全譯本。縱觀當今國內
對寒山詩英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斯奈
德寒山詩譯本的研究,如《文本旅行與經
典建構》(胡安江,2008 ),《斯奈德與
中國文化》(鍾玲,2006 )等。可以說,
學術界對寒山詩其他版本的關注基本為空
白。通過閱讀赤鬆的譯本,作者發現譯者
在翻譯寒山詩過程中遵循了韋努蒂的異化
翻譯思想,將原文的本土風格最大限度地
保留了下來。
二、韋努蒂異化翻譯理論
(一)理論的提出和引進
“異化翻譯”(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概念是由意大利裔美籍學
者、當代著名翻譯理論家勞倫斯·韋
努蒂(Lawrence Venuti )於1995 年在
其名著《譯者的隱形——翻譯史論》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中提出的。其思想深
受德國神學家和哲學家施萊爾馬赫
(Schleiermacher )的影響。1831 年,施萊
爾馬赫在關於翻譯方法的演講中指出,翻
譯是“譯者要麼讓作者安居不動,把讀者
領向作者;要麼讓讀者安居不動,把作者
領向讀者”(Schleiermacher,1813 )。韋
努蒂認為,前者是異化的翻譯,即“偏離
民族中心主義,壓製目的語文化價值觀,
表現原文的語言和文化差異,讓讀者走出
國門”;後者是歸化的翻譯,即“從民族
中心主義出發,使原文屈從於目的語文化
價值觀,將作者請到國內”。(Venuti,
1995:20 )韋努蒂指出,長期以來在英美
文化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通順翻譯的歸化
理論,即讓譯者“隱形”,製造“譯本是
透明的”的錯覺。而異化的翻譯就是要讓
譯者“顯形”,彰顯譯文的“異質性”。
翻譯要彰顯與原文的差異性,就隻能通過
打破目的語的主流文化準則實現。異化翻
譯是對世界現狀的一種戰略性文化幹預,
反對英語國家的文化霸權及其與世界其
他國家之間不平等的文化交流(Venuti,
1995:21 )。由此可見,異化翻譯可以遏
製翻譯的英美民族中心主義暴力。
郭建中教授將韋努蒂異化翻譯思想完
整地引入到了國內①。自韋努蒂的異化翻
譯思想被介紹進我國以後,我國譯界在21
世紀初出現了一場關於異化和歸化的討
論(鄭海淩,2001 )(朱誌瑜,2001)
(孫致禮,2002 )(王東風,2002 )(葛
校琴,2002 )。然而,學術界對韋努蒂歸
化異化翻譯理論一直存在誤讀。賀顯斌教
授指出,國內討論的異化和韋努蒂所提
的“foreignizing ”有本質的區別②。郭建
中教授的《韋努蒂訪談錄》中,韋努蒂在
訪問一開始便指出“異化不是一種策略,
是在譯文中表達的對外語文本的外國文化
的一種道德態度”(郭建中,2008 )。此
①
《外國語》1998 年第2期,郭建中的《翻譯中的文化因素:歸化與異化》,最早在中國譯界介紹了韋努蒂異化翻譯思
想。2000 年,郭教授在《中國翻譯》第1期上發表論文《韋努蒂及其結構主義的翻譯策略》,較係統地闡述了韋努蒂
的異化翻譯理論。同年,在其著作《當代美國翻譯理論》第八章第二節,更係統地闡述了韋努蒂異化理論的來源、內
容及其影響。
②
見《外語教學》2008 年第3期,賀顯斌《韋努蒂翻譯理論在中國的誤讀》。作者認為國內討論的“異化”是翻譯方
法,而“foreignizing ”是提倡在翻譯時使用各種混雜體,使讀者感受異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