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亮時代——緞映華光
緞,由斜紋組織發展而來,采用緞紋組織或緞紋變化組織,外觀平滑、細密、光亮的絲織物。緞在我國有比較久的發展曆史,它起源於唐代,興盛於宋元之際,到明清時,緞織物成為平民消費絲織品的重要產品。
緞織物表麵光滑平整有光澤,花紋具有較強的立體感,最適宜織造複雜的紋樣,起源於唐,以後成為和羅錦、紗、綾等並列的一種絲織物。宋以後逐漸普及,品種逐漸增至幾十種,較有名的有軟緞、縐緞、九霞緞、桑波緞、古香緞、織錦緞等。
古代緞類紡織的發展
緞是一種比較厚的正麵平滑有光澤的絲織品。常用蠶絲及其他纖維用緞紋織成的一種織物,經緯組織緊密,表麵平滑有光澤。
緞屬於比較好的蠶絲織品,真正的緞料都是桑蠶絲的。它的紡織特點是經緯絲中隻有一種顯現於織物表麵,並形成外觀光亮平滑的絲織品。
緞類織物是絲綢產品中技術最為複雜,織物外觀最為絢麗多彩,工藝水平最高級的大類品種。其組織全部或大部分采用緞紋組織,經絲略加撚,緯絲除縐緞外,一般不加撚。
古代文獻中已出現緞,當時寫作“段”,但是很多人認為當時僅是作絲織物的泛稱。比如元代法令文書的分類彙編《元典章》中工部有“段匹”條。再如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天工開物·乃服》中對緞的記載:
凡倭段……經麵織過數寸,即刮成黑色。
《元典章》和《天工開物·乃服》中的“段”,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緞,它是一種較為厚實的、具有緞紋組織的麵料,正麵光滑,色澤溫潤,風格高雅。
緞織物最初也叫紵絲,後來才改稱為緞,北京明代定陵出土的紵絲,就是做工、質地均極講究的五枚緞絲織物。
從我國紡織發展曆史上看,緞在我國有比較悠久的曆史。緞織物起於唐代,興盛於宋元時期,明清時期成為絲織品中的主流產品。
根據出土文物來看,緞織物最早出現在唐代。緞在唐代是絲織物的一大類,與羅、錦、綾、紗、縠、?並列,並有錦緞、繡緞、烏絲欄素緞等品種。
唐代還在緞的織造基礎上發展演變出了獨具特色的緞紋組織。它是在斜紋組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組織特點是相鄰兩根經紗或緯紗上的單獨組織點均勻分布,且不相連續。緞紋區別於平紋和斜紋在於上線跳線更長,並且斜紋夾角更小,光澤更強,更光滑,更美觀。
由於緞紋組織單獨組織點常被相鄰經紗或緯紗的浮長線所遮蓋,所以織物表麵平滑勻整,富有光澤,花紋具有較強的立體感,最適宜織造複雜顏色的紋樣。
緞紋組織的這些特點與多彩的織錦技術相結合,成為絲織品中最華麗的“錦緞”。唐代右司郎中張元晏對一件緞製服裝作有生動描述,很能反映緞織物的特點和它的可貴之處:
雀鳥紋價重,龜甲畫樣新,纖華不讓於齊紈,輕楚能均於魯縞,掩新蒲之秀色,奪寒兔之秋毫。
宋元時期,緞織物達到鼎盛。首先是兩宋遼金時期,緞的品種增加很快,如條紋緞、透背緞、拈金番緞、銷金彩緞、細色北緞等。這一時期的緞製品非常華麗,柔軟而有光澤,如果再同多彩的織錦技術相結合,就是絲織品中最華麗的“錦緞”。
到了元代,緞匹的種類頗多,有納石矢、青赤間絲、渾金搭子、通袖膝袖、六花四花、纏頂金緞子、絨錦、草錦等。出土的元代實物中有正反五枚暗花緞。
宋元以後,緞類織物日趨普及,不僅有五枚緞和各種變則緞紋,八枚緞也開始被大量應用。
到明清時期,緞織物這時期的著名品種有透背緞、撚金番緞、銷金彩緞、暗花緞、妝花緞、閃光緞等幾十種。
明清時期,緞十分流行,其中包括我國著名傳統品種妝花緞、閃緞、宋錦緞、浣花緞、摹本緞。明代以前多五枚緞和六枚緞。清代開始有八枚緞,而且應用較多,緞織物逐漸成為絲織品中的主流產品。
緞織物在曆史發展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推動了我國古代絲織業的發展,豐富了我國古代絲織產品的種類,進一步改進了服裝麵料的質地和工藝。同時,緞織物在曆史上也曾隨著其他物品輸出國外,在世界上具有相當的影響。
[旁注]
緞紋組織 紡織術語。指經線或緯線浮線較長,交織點較少,它們雖形成斜線,但不是連續的,相互間隔距離有規律而均勻。緞紋織物質地柔軟,綢麵光滑,光澤也好,最為富貴華麗,故在織物中應用很廣。如織錦緞、花軟緞等,其花組織中的地組織采用的都是緞紋組織。
斜紋組織 紡織術語。在織造行業較為常用,如織布、商標、織帶等。經線和緯線的交織點在織物表麵呈現一定角度的斜紋線的結構形式。斜紋組織的經緯交織比平紋少,故不及平紋織物堅牢,但斜紋織物的手感柔軟且光滑。
平紋 是指平紋組織。紡織術語。經緯組織點以1比1比例交替出現的一種基本組織,由經紗和緯紗一上一下相間交織而成的組織稱為平紋組織。經線和緯線一隔一地相互沉浮所形成的織物結構形式。是所有織物組織中最簡單的一種。
搭子 民間摔跤比賽穿的一種馬褂,最早用的是皮革樣式,後期采用粗線布料製作,在摔跤過程中耐拉扯,不怕損壞的衣物。搭子在古代也是一種載物用具,民間用來搭在肩上,多口袋式的。古時人在出行時常常攜帶。
[閱讀鏈接]
錦緞是提花熟織物。“錦”字的含意是“金帛”,意為“像金銀一樣華麗高貴的織物”,事實上古代和現代確有用金銀箔絲裝飾織造的錦緞,隻是現代的金銀絲並非真正的黃金和白銀製成,而分別是銅粉和鋁粉製作的閃光絲而已。
我國早在春秋以前就已經生產錦緞類織物,《詩經》:“錦衣狐裘”,“錦衾爛兮”,《左傳》:“重錦,錦之熟細者”等等。近代的織錦緞、古香緞等品種,是在雲錦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色織提花熟織綢。
傳統緞織物品種及特點
緞的品種很多,可分為經緞和緯緞;根據組織循環數,還可分為五枚緞、七枚緞和八枚緞等;根據提花與否,又可分為素緞和花緞。
素緞常用八枚經緞或五枚經緞,如素庫緞。花緞主要有單層、緯二重和緯多重3種。單層花緞常采用正反八枚緞或略加變化起暗花,如花累緞和花廣綾;緯二重花緞可起兩三種彩色,但色調雅致和諧,如花軟緞和克利緞;緯多重花緞色彩絢麗、紋樣複雜,也可稱作錦,如采用緯三重組織的織錦緞和緯四重組織的五彩台毯。重緯花緞多八枚經緞為地組織,花部則可采用十六枚和二十四枚緯緞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