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子貢:衛國人,孔子弟子。姓端木,名賜,字子貢,以口才好著名。

子禽:陳國人,孔子弟子。姓陳,名亢,字子亢,一字子禽,少孔子四十歲。

1。11子zǐ曰yuē:“父fù在zài,觀ɡuān其qí誌zhì;父fù沒mò,觀ɡuān其qí行xínɡ;三sān年nián無wú改ɡǎi於yú父fù之zhī道dào,可kě謂wèi孝xiào矣yǐ。”

詞彙——

誌:誌向,追求。

行:行動。

成長與感悟——

對於父母最大的孝,在於有自己的誌向,完成自己的使命。

自己的使命與父輩的使命,貴在相傳相承。有傳承,才有生生不息。

1。12有yǒu子zǐ曰yuē:“禮lǐ之zhī用yònɡ,和hé為wéi貴ɡuì。先xiān王wánɡ之zhī道dào,斯sī為wéi美měi,小xiǎo大dà由yóu之zhī。有yǒu所suǒ不bù行xínɡ,知zhī和hé而ér和hé,不bù以yǐ禮lǐ節jié之zhī,亦yì不bù可kě行xínɡ也yě。”

成長與感悟——

隻有和,才有發展,凡事和為貴。

和,貴在“和而不流”,既不是人雲亦雲,也不是隨波逐流,貴在符合禮。

符合禮,就是要講理。

鏈接——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

中,就是不偏,立足自己的本分,盡到自己的職責,這是根本。和,是交融,隻有交融才有新的生命,隻有交融才有發展。實現中和,天地各就其位,萬物欣欣向榮。

1。13有yǒu子zǐ曰yuē:“信xìn近jìn於yú義yì,言yán可kě複fù也yě。恭ɡōnɡ近jìn於yú禮lǐ,遠yuǎn恥chǐ辱rǔ也yě。因yīn不bù失shī其qí親qīn,亦yì可kě宗zōnɡ也yě。”

詞彙——

因:憑借,依靠。

親:通“新”。

成長與感悟——

美德也有校正器,如此方可不偏離。

信,不離義;恭,不離禮;繼承,不離創新。

1。14子zǐ曰yuē:“君jūn子zǐ食shí無wú求qiú飽bǎo,居jū無wú求qiú安ān,敏mǐn於yú事shì而ér慎shèn於yú言yán,就jiù有yǒu道dào而ér正zhènɡ焉yān,可kě謂wèi好hào學xué也yě已yǐ。”

成長與感悟——

好學以正確的信念為本,以敏於事、慎於言為行,以吃什麼、住得怎樣為末。

鏈接——

夫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辨知,必將求賢師而事之,擇良友而友之。得賢師而事之,則所聞者堯舜禹湯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則所見者忠信敬讓之行也。身日進於仁義,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荀子·性惡》)

性相近,習相遠。好的習慣源於親近賢師、良友。如何分辨是不是賢師、良友?看他是不是在講真正的道理,比如堯舜禹湯之道。這樣的道理表現在行動上,就是忠信敬讓。親近這樣的賢師、良友,自己將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富有美德。

1。15子zǐ貢ɡònɡ曰yuē:“貧pín而ér無wú諂chǎn,富fù而ér無wú驕jiāo,何hé如rú?”子zǐ曰yuē:“可kě也yě。未wèi若ruò貧pín而ér樂lè,富fù而ér好hǎo禮lǐ者zhě也yě。”子zǐ貢ɡònɡ曰yuē:“《詩shī》雲yún:‘如rú切qiē如rú磋cuō,如rú琢zhuó如rú磨mó’,其qí斯sī之zhī謂wèi與yú?”子zǐ曰yuē:“賜cì也yě,始shǐ可kě與yǔ言yán《詩shī》已yǐ矣yǐ,告ɡào諸zhū往wǎnɡ而ér知zhī來lái者zhě。”

成長與感悟——

當位而行:貧無諂,富無驕。

更高的境界:貧而樂,富好禮。

1。16子zǐ曰yuē:“不bù患huàn人rén之zhī不bù己jǐ知zhī,患huàn不bù知zhī人rén也yě。”

詞彙——

患:擔心。

成長與感悟——

不患人之不己知,知孔子不平凡。

患不知人,還知真正不平凡的人在於胸懷凡人。

至高的要求都是針對自己的。

鏈接——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堅守內在的信念,即便有人不理解,麵對挫折、困難,也並不怨憤、動搖,這一點要求並不低,隻有真正的君子才可以實現。也隻有在麵對不被理解,有挫折、困難的時候,方可檢驗是否真君子。要注意的是,高標準是對自己的要求,不是對他人的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