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淵閣 位於北京故宮東華門內文華殿後,坐北麵南,是清宮的藏書樓,仿浙江寧波範氏天一閣構置。文淵閣之名始於明代,也建於明代。明太祖朱元璋開始在南京創宮殿,於奉天門之東建文淵閣,盡貯古今載籍。這就是文淵閣建閣之始。文淵閣的功用早期主要在於藏書、編書。著名的大類書《永樂大典》,即在南京宮中文淵閣開館編纂。
樂壽堂 為清乾隆時期建築裝修的代表作之一,乾隆皇帝以此為退位後的寢宮,禦題“座右圖書娛畫景”聯句,故又稱寧壽宮讀書堂。大廳仙樓和東西稍間南部、北廊以及夾層、閣道的裝修式樣風格統一,多用楠木包以紫檀、花梨等貴重木材,間飾玉石、琺琅等飾件。天花為木雕,與整個室內裝修相襯托,雍容華貴。
太和殿 俗稱“金鑾殿”,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是“東方三大殿”之一,是我國現存最大的木構架建築之一。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後、命將出征。每年的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
[閱讀鏈接]
據《郫縣誌》收錄的宋代邛崍人張行成《司馬溫公祠堂記》記載:
“故諫議大夫司馬君池以某年作縣尉郫邑,越明年某月生公於官廨,字之曰岷,以山稱也”。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說,當年司馬池在郫縣做縣尉時,住在官署,他的夫人在這裏生下了第二個兒子司馬光。為了紀念在官署得子,司馬池特在庭下親手栽植鬆樹、楠樹各一株。後來,司馬池、司馬光父子先後辭世後,鬆樹枯萎,唯有楠木樹仍蒼翠欲滴。
當地的百姓認為,楠木樹之所以如此茂盛是托司馬光之榮。因此,縣丞李名逸在司馬光誕生之地建立了一座“司馬溫公祠堂”,用來紀念司馬光。
相思樹——紅豆樹
四川省西部有一個紅豆村,村裏長有一株高大的紅豆樹。據傳是在唐德宗興元二年所種,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曆史了。
究竟這樹是誰所栽?說起來還有一段優美動聽的故事。
傳說有一位文武秀才名叫劉春水,要上京赴考。未婚妻繆秋菊把他送到路旁,兩人依依不舍。
繆秋菊道:“此次送君應試,我沒什麼臨別贈物,隻想出一聯:浪中魚,魚躍龍門,莫學春水流逝。”
劉春水心裏呼道:妙!繆秋菊是提醒我莫忘今日之情,用諧音且一語雙關。於是,他拱手說:“謝小姐一片愛意,學生獻醜了:山裏花,花開錦障,永戀秋菊妙香。”
繆秋菊聽罷劉春水用諧音一語雙關回答了她的愛意,心裏高興萬分。她靈機一動,接道:“郎君,今天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會,不如我倆種植一棵樹當做信物,以解相思之苦。”
劉春水道:“種什麼樹呢?”
繆秋菊道:“我們就栽紅豆樹。”
劉春水拍手叫好。
於是,兩個人去買了一棵紅豆樹,將樹栽好,劉春水的義弟莫良興挑來書箱、琴、劍告別上路。
劉春水一走就是5年,杳無音訊。繆秋菊天天站在紅豆樹下思念郎君歸來,相思淚澆灌著紅豆樹日夜長大。
有一天,一匹灰馬快如閃電,直奔繆家大院而來。
騎馬人莫良興一見繆老員外,滾鞍下馬,拜倒在地道:“啟稟繆老員外,我是莫良興。5年前,我陪義兄劉春水上京赴考,他金榜題名,高中探花,現任雲南楚雄州刺史,我當了州府大管家。”
“由於朝廷命義兄赴大理平叛造反,無暇回鄉祭祖、完婚。前幾日,劉兄在戰鬥中不幸掉入洱海,想來已被大魚吞沒,我便立即回轉州衙。取走衙內金銀珠寶回蜀,途經資州,用重金賄賂州官,買了一個都頭之職。我將這袋金銀珠寶敬獻員外,作為迎娶繆秋菊小姐的聘禮,望老員外成全。”
說罷,從馬背上取下一袋金銀珠寶來。
繆老員外一見閃著光的金銀珠寶,頓時喜得眉開眼笑道:“莫都頭,你言劉春水已掉進洱海,必死無疑了。待我喚出女兒來商量嫁你一事。”
於是,忙喚出秋菊姑娘道:“菊兒呀,菊兒,聽莫都頭之言,劉郎已掉進洱海,必死無疑了,你這樣年輕,也該為自己著想,依為父之言,改嫁莫都頭如何?”
