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的表演指導 2.(1 / 2)

舞蹈的表演指導 2.

舞蹈的分類與區別

藝術,是由各個不同的藝術品種所組成的。作為藝術之一的舞蹈,同樣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天地,也是由各個不同種類、不同樣式、不同風格的舞蹈所組成的。

根據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為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兩大類。生活舞蹈是人們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進行的舞蹈活動;藝術舞蹈則是為了表演給觀眾欣賞的舞蹈。

生活舞蹈

包括有:習俗舞蹈、社交舞蹈、自娛舞蹈、體育舞蹈、教育舞蹈等。

1.習俗舞蹈

習俗舞蹈又可稱為節慶、儀式舞蹈,是我國許多民族在婚配、喪葬、收獲及其他一些喜慶節日所舉行的各種群眾性的舞蹈活動。在這些舞蹈活動中,表現了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社會風貌、文化傳統和民族性格特征。

2.社交舞蹈

社交舞蹈是人們進行社會交往、增進友誼、聯絡感情的舞蹈活動。一般多指在舞會中跳的各種交際舞。

另外,我國許多少數民族在各種節日所進行的群眾性的舞蹈活動,多是青年男女進行社會交往、自由選擇配偶的社交活動,因此,也可以說成是各民族的社交舞蹈。

3.自娛舞蹈

自娛舞蹈是人們以自娛自樂為唯一目的的舞蹈活動。用舞蹈來抒發和宣泄自己內在的情感衝動,從而獲得審美愉悅的充分滿足。

4.體育舞蹈

體育舞蹈是舞蹈和體育相結合,以藝術審美的方式鍛煉身體,使身心全麵健康發展的舞蹈新品種。如各種健身舞、韻律操、中老年迪斯科、冰上舞蹈、水上舞蹈、街舞以及我國傳統武術中的舞劍、舞刀和象征模擬各種動物、特定形象的象形拳、五禽戲等。

5.教育舞蹈

教育舞蹈是指學校、幼兒園等進行審美教育的舞蹈活動或開設的舞蹈課程,用來陶冶和美化人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培養人團結友愛、加強禮儀以及增進身心健康。

藝術舞蹈

藝術舞蹈是指由專業或業餘舞蹈家,通過對社會生活的觀察、體驗、分析、集中、概括和想象,進行藝術的創造,從而創作出主題思想鮮明、情感豐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藝術形象,由少數人在舞台或廣場表演給廣大群眾觀賞的舞蹈作品。

由於藝術舞蹈品種繁多,根據各個不同的藝術特點,大致可分為兩類。

第一類:根據舞蹈的不同風格特點來區分,有古典舞蹈、民間舞蹈、現代舞蹈、當代舞蹈和芭蕾舞。

第二類:根據舞蹈表現形式的特點來區分,有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組舞、歌舞、歌舞劇、舞劇等。

舞蹈的內容

舞蹈的內容指舞蹈作者根據自己的審美觀點,通過舞蹈形象反映在作品中的社會生活或思想感情,它是構成舞蹈作品一切內在因素的總和,包括題材、主題、人物、情節事件、環境等。它是客觀生活審美屬性和作者主觀審美意識的結合,是社會生活和作者思想感情融合的產物。題材是編導根據表現一定主題的需要,對其掌握的社會生活素材進行選擇、提煉和加工之後作為舞蹈內容的材料。對舞蹈作品的題材,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

廣義的題材泛指舞蹈作品表現的生活範圍,如現代題材或曆史題材、工業題材或軍事題材等;狹義的題材指作品中具體描寫的生活現象。如舞劇《小刀會》從廣義來說是曆史題材;狹義來說表現的是中國太平天國革命運動時期,上海人民組織小刀會起義,為反抗封建統治者和帝國主義所進行的鬥爭。舞蹈作品題材的選擇和形成取決於舞蹈編導的生活實踐,同時又受他的世界觀、審美觀的製約。舞蹈作品的題材應當廣泛多樣,從各個角度反映整個社會生活的麵貌。選擇舞蹈題材應當遵循舞蹈藝術反映生活的規律和特點,不僅應富有飽滿的內心激情而且又要便於用舞蹈手段來表現。

主題指在舞蹈作品中,通過對社會生活的描繪和對舞蹈形象的塑造所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是作者在深入生活、認識生活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表達其對生活的認識、評價和理想。舞蹈作品的主題一經形成,它便在整個創作中居於主導地位,並貫穿於創作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