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宣一直站在身後,靜靜地看著眼前人的一舉一動,經不住眼角濕潤。每個人都有自己不為人知的角落,那是永遠抹不掉,揮之不去的傷痛,帶來的隻有回憶和淚水,命運之輪盡管還沒有轉到那一刻,但曆史的事實終將證明,這是一個悲劇。丁宣給李人披上鬥篷,君一這才回到眼前的現實。當他回到軍帳的時候已經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隻知道當他一覺醒來的時候,日正中天,汗濕衣襟,內心惶惶不能安穩。出帳行走,召來丁宣、馮可教導軍士安撫百姓,修葺城池。忽然飛馬傳報趙彰兵敗,請求援助。李人仔細詢問,詳察情狀,以為並未說謊,趕緊召回丁宣等人,遣使者往說陳嚭,同時奔馳臨賀之前。
陳耘偷渡衡州之後,分兵兩處,林忠道領本部軍兵及夏侯燎所部辟蒙等人直奔南城,截斷趙彰歸路,也便追擊。探馬得到陳軍消息,報知趙彰知道,時猶不信,道:“我有虎兒在彼,陳耘怎能得過?”不以為意,談笑自若。時道敗亡之後,李人聽說謀士法堯,精通奇術,請到帳下,推薦趙彰使用,等到探馬再來彙報,法堯進道:“事有三止,如今軍士再報,以為主公不能怠慢謹慎。”趙彰以為有理。剛要起身去看,大將軍呼延和進帳報說陳耕打城,遙見旗杆上趙勔首級。李人戰事不知如何,這邊趙勔又失。
趙彰安然在座,左右調度有序,似無慌亂神色,半晌才問道:“敵軍多少?”調走虎衛軍,趙彰城中兵馬不足一萬,陳軍上下五萬。趙彰不肯輕易便走,眾將士苦苦相勸,攙扶離開。始興城四麵圍得鐵桶一般,檑木炮石,箭如飛蝗,趙彰被亂箭創傷。呼延和以為西門薄弱,可以突圍。身先士卒,率軍殺出。半路上遇到南下陳軍陳信所部,呼延和抵擋其鋒,掩護趙彰先走,趙軍折轉路程南下,想要奔逃臨賀,林忠道在後追趕不休,鄭勸分兵阻擋。慌不擇路,漸被陳軍衝散,趙彰跑到河流腳下,可恨卻無浮橋渡過,仰天長歎:“趙彰問心無愧,難道陳叔寶命不該絕,天意喪我在此?”氣急攻心,吐出血來。身後覃黨緊緊逼近,口中呼喊上將之令,揚言要生擒趙彰,可獲千金重賞。
趙彰被毒箭射中,倒下馬來,絕望時刻,朦朧聽到有聲音喊道:“賊將休狂!”彰定睛熟視,豁然開朗,慨歎:“幸虧元烈及時趕來!”但聽陳軍將校一聲哀嚎,獨孤上一戟刺中覃黨心窩,翻身落馬而死,陳軍卻步。元烈以所騎之馬讓與趙彰,翼護左右,直到看見渡河而去才肯放心。提一雙大鐵戟,名曰天龍破城,徒步接戰,獨一人所殺陳軍百十人,陳軍驚心,不敢近身。奪得馬匹要走,隨後韓蟾呼喊:“賊將休走!”石破天馬快,首先趕到,二將相交,三十餘合不分勝敗,韓蟾一齊夾戰。元烈虛愰一戟,蕩開陣勢,策馬突走。韓蟾與辟蒙追趕,臨賀軍出,陳軍不敢上前。
話說李人率軍突然趕到,陳軍措手不及。李人料想陳嚭好大喜功,乘陳軍傾巢而出之機,回援之前放出一小股輕騎潛行迂回到陳嚭之後,彼糧草輜重盡被破壞。聲東擊西,引陳耘回軍掩殺去救,半路上被伏軍擊敗。得知王深兵敗、陳耕被擒消息,再加後線失事,陳嚭大驚失色,下令陣前停止進軍,著覃黨領輕騎追趕。趙彰得以逃脫。韓蟾與辟蒙回到軍中,伯淵有意問道:“趙彰首級安在?”二人麵麵相覷,言說不出。陳嚭見之盛怒,道:“韓蟾身為主將,按我軍令當斬!”韓蟾怯怯吞吐進道:“一員驍將救趙彰走脫……”形勢嚴峻,雷奇附言進道:“覃黨乃皇帝親信,陷陣失之,如何交代?”不說還罷,陳嚭聽這更氣,揚鞭罵道:“都是精兵猛將,數百人捉一小子不住,養你們有何作用?為將者,陷陣敗落,乃是奇恥大辱,有何顏麵再苟活存世!”
辟蒙慌忙鬥膽進道:“或非都督所言,兵法上說‘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無智名,無勇功……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戰勝攻取,馳騁往來狀若舉世無雙,不過未逢敵手,頂多算的上是一世之雄,假如不加德行反而為人哂笑,終不能載百代之稱,然若有進取精神則緬懷激勵後來有心之人,光化彪炳,可謂是萬世之表!”帳下將士議論紛紛,指責石破天出言不遜,雷奇附和陳嚭笑道:“乳臭小子竟然在上將之前妄論兵法韜略,不曉得傳之後世,讓人作何感想?”陳嚭與眾文武將士都仰天大笑。“天命上將軍說話,你也敢頂嘴?”偏將軍陳珂搶上前來掌他二人摑刑,鮮血湧流,陳奐、林忠道、夏侯燎、高瞻等人苦苦告免不能饒恕。等到大家停手,陳嚭瞪了韓蟾一眼,韓蟾會意,飲劍自刎。辟蒙不懂人情世故,眾人麵前,陳嚭也不好明顯發作,決意削去辟蒙之職,貶謫去充職夥房。辟蒙等軍士還要勉強拜謝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