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是改朝換代節奏(2 / 2)

秦宜有雄心,對於在場的人來說當然是好事,若他僅限於一州之牧,在場的人成就僅限於此。但秦宜開始籌劃未來,眾人的眼前豁然開朗,前景嘛,嗬嗬,不可限量。

秦宜的意思大家明白,有些事必須早做準備,要未雨綢繆,不能等待需要了才倉促上陣。

不過,建立一套製度不是隨便說說,是一項非常龐大的係統工程。首先要有個框架,這需要揚州牧秦宜交代清楚,否則,下麵的人無從下手。

眾人紛紛讚同秦宜所說,諸葛孔明說:“主公所言不差,就如同奠基,必須把基礎夯實,才能保障上層建築,借鑒曆史經驗,補足短板,力爭建立一套完美製度。不過,在此之前需要主公勾勒出一個框架,我等才好有跡可循。“

“首先,從我開始,需要放權,一個人的能力不可能包羅萬象,專人做專事。我要做的事情,把握大方向,隻需要結果和最終裁決。”秦宜先給自己定位,撒手了,其實不撒手他也不善於管理:“再往下就屬於你們三人的事情,諸葛孔明總覽管理,袁曜卿負責監督、巡查,陳長文負責律法,形成三權鼎立格局。作為民事管理者,要保障機構運轉高效率,要提高生產力發展,讓民眾富裕,安居樂業。州郡縣三級官場,官員多如牛毛,權利極大,很容易滋生罪惡、貪腐,哪怕他不犯罪,怠政也是一種官僚的表現形式,這就需要強有力的監督機製,要對每一級官員有正確的評價,還要有巡查製度,及時發現一些官僚的劣跡。一個人有罪,不是僅憑嘴皮子說有罪那麼草率,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律法支撐,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論罪。如何設計這種三權鼎立格局,這就需要發揮諸位的智慧,好好研究一下。“

揚州牧秦宜洋洋灑灑說了一通,結束話語,場麵有點冷,大家還在品味其中細節。

監督製約不是新玩意兒,曆朝曆代都有,由專門的官員負責彈劾,但是,秦宜所說的三權鼎立格局屬於新提法,其中奧妙需要理順一下。

最令他們震撼的是,州牧大人一上來就放權,在這個時代很少有人這樣做。

權利是所有人向往的事,人類欲望中最重要的構成部分,更何況放權容易失控,不是明主很難把握其中的度。尤其是秦宜掌管揚州如此短的時間,不得不令人敬佩他的膽略。

三個人當中,要數諸葛孔明分量最重,他幾乎接過了揚州牧一般政務權利,遇到這樣的主公,孔明心中作何感想?

秦宜與孔明不過是第一次見麵,談不上什麼了解,孔明本以為要給揚州牧當謀士,誰知一見麵便委以重任,哪怕他有神機妙算的本領,也算不到今天這種結果。

諸葛孔明身體明顯有輕微顫動,突然匍匐在地,聲音哽咽:“主公厚恩,亮縱有千言萬語難以敘說,隻能銘記於心,終其一生輔助主公完成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