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石棺魅影(3 / 3)

藍真真詫異道:“就算是寒玉也該有煙熏的顏色啊,怎麼回事?”

阿誠苦笑道:“你是玉器鑒賞大師,應該由你解釋才對。”

“這絕對不是玉。”藍真真說。

郭項龍用藏刀在上麵橫豎劃了幾下,冰雕絲毫無損,刺到腹部時用力大了點,“卟嗵”,冰雕竟翻倒在地,藍真真掂了掂,說比同體積的玉重多了。

阿誠抽抽鼻子:“他奶奶的,到底是什麼材料,老董見多識廣,你來說說看。”

老董輕輕一歎:“有個成語叫一葉障什麼秋來著,你們一進來就忙著琢磨冰雕,可曾注意到這裏麵的情況?”

經他提醒郭項龍猛地跳起來,用頭盔燈四下打量了一圈,觸眼之處全是精美鋥亮、造型各異的青銅器,大家看得眼睛都發了直,嘴裏發出“嘖嘖”聲。我和阿誠趕緊搜集了一大堆幹藤枯草燃起篝火,火光照映在熠熠發亮的青銅器上折射出光照的光芒,將石窟映得滿室生輝。

最光彩奪目的要數正東方向的通天神樹,比三星堆出土的還高兩米多,主幹分三層樹枝,每枝都呈半月牙形下垂,樹枝末端有花朵果實,枝頭立著一隻揚翼欲飛的小鳥——這可不是普通的鳥,而是神話中太陽神鳥。神樹主幹由上而下有條青龍盤旋蜿蜒直到底座,樹的頂端矗立著一隻騰雲駕霧的鳳凰。神樹底座是凸起的山形,表明神樹長在神山上,上麵刻有太陽和雲紋,底座三麵有鑄一個方台,上麵半跪著一個人像,雙手緊握弓箭。

神樹上高昂的龍頭和扭曲的龍身大氣磅礴,雄壯威武,頂端鳳凰卻行雲流水,絢麗多姿,加上俏立在枝頭的小鳥輕盈柔美,活潑生動,整個布局嚴謹周密,比例精確,對稱中有變化,變化中有統一,給人渾然一體天衣無縫的感覺,的確稱得上鬼斧神工,登峰造極的精品。

三星堆出土的通天神樹主幹頂端殘缺了,專家們推測也是小鳥,不料謎底竟是鳳凰;底座人像手裏的東西也遺失了,本以為是祭祀用品,不料竟是弓箭。古蜀國人的一舉一動總是與眾不同,古怪中透出無法揣測的神秘。

阿誠激動得全身顫抖,咬牙切齒說:“這棵樹能不能拆卸?把它運到香港我們就大發了!”

“通天神樹采用分段鑄造法製成,運用套鑄、鉚鑄、嵌鑄、鑄接等先進的手法,可以拆卸,”我說,“可別忘了它是青銅器,拆下來憑我們五個也沒力氣背出去,即使出去了目標也太大,沒法過海關,我寧可選那個——”

阿誠順著我指的方向看去,又驚歎一聲,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西南石壁上倚著一排金漆青銅麵具,大小不等,形態各異,有的兩個眼角向上翹起,如同豎眼一般;有的眼球向外嚴重突出,如同架著望遠鏡,但都是鷹鉤鼻,大嘴巴,角尺形耳朵,眼睛和眉毛邊描了黛色,口唇塗著鮮紅的朱砂。不知古蜀國人采用的什麼技術,鍍在麵具上的黃金絲毫沒有氧化,在火光下閃耀著金燦燦的光芒。

老董大喜道這些架望遠鏡的比較好運輸,每人背兩個,小郭辛苦點背三個,起碼幾萬塊到手了。他戴上手套過去吃力地抱起一個,吐吐舌頭說乖乖,背兩個恐怕吃不消,還是一人一個吧。

“曉飛,阿誠,快過來……”

藍真真站在北麵朝我們直招手,回頭一看,她正一臉緊張地往篝火邊退,郭項龍護在她前麵,手持火銃對著山壁下黑糊糊的陰影。

“石棺!”阿誠脫口叫道。

話音剛落,石棺裏發出一聲沉悶的聲音: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