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進化——被子植物4
高檔之材——楠木
在某年某月農曆十五的那一天,有一棵楠木樹變成了一個英俊的青年,他長著四方臉,雙眼炯炯有神。青年化名為“漢楠”,趕到貴州寨蒿去參加那裏的青年男女相親盛會。
寨蒿有一個姑娘叫做“項銀”,人長得漂亮,心也高,所有的青年她都看不上眼,唯獨一眼看上了英俊的漢楠,並問漢楠的家在哪裏。
漢楠說:“我家在大利的衝腳下。”
於是,在盛會上,項銀把最好的花帶、鞋墊、繡花帕子送給漢楠。
可是,盛會很快結束了,項銀依依不舍,一直把漢楠送到村口,問漢楠什麼時候會再來?
漢楠回答說:“下一次月圓的時候。”
可是,項銀等到十五,又等到二十,就是不見漢楠來。於是,她就獨自跑到大利去,在村口就遠遠地看見衝腳下果然有一戶人家。但當她跑到衝腳下的時候,卻又什麼也沒有了。她一直找到天黑,才回到村裏。
第二天,一個早早到衝腳幹活的村民,看見一個楠木樹上掛著花帶、鞋墊還有繡花帕子,覺得很奇怪,就回到村裏告訴大家。
項銀聽說了以後,才發現自己原來看上了一棵楠木樹,她很傷心,哭著就跑開了。
這時,楠木又變成了漢楠,他跑過去想要攔住項銀。但每次一追上項銀,他又消失不見,變成一棵楠木樹了。傷心的項銀唱了很多悲歌,質問楠木樹為什麼不肯見她,但是楠木樹是不會回答她的。
最後,項銀說:“既然你要變成楠木樹,那我就變成一座山陪著你吧!”於是,項銀真的變成了一座美女山,和楠木樹遙遙相對。
其實,故事中的楠木為大喬木,高達30餘米,樹幹通直。芽鱗被有灰黃色貼伏長毛。楠木的小枝通常較細,有棱或近於圓柱形,被灰黃色或灰褐色長柔毛或短柔毛。
楠木的葉革質,橢圓形,少為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7厘米至13厘米,寬2.5厘米至4厘米。楠木的葉先端漸尖,尖頭直或呈鐮狀,基部楔形,最末端鈍或尖。
葉上麵光亮無毛或沿中脈下半部有柔毛,下麵密被短柔毛,脈上被長柔毛,中脈在上麵下陷成溝,下麵明顯突起,側脈每邊8條至13條,斜伸,上麵不明顯,下麵明顯,近邊緣網結,並漸消失。
葉橫脈在下麵略明顯或不明顯,小脈幾乎看不見,不與橫脈構成網格狀或很少呈模糊的小網格狀。楠木的葉柄較細,長1厘米至2.2厘米。
聚傘狀圓錐花序十分開展,長6厘米至12厘米,纖細,在中部以上分枝,最下部分枝通常長2.5厘米至4厘米。每個傘形花序有花3朵至6朵。
楠木的花中等大,長三四毫米,花梗與花等長。花被片近等大,長3毫米至3.5毫米,寬2毫米至2.5毫米,外輪卵形,內輪卵狀長圓形,先端鈍,兩麵被灰黃色長或短柔毛,內麵較密。
第一、二輪花絲長約2毫米,第三輪長2.3毫米,均被毛,第三輪花絲基部的腺體無柄,退化雄蕊三角形,具柄;子房球形,無毛或上半部與花柱被疏柔毛,柱頭盤狀。
楠木的果呈橢圓形,長1.1厘米至1.4厘米,直徑6毫米至7毫米。果梗微增粗,宿存花被片卵形,革質、緊貼,兩麵被短柔毛或外麵被微柔毛。
花期四五月,果期九十月。楠木種子屬多胚型,每粒種子能抽出兩三苗。
楠木是中性深根性樹種,有較強的萌生力,能耐間歇性的短期水浸。幼時耐蔭性較強,喜溫暖濕潤氣候,在土層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衝積土或壤質土上生長最好,在幹燥瘠薄或排水不良之處,則生長不良。
楠木的壽命長,300年生尚未見明顯衰退。其主根明顯,側根發達,根部新芽能長成大徑材。幼年期耐蔭蔽,一年抽3次新稍。其生長速度中等,五六十年達生長旺盛期。
楠木適宜生長在氣候溫暖、濕潤,土壤肥沃的地方,特別是在山穀、山窪、陰坡下部及河邊台地,土層深厚疏鬆,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壤質土壤上,生長尤佳。
幼年期的楠木,頂芽發達,頂端優勢明顯,主幹端直茁壯,側枝較細短,冠層厚而密,整個樹冠呈尖塔形。
