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人民的審美觀中最美的是陽光和月光,女人臉上光彩的描述足以淋漓盡致的表達出,牧民們心中理想的美女形象。由此可見,《江格爾》中對於女性形象的塑造源自於遠古蒙古族牧民們的自然審美觀。
二是搭救手段往往為天賜甘露或神丹妙藥。在蒙古族原始人們的思維中,對於大自然更多的是畏懼與臣服。當看到日月星辰的交替、四季周而複始的運轉、動植物的生與滅,他們自然聯想到人的生老病死及不可抗拒的生命消失。因而,遠古先民將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英雄身上。
英雄不僅僅是一個具有超越人的非凡之人,更是蒙古族人民審美意識的具體載體。凡人的生死或許無關緊要,但英雄是永遠不會逝去的。
英雄是智慧、勇敢、正義、剽悍、力量、機敏等諸多審美價值的綜合象征體。因此,人們力求借助巫術形式、借助於天意、天賜之露、靈藥等神力,使英雄得以複生,永葆生命力。
人們認為,隻有英雄的永生,由他們審美意識而想象出的理想人性及生活才能得以實現和延續。洪古爾是《江格爾》中最引人注目、最出眾的英雄。因此死而複生的次數也最多,並且每次死而複生之後會立刻投入戰鬥中。
同時,人們又把這種理想化寄予現實中,即所有將領都像史詩中的英雄那樣無限忠於民族、忠於人民,在戰鬥中發揮英勇無畏的英雄氣概,過人的智慧與無人能比的高強武藝。
蒙古民族在自己獨特的生活環境中,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文化,並建立了自己獨特的審美意識。這種審美意識又影響著其文化的傾向,從而上升到影響民族心理素質和民族性格的形成。
民族心理素質和民族性格又決定了他們在文化生活中,對審美對象和審美形式的追求。勇猛、頑強、進取是蒙古民族的民族精神,也是蒙古民族的審美意識。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在曆史的長河中慢慢積澱,而後成為被後人們廣為傳唱的英雄讚歌。
[旁注]
酥油 是藏族食品之精華。 酥油是似黃油的一種乳製品,是從牛奶、羊奶中提煉出的脂肪。產於夏、秋兩季的犛牛酥油,色澤鮮黃,味道香甜,口感極佳,冬季的則呈淡黃色。酥油滋潤腸胃,和脾溫中,含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頗高。在食品結構較簡單的藏區,能補充人體多方麵的需要。
絲綢 泛指絲織物,古時多是有錢人家作為衣物。我國絲綢以其卓越的品質、精美的花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聞名於世。絲綢是我國古老文化的象征。
巫術 通過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對某些人、事物施加影響或給予控製的方術。古代施術者女稱巫,男稱覡。巫術通過一定的儀式表演,利用和操縱某種超人的力量來影響人類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滿足一定的目的。
[閱讀連接]
《江格爾》中以重要的騎馬、射箭、摔跤為結尾程式的審美物化形態至今流傳並延續下來。成為了以後蒙古族傳統節日盛會“那達慕”主要的三項內容。
那達慕是蒙古族人民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傳統活動,也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形式,那達慕大會的內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套馬、下蒙古棋等民族傳統項目。
“那達慕”是蒙古語的譯音,不但譯為“娛樂、遊戲”,還可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