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幻想——神魔傳說1
仙鬼傳說是民間文學樣式之一,是民眾藝術加工的產品,屬於人物傳說中特殊的組成部分。這類傳說與宗教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其產生曆史久遠,流傳地域廣泛。傳說中的仙鬼大多是虛構的,也有少量真實人物被賦予超乎凡人的神通。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人的一切道德倫常在仙鬼世界同樣存在。仙鬼是另一種存在方式,仙鬼更多的時候是人的一個折射。仙鬼被想象成為同樣有感情的另外一種“人”,通過仙鬼傳說,曲折地反映了現實中人的愛恨情仇。
化為杜鵑哀啼的望帝
相傳望帝是古代蜀國的開國君主,名叫杜宇。他發展生產,帶領蜀地人民走出了茹毛飲血的蠻荒時代,讓蜀地綻開文明之花,因此得到人民的愛戴。他愛百姓也愛生產,經常帶領人民開墾荒地,種植五穀。
杜宇把蜀國建成了豐衣足食的天府之國後,將自己的君位禪讓給了臣下,自己隱居西山。後來,望帝杜宇逝去,但他的魂魄不忍離開蜀地人民,於是化身為鳥,晝夜鳴叫,聲音淒切。
川中人民沒有忘記他們的君主,把這種鳥叫做“杜鵑”,以表達對望帝杜宇的懷念。後來,人們不滿足於用這種方式來懷念心中的君主,就相傳演變成了各種各樣的民間傳說。
相傳遠古時代的蜀國,第一個稱王的是蠶叢,他曾經教導當地百姓如何養蠶。在蠶叢的帶動下,四川的養蠶業逐漸發達起來。蠶叢去世以後,由柏灌當王,然後由魚鳧當王。在魚鳧領導下,蜀國百姓的生活不斷得到改善,後來,魚鳧在打獵時得道成仙。
又過了許多年,有一天忽然有一個叫杜宇的青年男子,從天上降了下來,成了蜀國的國王,號望帝。
望帝當國王的時候,也很關心老百姓的生活,教導老百姓如何種植莊稼,叮囑人民要遵循農時,搞好生產。
那時蜀國經常鬧水災,望帝想盡各種方法來治理水災,但始終不能從根本上根除水患。有一年,忽然從河裏逆流漂來一具男屍,人們見了感到十分驚奇,因為河流上的東西總是順流而下,怎麼這個屍體卻是順逆而上?好事者便把這個屍體打撈上來。
更令人吃驚的是,屍體剛一打撈上來,便複活了,開口講話,稱自己是楚國人,名叫鱉靈,因失足落水,從家鄉一直漂到這裏。這件事讓望帝知道後,便叫人把他叫來。
兩人一見麵,便一見如故,談得十分投機,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望帝覺得鱉靈是個難得的人才,便任命他為蜀國的宰相。
不久之後,爆發了一場大洪水。老百姓深受其害,民不聊生,國家陷入一片混亂。鱉靈受望帝的委任,擔任治理洪水的任務。
在治水中,鱉靈顯示出過人的才幹。他帶領民眾治理洪水,打通了巫山,使水流從蜀國流到長江。這樣,使水患得到解除,蜀國人民又可以安居樂業了。
鱉靈在治水上立下了汗馬功勞,杜宇十分感謝,便自願把王位禪讓給鱉靈,鱉靈受了禪讓,號稱開明帝,又叫叢帝。
望帝去世後,靈魂化成杜鵑。他生前愛護人民,死了仍然惦念百姓的生活,每到清明、穀雨、立夏、小滿,就飛到田間一聲聲地鳴叫。人們聽見這種聲音,都說:“這是我們的望帝杜宇啊!”於是相互提醒,是時候了,快播種吧。或者說。是時候了,快插秧吧。人們因此又把杜鵑叫做知更鳥、催工鳥。
杜宇傳帝位給鱉靈,鱉靈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子孫。後來,他們又把首都遷移到成都。當時強大的秦國,常想吞滅蜀國。但是蜀國地勢險要,軍隊不容易通行,硬攻顯然不是辦法。
秦國國君秦惠王便想出一條妙計:叫人做了五頭石牛,每天在石牛屁股後麵擺上一堆金子,謊稱石牛是金牛,每天能拉一堆金子。
蜀王聽到這個消息,想要得到這些所謂的金牛,便托人向秦王索求,秦王馬上答應了。
石牛很重,怎麼搬取?當時蜀國有5個大力士,力大無比,叫五丁力士。蜀王就叫他們去鑿山開路,把金牛拉回來。五丁力士好不容易開出一條金牛路,拉回這些所謂的金牛,回到成都,才發現他們不過是石牛,才得知上當受騙了。
蜀王後來托人狠狠地罵了秦國國君言而無信,並把這些石牛運回秦國。秦惠王說聽講金牛道已打通,十分高興,但十分害怕五丁力士,因為其力無窮,不敢馬上進攻。
於是,秦惠王又生出一計,托人向蜀王講:金牛是沒有,但是我們有5個天仙似的小姑娘,比金子還珍貴,如果蜀國國王要的話,願意無私奉獻。秦王的本意,想用美女計,來迷惑蜀國國王。
秦惠王的美女計比三十六計還靈。蜀王本是好色之徒,聽了以後,欣喜若狂。再次叫五大力士到秦國去一趟,要他們把5位美女及早接回來。
五丁力士帶著五位美女回家路上,經過梓潼這個地方,忽然看到一條大蛇正向一座山洞鑽去。於是,五丁力士想聯手除掉大蛇,為民除害。
忽然一陣妖風作怪,刹那間地動山搖,大山崩塌下來,五個壯士和5個美女瞬間都被壓死,化為血泥,一座大山化為5座峰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