繆秋菊掃了一眼莫良興道:“莫良興呀,莫良興,虧你說得出口,乘人之危,就想奪他人之妻,你真沒良心呀……”
又回頭向繆員外說道:“父親,休怪女兒不孝,女兒與劉郎已訂下生死相戀之約,女兒生要見人,死要見屍,決不會聽信一麵之詞就改嫁他人。”說罷拂袖進內室去了。
莫良興從口袋裏取出兩錠50兩重的金元寶遞給繆老員外:“雖然好事未成,但畢竟相識一場,這些請老員外笑納。”
繆老員外笑得山羊胡一翹一翹的,接過金元寶說:“莫都頭,好事莫忙,待老夫慢慢地開導小女。”
兩人拱手告別。
繆秋菊回到自己閨房,獨自深思起來:劉春水掉進洱海生死未卜,父親又是一個貪財之輩,要是他貪起財來,逼我嫁給莫良興這個小人,我若違抗父命,豈不落得一個不孝的罪名,我不如一死了卻此生。
這一天夜裏,她手執麻繩一根,悄悄來到紅豆樹下,向紅豆樹跪拜道:“紅豆樹呀,紅豆樹,5年前,你是我和劉郎相別時所栽,如今他生死不明,父親又逼我改嫁。為信守當日誓言,今晚我在紅豆樹下一死了之,以報劉郎之情……”
拜罷,她把繩索搭上樹枝。這時,隻見從樹梢上飄下一個如花似玉的紅衣女子,她一揮手中文帚,將繩索斷為兩截,秋菊摔倒在地。
問道:“小姐,為何救我?”
紅衣女子道:“實不相瞞,我是天宮中的紅豆仙子。我看小姐與劉郎情深似海,故下天庭來搭救於你。距此地二裏之外一座杜臨觀,小姐曾熟讀唐詩三百首,有才女之稱,我想叫你去杜臨觀整理詩書,暫避逼婚之事,不知小姐意下如何?”
繆秋菊聽罷,便隨紅豆仙子到杜臨觀後院,誦讀老子道德經,書錄唐詩。
劉春水掉入洱海後,被人救上岸來得以生還。他回到楚雄州衙門,才知管家莫良興已回西蜀,金銀珠寶被莫良興拿走許多。劉春水立即派部將四處緝拿盜賊,終於在資州衙裏逮到莫良興。
經審訊,莫良興盜走金銀珠寶,賄賂資州刺史。劉春水連夜給皇帝寫奏章,進京參劾資州刺史與莫良興。皇帝下詔革了資州刺史,斬了莫良興,並恩準劉春水回鄉祭祖、完婚。
劉春水頭插金花,身穿紅袍,軍士們抬著迎親禮品走進繆家大院,拜見繆老員外。
員外嚇得渾身打戰,言語哆嗦:“小女秋菊去向,叫老漢怎麼交代呀?”
劉春水找不到繆秋菊,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夜裏,他獨自一人在紅豆樹下徘徊,眼望紅豆樹說:“秋菊呀,你究竟在哪裏?”
這時隻見紅豆樹梢上一團紅雲,托著兩位傾國傾城的姑娘,緩緩降到劉春水麵前,隻見那手執文帚的姑娘言道:“刺史大人,別來無恙,你相思的人兒來了。”
劉春水一見,麵前果然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秋菊,兩人喜淚盈眶緊緊相擁在一起。
秋菊指著仙女道:“劉郎,快快拜謝紅豆仙子,如果沒有她相助,我倆哪會有今天。”
劉春水慌忙拜倒在地:“多謝紅豆仙子。”
紅豆仙子扶起劉春水道:“今天是個良辰吉日,快快請出你的嶽父和眾位鄉親,你們就在這紅豆樹下舉行婚禮吧!”
劉春水、繆秋菊一陣忙碌,在紅豆樹下擺好拜堂,司禮先生高叫:“東方一朵紫雲開,西方一朵紫雲來,兩朵紫雲來相會,樹下牽出新人來!一拜高堂,二拜祖宗,三拜紅豆仙子!”
隻見紅豆仙子腳踏一朵紅雲,升上樹梢,向眾鄉親頻頻招手,祝福新人新婚幸福,然後冉冉升上天空。樹下一片歡騰,煙花爆竹,五彩繽紛,歡歌笑語,彙成了歡樂的海洋。
後來,紅豆樹也成為男女青年相思、婚慶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