至壯年期,隨著高生長的減慢,側枝的擴展,樹冠變為鍾形,但冠層仍較厚。幼樹的頂芽一年形成3次,一般春梢生長慢,夏梢和秋梢生長快。
特別是在6月上中旬夏梢期,頂梢10天可增高三四十厘米,為全年生長的最高峰。八九月也有一次生長高峰,但不如前者快。胸徑生長主要是在5月至11月,其生長量占全年總生長量的70%至90%。
一般天然生楠木,初期生長甚緩慢,20年生楠木,高和胸徑的生長量僅5.6米和0.04米,六七十年生以後,才達生長旺盛期,具有後期生長迅速的特性。但在人工林中,楠木初期生長則遠較天然林生長迅速。
楠木幼年期根係生長發育較好,主根能深入土壤下層,側根數量也較多。分布於陰濕山穀、山窪及河旁。分布區位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西部,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溫17度左右,年降水量1400毫米至1600毫米。
楠木產地範圍小,主要分布於四川、貴州、湖北和湖南等省區海拔1000米至1500米的亞熱帶地區陰濕山穀、山窪及河旁。
楠木木質堅硬耐腐,用途廣泛,傳說水不能浸,蟻不能穴,南方人多用作棺木或牌匾。
宮殿及重要建築之棟梁必用楠木。楠木木材優良,具芳香氣,硬度適中,彈性好易於加工,很少開裂和反撓,為建築、家具等的珍貴用材。
據《博物要覽》記載:
楠木有3種,一曰香楠,又名紫楠;二曰金絲楠;三曰水楠。南方者多香楠,木微紫而清香,紋美。金絲者出川澗中,木紋有金絲。楠木之至美者,向陽處或結成人物山水之紋。水河山色清而木質甚鬆,如水楊之類,惟可做桌凳之類。
楠木木材和枝葉含芳香油,蒸餾可得楠木油,是高級香料。該種為高大喬木,樹幹通直,葉終年不謝,為很好的綠化樹種。
楠木的木材有香氣,紋理直而結構細密,不易變形和開裂,為建築、高級家具等優良木材。其色淺橙黃略灰,紋理淡雅文靜,質地溫潤柔和,無收縮性,遇雨有陣陣幽香。
南方各省均產,唯四川省產為最好。明代宮廷曾大量伐用,現北京故宮及京城上乘古建多為楠木構築。
楠木不腐不蛀有幽香,皇家藏書樓,金漆寶座,室內裝修等多為楠木製作。如文淵閣、樂壽堂、太和殿、長陵等重要建築都有楠木裝修及家具,並常與紫檀配合使用。現存最大的楠木殿是明十三陵中長陵棱恩殿,殿內共有巨柱60根,均由整根金絲楠木製成。
楠木極其珍貴,是我國的特產樹種。已被列入我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之中。
有關部門已經對楠木製訂了有效的保護措施,嚴禁砍伐,並積極進行撫育管理,防治病蟲害,保護好現有資源。同時大力開展育苗造林,擴大栽培範圍,特別在植物園、公園應大量栽培,有效地進行保護。
[旁注]
花梗 也稱作花柄,是著生花的小枝,可以把花展布在枝條的顯著位置上;同時,也是花朵和莖相連的短柄。它支持著花,使花位於一定的空間;同時又是莖和花相連的通道。花柄的長短因植物種類而異,也有無花柄的花。花梗不分枝或分枝,分枝的花梗稱為小梗。花梗的結構和莖的結構相同。
常綠闊葉林 是亞熱帶濕潤地區由常綠闊葉樹種組成的地帶性森林類型。這類森林的建群樹種都具樟科月桂樹葉片的特征,常綠、革質、稍堅硬,葉表麵光澤無毛,葉片排列方向與太陽光線垂直。常綠闊葉林是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條件下的森林,大致分布在南、北緯度22度至34度之間。
故宮 北京故宮,別稱紫禁城,於明代永樂十八年建成,是我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故宮集我國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於一身,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群,是世界五大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