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預防職業病
進入冬季天氣逐漸變冷,室內工作場所多關閉門窗。一些作業場所由於沒有使用通風設施,致使其間的有毒有害物質不能及時排出,給安全生產留下隱患。冬季門窗關閉,一些作業場所通風設施不好,大量毒素聚集在空氣中,時間一長,在此環境下工作的人便容易患上職業病。因為一些職業病的臨床表現並不明顯,有些人即使得病也不易發覺,比如塵肺病,它是危害健康最為嚴重的一種職業病,發病率較高,病人較痛苦。這種病無特異的臨床表現,多與合並症有關,如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等。
專家提醒職業工作者,上崗前要了解所從事的工作是否接觸職業危害因素,如存在,要采取相應的職業防護措施,同時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在有職業危害的作業場所工作時,不要封閉門窗,注意使用通風設施和開窗通風,使有害物質及時被排出,不在室內聚積;不要為保暖而在工作場所食宿,飲食起居要和工作場所分開。另外,接觸棉塵者更不要在工作環境吸煙。如紡織工人吸煙,煙霧可加速破壞人體抵抗力和上呼吸道的清除能力,導致呼吸道感染,促進支氣管炎形成。塵肺病的預防措施
因長期吸入一定量的生產性粉塵,使肺部產生彌漫性纖維化或者結節的肺部疾患,即塵肺病。在國家公布的《職業病目錄》中,把塵肺病列為第一大類職業病,共分為13種,即矽肺、煤工塵肺、石墨塵肺、炭黑塵肺、石棉肺、滑石塵肺、水泥塵肺、雲母塵肺、陶工塵肺、鋁塵肺、電焊工塵肺、鑄工塵肺和其他塵肺。
塵肺病患者中最常見的是矽肺病人。矽肺是因吸入大量含有遊離二氧化矽(舊稱矽)的粉塵而引發的。矽肺是塵肺中病變進展最快、危害最嚴重的。矽肺一般是在接觸矽塵後5~10年發病,有些發病者的工齡達15~20年。
患了矽肺病,即使離開矽塵作業,病變仍有可能發展。矽肺的纖維化病變是很難逆轉的,現在沒有使其消除的方法和藥物。
我國是塵肺病大國,發病率越來越高,新患病人數以每年近2萬的速度增長。2002年底塵肺病人竟高達55萬人,等於世界上其他國家塵肺病人數的總和。
防治塵肺病應該采取下列措施:
組織措施
有粉塵作業的生產經營單位應該建立防塵機構,嚴格執行有關防止粉塵危害的規定,必須采取綜合防塵措施。建立粉塵監測製度,對有石英、石棉等危害性嚴重的粉塵作業,每3個月監測一次;對有其他粉塵作業的場所每半年監測一次。對廣大職工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對防塵工作的認識,群策群力治理粉塵。
技術措施
改進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努力做到清潔生產。目前,許多國家已經基本上消除生產場所的粉塵危害,塵肺病患者很少。我國是塵肺病發病率最高的國家,很多單位總結出防塵的經驗:改用代用品;采用風力管道輸送粉狀物料、濕式作業法、密封艙式作業法、撤除揚塵裝置等。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防護措施
當生產場所的粉塵濃度未能控製在國家規定的標準以下時,加強防護成為最後一道防線了。
個人防護是被動的措施,無法從根本上降低或者消除粉塵的濃度。個人防護措施有:佩戴防塵口罩,能夠截留大量粉塵;下班後必須洗澡,洗掉身上的粉塵;工作服要勤洗、勤換。
衛生保健措施
必須加強對從事粉塵作業的勞動者的體檢,沒有經過體檢和未成年人不準從事粉塵作業。患有肺結核病、嚴重心血管病和慢性上呼吸道支氣管疾病的人不準從事粉塵作業。從事矽塵、棉塵作業的勞動者更要注意體檢。從事粉塵作業的勞動者應該加強體育鍛煉,要到空氣新鮮的地方鍛煉,定期療養。為了增強營養,應多吃含蛋白質、維生素較高的食物。
在高溫作業中保護自己的方法
高溫作業的類型
根據氣象條件的特點,高溫作業一般分為三種類型。
1高溫、強熱輻射作業:氣溫高、熱輻射強烈、相對濕度較低。例如,冶金工業的煉焦、煉鋼、煉鐵等作業。
2高溫、高濕作業:氣溫高、濕度大。例如,紡織工業的印染車間,輕工業的造紙等作業。
3夏季露天作業:夏季建築施工、造船業等。
高溫作業時,人體會出現生理變化,超過了人體能適應的限度,會引起各種病理性病變。
高溫作業引起人體的疾病,一是急性致熱疾患,如中暑;二是慢性致熱疾患,例如耐熱能力減弱等慢性後遺症、生理功能失調等。
預防高溫作業采取的措施
1技術措施。
隔絕熱源:利用水或者導熱係數小的材料進行隔絕,使其吸收一部分熱量,減少溫度。隔絕熱源一般采用循環冷卻水係統、水簾等,隔熱罩、牆、室等,用塗料、石棉等直接包裹,用錫箔等把熱源反射回去。
通風:用自然風或者機械風通風,降低溫度。
2衛生保健措施。
勞動者戴防熱麵罩、護目鏡、鞋帽、手套等。
飲料中含1%~3%的食用鹽。飲食搭配應多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
入暑前體檢。對患有心血管係統疾病、高血壓、內分泌疾病、皮膚大麵積燒傷、汗腺功能障礙等勞動者,應減輕工作,甚至調離崗位。
3組織措施。
貫徹防暑降溫的法令、法規,單位負責人應該製定措施和方法,將防暑降溫工作落到實處。
安排作息時間,延長午休時間、不安排加班加點等,讓高溫作業工人休息好,睡眠充足。
持續接觸熱源後的休息時間不準少於15分鍾,休息時要脫離熱環境。
在高溫作業中的防中暑措施
在高溫季節裏或高溫環境中勞動和工作,易發生中暑。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中暑是中樞神經調節失常的結果。具體地講,就是當外界溫度過高(大多數超38℃),人體通過輻射和對流散熱發生障礙,身體隻能靠出汗散熱,如果此時汗的蒸發亦受影響,散熱有困難,熱便在體內積蓄。尤其是在勞動的時候,體內產熱量增加,熱的積蓄更多。當積蓄的熱量超過人體所能耐受的限度時,就會發生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