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繞口令多是詼諧而活潑,節奏感較強,富有音樂效果。傳統的繞口令,多隻注重字句的諧音,而忽視思想內容。
如今,民間文藝工作者在創作繞口令時,注入了新的時代氣息,有的具有益智助思的作用,如《數獅子》:“公園有四排石獅子,每排是十四隻大石獅子,每隻大石獅子背上是一隻小石獅子,每隻大石獅子腳邊是四隻小石獅子,史老師領四十四個學生去數石獅子,你說共數出多少隻大石獅子和多少隻小石獅子?”
繞口令的訓練表演
1.對偶式繞口令
《嫂嫂打棗》
嫂嫂用篙去打棗,棗樹掉棗砸嫂嫂。
嫂怪棗砸嫂,棗怪嫂打棗。
要想棗不砸嫂,別用篙打棗。
要讓嫂不怪棗,棗樹別掉棗。
《牛小妞騎牛》
牛家小妞騎小牛,小牛不走氣小妞。
騎小牛的小妞,用鞭抽小牛。
氣小妞的小牛,用頭抵小妞。
牛抵小妞牛頭扭,妞扭牛頭牛不拗。
牛怕小妞妞騎牛,牛家誇讚小妞妞。
《王婆誇瓜又誇花》
王婆賣瓜又賣花,一邊賣來一邊誇。
又誇花,又誇瓜,誇瓜大,大誇花。
瓜大花好笑哈哈。
《黑虎救豬》
黑虎黑夜數黑豬,黑夜黑豬黑虎數。
黑豬黑夜圍黑虎,黑擠黑挨亂乎乎。
黑虎難數黑豬數,急得黑虎嗚嗚哭。
《小王和小黃》
小王和小黃,一塊畫鳳凰。
小王畫黃鳳凰,小黃畫紅鳳凰。
紅鳳凰黃鳳凰,隻隻畫成活鳳凰,
望著小王和小黃。
《讓路》
驢在半路上遇見鹿,鹿不讓驢,驢不讓鹿。
鹿不給驢讓路,驢偏要鹿讓路。
驢想讓路給鹿,鹿卻先給驢讓了路。
2.一貫式繞口令
《阿凡提騎毛驢》
阿凡提,騎毛驢,手拿一條魚。
毛驢走路急,掉了手中魚。
阿凡提,下毛驢,下了毛驢去拾魚。
彎腰去拾魚,拾魚跑了驢。
阿凡提,心裏急,拾起魚,追毛驢。
追上毛驢騎毛驢,騎上毛驢手提魚。
《坑前有個盆》
坑前有個盆,盆裏有個瓢,
瓢裏盛著錢,拿錢去商店買糖,
嚐嚐糖,甜不甜,不甜不給錢!
《打狼護羊》
小梁上山去放羊,草堆裏衝出一隻狼。
狼攆羊,羊躲狼。
小梁護羊打狼,小梁打狼護羊。
終於打跑狼護住羊,受到大家一致讚揚。
《小牛賠油》
小牛放學去打球,踢倒老劉一瓶油。
小牛回家取來油,向老劉道歉又賠油。
老劉不要小牛還油,小牛硬要把油還給老劉。
老劉誇小牛,小牛搖頭,
你猜老劉讓小牛還油,還是不讓小牛還油。
《狗咬柳小六》
柳小六沒事胡亂走,
走到劉老九的大門口。
門口的狗咬了柳小六的手,
柳小六緊喊劉老九快看狗。
劉老九屋內一個人也沒有,
白叫劉老九的狗把柳小六咬了一口。
柳小六發誓沒事不再胡亂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