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千年一戀純金時代的夢想3(1 / 2)

駱駝說:不,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傷害別人,是你在傷害自己。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那次環境藝術中,許多物種都發生變異,因為它們為了卑微的生存,把夢想、崇高當成重負卸下。你記得那個名為《1600年》的作品嗎?我們駱駝家族自始至終參與了這個環境藝術過程。那是大禹的作品。大禹治理洪水後將多餘息壤遺留到六千大地,息壤不斷生長,導致羅布泊離開樓蘭,樓蘭不得不再次變遷。五個公主帶著息壤西行到敦煌,在莫高懸崖下與東來的茄豐相遇。茄豐解除理性枷鎖,讓黃土與息壤通過月牙泉結合,之後,在鳴沙山驚心動魄的呐喊中製作生活用品:土陶。禪師樂僔首次將土陶的品質升華為彩陶,賦予畫家靈感誕生的源泉。從那以後,彩陶可以不斷生長,也可以退化到原生狀態,其伸縮變化取決於色彩與激情。土陶沉澱、發酵,從公元366年開始生長,最大紀錄在公元781年,最小紀錄在公元1900年。這期間,六千大地之外無法接受或者無法消化的的元素統統填充到《1600年》,構成亞洲十字路口上一幅傑出的、獨一無二的環境藝術作品。我們非常懷念那個激情澎湃的創造年代,想一想,從東海到地中海,沿著太陽運行的路線往返奔波,如果隻有理性精神,如果1600年連綿不斷的行為本身不具有一種強大誘惑力,那麼,我們早就對渺茫前途產生畏懼或疲倦。開始每一次全新的長途旅行時,我們都全身心地感受,交流,積澱,回到敦煌,通過彩陶、畫家思想、壁畫牆麵等元素構成一次次偶發藝術。這樣,既避免了乏味的重複,也維係了鮮活的血脈。在那漫長的歲月中,彩陶成為我們活躍的心髒,充滿著巨大生機。可是,正統十一以後,彩陶開始衰退,直到公元1900赫定發現樓蘭古城才停止萎縮。赫定從普爾熱手裏接過《山海經》,同時擺脫山川河流的理性,恢複浪漫主義藝術情調,他邀請樓蘭共同摹仿洪荒時代太陽與公主的戀情。所以,從1900年開始,赫定就開始進入另一次環境藝術,斯坦因、伯希和、柯勒、格威、瑞超這些人爭相摹仿,紛紛拿著自己的作品去展覽。赫定不屬於表演者,他進行著真正的環境藝術,如同太陽、公主、茄豐、樂僔、畫家、駱駝、駱駝客等等,等等;1927年,作品進入第二階段。這次,赫定考慮到藝術活動即將結束,應該將這場壓軸戲進行好,所以,他組織一支多學科綜合的大型探險隊,在鮮為人知的區域進行繪圖、采集標本、觀測、拍攝、速寫、調查,哈哈,想撓六千大地的癢癢肉啊。中國當時的大環境主要上演軍閥混戰,赫定獨辟蹊徑,拜訪瑞典同鄉、北洋政府農商部礦務部顧問安特生,他是首位調查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的科學家,對中國史前考古學體係的建立有著舉足輕重作用。在安特生導演下,中國政府答應配合。把持北京軍政大權的張作霖也給予支持,他寫信給新疆省省長楊增新說:這是赫定那個大男孩帶來的現代藝術,兄弟覺得很好玩,不妨看看!赫定正要準備動身前往重要場地新疆,一件偶發藝術參與進來:北大、清華、曆史博物館、北京圖書館、藝術博物館等十多個學術團體機構集會,抗議西方探險家在中國境內無拘無束地進行各種表演。於是,安特生安排中瑞雙方代表舉行談判。談判幾度破裂,常常處於僵持階段。支持赫定的德國漢莎公司說既然如此就別進行了吧。赫定以天使般的耐心不斷與中方溝通,消除分歧。經過漫長談判,中方學術代表周肇祥和赫定在北大國學研究所簽訂考察協議書,正式命名為“中瑞西北科學考查團”。中方團長為北大教務長徐炳昶,團員為地質學家袁複禮、考古學家黃文弼以及丁道衡、詹蕃勳、崔鶴峰、馬葉謙、李憲之。期間,有些精彩的對白應該成為經典:

赫定:這次真正公平的合作確實來之不易,在中國人自己的家裏,外國人隻是客人,從前,有些歐洲旅行家惡劣地把中國人民熱情、溫和、善良、忍讓、勤勞等傳統美德看成愚昧無知、軟弱可欺,肆意淩辱,違犯中國人民的真誠。就我的經驗而論,在高原無人區和漫無邊際的沙漠裏,如果沒有那些善良樸實、任勞任怨、不畏艱險,在任何危難時候都能同舟共濟的沙州駱駝客幫助,一切探險都無從談起,可以說,是沙州駝隊的血肉肩膀成就了所有在中國從事探險的西方人業績!也可以說,是中國古人創造的燦爛文化讓西方探險家步入成功殿堂,目前,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支沙州駝隊正聚集在包頭,整裝待發,各位將很快就能感覺到他們的堅韌、真誠與執著!

記者:據我所知,您對中國的了解大多來源於中國苦力、下層人士,現在,又對沙州駝隊多有溢美之詞,這是否是您的另類表態方式?直言不諱地說,您是否覺得隻有那種合作比較穩定?

赫定:不是這樣!就在我在協議上簽字的前一天,還收到來自西方世界的電報、信件,他們頑固地認為我的舉動是向中國政府屈服,是對歐美國家尊嚴的侵犯,他們說中國學者根本沒有資格參加考查團,而且,這種合作關係的考查團根本無法工作,我要用誠意與中國學者密切合作,向世界證明,我們沒有介意國籍或民族,唯一目的是為國際科學服務。而且,我也要提醒所有探險家,幾十年來,我們被中國文化征服後才冒著生命危險為理想奮鬥,而不是帶著殖民主義心態來掠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