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心潮澎湃,淚流滿麵,默默地念叨:“複興了,我們偉大的民族終於開始複興了!”
劉錦棠、董福祥、丹賓等將領巍然屹立,神情激動。
接著,宣讀祭文。
祭文經過左宗棠和楊恕昌、潘震等人反複修改,但此時此刻,左宗棠覺得氣勢仍然不夠宏偉。乾隆皇帝率兵西征後從未這樣大規模用兵,積聚一百多年的民族精神怎能用一紙祭文表現出來?
宣讀完畢,左宗棠向前走一步,聲如洪鍾:“此次西征,綿延千裏,深入流沙之地,前途困難險惡,但是,我大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不畏艱險,勇赴國難之精神生生不息,這種精神支撐著偉大民族!現在,大家就站在中華民族的脊梁——萬裏長城西頭!為了祖國統一,為了邊疆地區百姓和平,用我們血肉之軀和磅礴精神凝結成民族脊梁,凝結成向西延伸的長城!”
將士、百姓群情激昂,振臂高呼:“長城!長城!長城!”
左宗棠拿起一個檀香木盒子,說:“我中華民族萬裏江山,無限美麗,是天地間最珍貴的、最博大的財寶,如果為蠅頭小利所誘,那豈不是本末倒置,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我乃朝廷重臣,為正義而赴邊疆,竟然有人利欲熏心,拿著幾張爛羊皮來蒙蔽下官!這裏麵總共有五張黑城藏寶圖,也許,有一張是真的,也許全部是假的,無論如何,我要當眾將它們全部焚燒,以明壯誌!我大清將士出征西部,不是為了掠奪民財,搜刮民膏,而要光複河山!”
說著,他打開盒子,將五張羊皮圖投入烈火中。
人群再次沸騰。
“西部地區地廣人稀,水源奇缺,每人一袋紅薯,以備路途解渴!”
左宗棠拿起布袋授給士兵宏柳。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本官雖然年老,不能同大家一起穿越羅布泊,驅除韃虜,但我的心與你們緊密相連!我想借用屈原的《國殤》與諸位將士共勉!”
然後,左宗棠慷慨激昂,迎著強勁的漠風朗誦起來。
將士們看到一個咆哮如雷的老獅子形象——接著,他的頭頂出現一個奇異的光圈。所有將士都清楚地看見那越來越大的光圈。
朗誦完最後一句,將士百姓齊聲呼應:“魂魄毅兮為鬼雄!”
聲浪如潮,洶湧澎湃。左宗棠振臂高呼:“朝烹雄狐,夕醃封狼,授旗幟!”
劉錦棠無限深情地望一眼左宗棠,莊重地接過西征軍大旗,走下城樓。
關門打開,劉錦棠上馬撐旗,向前一揮,下令:“出關!”
在熱烈的鼓樂聲中,西征軍隊伍出關門,進入鋪張開來的戈壁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