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風雲將起(1 / 3)

慶王宮中大肆慶祝,燈火通明,王後慈愛的抱著繈褓中的嬰兒,像是在透過他看另一個人。慶王有了兒子,更覺精力充沛,雖然年近五十,但自覺還有足夠的時間可以陪伴兒子長大,為他留下這一片大好基業。

李澈得了消息帶著重禮進了宮。因劉氏生子王宮被封,所有進出一律都得慶王手諭,所以聽到侍衛請示上原君請求入宮的消息時,慶王不免多想,雖然這個侄兒自己一向很滿意,然而畢竟親疏有別,再疼愛也不是自己親身生,再滿意若是擋了自己孩兒的路也是要除掉的。

“伯父。”李澈行禮後臉上擋不住笑意:“侄兒恭賀伯父伯母再得佳兒。”

“嗯。你近來可好?你伯母年紀大了,孤也是怕出意外才封的宮門,倒是有時日不見你了。”慶王臉上淡淡的看不出什麼。

“侄兒如今不用管事,輕鬆了許多,聽聽小曲侍弄花草一日也就過去了。”李澈說自己遊手好閑有些不好意思,趕緊取出一個金項圈來:“這是侄兒小時候父君送的,如今借花獻佛,給小弟用正合適。”

侍從將項圈捧了上來,慶王看了一眼便愣住了,陷入了回憶。那時自己的弟媳有了身孕,自己也為弟弟高興,遂提前送了一個金項圈為小侄兒當賀禮,後來李澈出生後就用上了,如今兜兜轉轉又回到了自己這裏。可是物是人非,侄兒早已長大,弟弟也不在了。

慶王看著項圈,想到了自己和弟弟從前的許多事,當年爭位那樣凶險,兄弟兩人彼此抱團終是走到了最後,甚至最後親弟也因王位而死,他那樣的人物,真是可惜了。

李澈輕輕的一聲伯父打斷了慶王的回憶,慶王看著李澈的這張臉,眼中帶了隱晦的愧疚,遂解釋:“這項圈,還是我當年送與你的。不想今日你又拿它來送人情,豈不無賴。”

“啊,那侄兒隻能送這塊玉佩了。”李澈摘下自己身上掛著的一塊鏤空麒麟佩。

李澈身份特殊,在兵事上又有天賦,征戰多年,慶國有近三分之一的軍士直接聽命於他,身上常年帶著的這塊玉佩便是調兵符。慶王也清楚這一點,才會覺得李澈送的這份禮貴重,又覺得這孩子老實忠誠,心中高興嘴上說道:“他不過一個孩子,你今日便給他如此大禮,看你滿月周歲該如何。”

“那侄兒就攻下城池來為他賀!”李澈信誓旦旦的說道。

慶王微微一笑,不置可否,換了話題:“他如今還在你伯母那處睡著,小孩子,貪睡!”

看著慶王合不攏嘴的笑,李澈故意用滿是念舊的聲音回憶道:“是啊。侄兒還記得當年泓弟也是這般愛睡。那紅彤彤的小臉,真讓人喜歡。”

“泓兒……”大概這就是慶王和慶王後心中永遠的一塊傷疤了:“泓兒知道你這樣記掛他,會高興的。”

當年泓兒那樣小,哭起來那樣弱,可是自己卻喜愛的緊,那是自己的親生孩子,泓兒從小聰慧懂事,為了不讓自己和王後擔心,故意裝作不在乎身體,不喜歡練武的樣子。可是他卻不知道,自己和楊氏曾親眼看見他羨慕的看著那些身體建康的宮人,更是心疼。

又想到自己為了泓兒,不惜以五十城為聘,許下下任王後之位,求娶睿王掌上明珠長公主。竟然被拒,那個差點成了自己兒媳的女人更是歹毒的詛咒泓兒身體,最終泓兒憂思成疾就去了。

睿國!殺子之仇孤必報!

慶王眼中閃過一絲殺意,轉而吩咐道:“咱們與楚國合盟已毀,就用不著顧忌他們。你如今清閑,待霈兒滿月過了,便去灤郡吧,睿國真是礙眼。”

“是。”李澈單膝下跪,恭敬領命。[1]

南宮熙自娶了長公主後,便被睿王以各種理由留在了王都燕城,上將軍之位雖不輕易出征,但卻掌管著睿國近一半的兵,加上南宮熙自己這幾年一步步從軍中收上來的親信,南宮熙幾乎便是整個北睿王室最大的障礙也是最大的保護者。

葉宜修即便是嫁人也未耽擱她上朝議事。也有人提出不滿,但身為駙馬兼上將軍的南宮熙都未曾反對,那些人更提不出什麼好的理由來阻止,不過短短幾天,那些曾不滿的人都被葉宜修收拾的幹幹淨淨,逐出朝堂。如此,再無人敢反對。

“夫君,濂平侯上書說近來發現西慶灤郡有兵馬異動,請求增兵襄郡,有備無患。”葉宜修端來一杯濃茶來南宮熙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