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瑰寶——江格爾1(3 / 3)

此時的江格爾正漫遊天下,在青山南麵的一座宮殿裏,遇到一位天仙似的姑娘。他倆結成親密的伴侶,生下一個男孩,起名少布西古爾。

過了3天,這孩子便騎著江格爾的阿蘭紮爾駿馬上山打獵去了。

有一次打獵時,他遇上阿拉譚策吉,老英雄讓他把一支箭帶去交給江格爾。江格爾看到這支箭,想起昔日的榮譽,非常思念家鄉,立即返回寶木巴。

可是,故鄉白骨成堆,滿目荒涼。他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老人,探聽到洪古爾的下落。卻得知洪古爾已經被投入了地洞的血海之中。

於是江格爾毅然走進地洞,到7層地獄的血海裏去尋找洪古爾。

那時,江格爾的兒子少布西古爾隨後也來到了寶木巴。他召集眾勇士共同對敵,除掉了萬惡的西拉·古爾古汗,解救了水深火熱中的百姓。

江格爾衝進魔窟,把惡魔斬盡殺絕,取回洪古爾的遺骨,用神樹的葉子救活了洪古爾。江格爾和洪古爾回去跟眾人一道重建家園,寶木巴地方又像從前一樣繁榮富強。

在這個故事中,也表現出蒙古族人團結一致的精神,和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之情。在戰勝殘暴的芒乃汗之部的故事中則表達了蒙古族人誓死不屈的頑強精神。

在這個故事中,芒乃汗派使者向江格爾提出五項屈辱性的條件,揚言如不應允便率領大軍進攻江格爾所在的寶木巴。

江格爾的左賢王洪古爾挺身而出,發誓寧可在清泉邊灑熱血,在荒野裏拋白骨,也不去做奴隸。

洪古爾單人匹馬衝入敵陣,奪了敵方的戰旗,殺死無數敵人。但因寡不敵眾,洪古爾身負重傷。這時江格爾帶領眾將趕來助陣。薩納拉、薩布爾受傷後,江格爾出馬同芒乃汗激戰。

江格爾一槍將芒乃汗挑起來,剛舉到空中時槍突然斷了。洪古爾連忙跳上去同芒乃汗肉搏,其他英雄也趕上前來,大家一起斬除了這個頑敵。

正是因為蒙古民族的戰鬥精神,使戰爭故事在《江格爾》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在史詩中,江格爾和他的勇士們靠戰爭戰勝敵人保衛寶木巴國的同時,也通過戰爭將聲譽宣揚四海。

沒有戰爭的時候,勇士們說:

哪裏才是我們大家,

鬆開韁繩賽跑的地方?

什麼時候才能碰上,

比試刀槍好壞的機會?

什麼時候才能遇見,

解悶的年輕對手?

在戰鬥中,他們不顧個人性命與敵人奮戰,爭取最後的勝利。寶木巴國的英雄們飲酒狂歡的時候,也向往著戰鬥,詩中這樣描寫:

那六千又十二名英雄,

開懷暢飲阿爾紮美酒。

不一會酒性發作,

兩頰變得通紅,

心突突地跳了起來,

膽量也驀地壯了起來。

人人瞪著鷹隼般的大眼,

個個翻著頑雕般的凶睛,

一邊廝鬧一邊嚷道:

何時再去合圍打獵?

何時再和敵人相遇?

還有這樣寫道:

飲酒過量的勇士們,

相互撕拽紛紛議論,

說你在那場戰爭中當過好漢,

說我在那場惡鬥中成了英雄。

勇士一生下來就跟戰爭結下不解之緣,如“凶惡的瑪拉哈布哈”一章裏,江格爾派洪古爾等4個英雄去下界討伐瑪拉哈布哈,四英雄被俘。阿拉坦策吉預言,隻有洪古爾夫人肚子裏的孩子,出生後才能救出,4個英雄。這個孩子出世後第七天對江格爾說:

一個男子漢閑待三個月,

就會變成家裏的累贅。

一個兒馬閑待三年,

就會變成馬群的累贅。

一個可汗使用的兵刃,

閑放在家裏三年不用,

就會生鏽變成廢銅爛鐵,

求求你快把我放走吧!

這個孩子來到瑪拉哈布哈的國土,救出包括他父親在內的4個英雄,與他們並肩作戰,戰勝瑪拉哈布哈。

勇士們在戰場上一點都不顧及個人的安危,對他們來說榮譽比什麼都重要。為了維護自己的榮譽,為了證實對江格爾與寶木巴國的忠誠,勇士們寧願獻出自己的生命。對他們來說死亡算不了什麼,為寶木巴國和江格爾的安全而死,是無比光榮的事。

勇士們把榮譽放在生與死的境界上去加以體驗,不論勝負,隻要戰死在沙場上就是英雄好漢。這種價值觀和生命觀生動地反映在《江格爾》裏。

[旁注]

王爺  我國古代的一個爵位。“王”在秦代以前是對諸侯和周天子的稱呼,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王就成為了一個爵位。王爺不一定是王公貴族出身,對國家和民族有貢獻的平民,也會被授予王爺的稱號。

陶布舒爾 又作托甫秀爾,也有叫“二弦”的,是蒙古族、滿族彈撥弦鳴樂器。蒙古語衛拉特方言“托甫秀爾”意為敲的東西。形製與阿肯東布拉近似。用於獨奏、民歌和 民間舞蹈伴奏,深受人們喜愛。

蒙古包 “包”是“家、屋”的意思。蒙古等民族傳統的住房,古稱“穹廬”,又稱“氈帳”、“帳幕”、“氈包”等。蒙古族語稱“格兒”。遊牧民族為適應遊牧生活而創造的這種居所,易於拆裝,便於遊牧。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

戰旗 代表軍隊的旗幟。戰旗是軍人榮譽、英勇和光榮的象征,它提醒軍人牢記自己的神聖義務,英勇善戰,不惜自己的鮮血和生命保衛國家的尊嚴。另外,戰旗還起到一個向導作用,戰旗走到哪裏,戰士就走到哪裏,戰旗被奪象征戰敗。

[閱讀連接]

在長篇英雄史詩《江格爾》形成以前,在西部衛拉特地區曾有過許多英雄史詩“陶兀裏”及其演唱藝人“陶兀裏奇”。

在新疆一帶衛拉特人中,在原有英雄史詩演唱傳統的基礎上形成了長篇英雄史詩《江格爾》,原有的英雄史詩逐漸讓位於這部巨型史詩,有的則演變為《江格爾》的組成部分。

《江格爾》成為民間史詩演唱的主體內容後,江格爾奇在演唱《江格爾》的同時,往往也演唱其他英雄史詩。於是,過去的陶兀裏奇便退出了曆史舞台。以至於人們把其他英雄史詩的表演也歸之為《江格爾》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