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畫的學習指導 4.
年畫的工藝和製作
年畫的工藝
年畫的工藝一般須經過畫稿、構線、木刻、製版、印刷、人工彩繪、裝裱等幾道工序。製作木版年畫的技藝,多為世代相傳,工藝考究,鏤刻精微。年畫藝人可謂匠心獨具,對各年齡層次的人所居住房間適合貼什麼樣的年畫,都有考慮。其中有一類年畫,是專用來布置新房的,此類年畫習稱“喜畫”。喜畫多圍繞早生貴子、夫妻恩愛、家庭和睦美滿等內容來創作,字意吉祥。
這些畫,有的可單獨張貼,有的頗有講究,要成雙成對張貼,如“麒麟送子”圖,以迎合“好事成雙”的心理。其張貼的方位,一般選在窗旁、窗頂、炕頭牆壁和另一頭牆壁。由於現代印刷技術的衝擊,民間木版和手繪年畫在市場上已經很難見到了,這種承載民族文化與情感的傳統民間藝術,不知不覺中已經淡出人們的生活。
但年畫卻因為它是曆史的縮影,有著獨特的繪畫語言和雕版工藝所表達的美感以及民俗民風的完美體現,反而凸顯其市場收藏投資價值。老年畫多少年來一直是人民大眾喜聞樂見之物,然而因其創作者都是民間匠人,一直不為達官貴人、文人墨客所重視。
年畫的製作
主要有刻版套印和手工繪製兩種。不論哪種年畫的製作,其創作製作的過程都要經過構思、構圖、起稿、繪製或刻版拓印、著色等步驟。構思即“立意”,要畫什麼,怎麼畫,首先在腦子裏有個初步的設想。當作者在深入生活中發現了所要表現的題材後,便要進一步考慮如何表現所要表現的題材內容,即用什麼形式,用什麼樣的技法去表現,並同時考慮其用線的剛柔、用色的效果。做到在畫前“胸有成竹”,因此立意是年畫創作的關鍵。
立意完成後,最先要解決的是“構圖”,年畫中一般都是平麵的裝飾性構圖為多。即在構圖中追求飽滿、均衡、對稱等效果,構圖上采用散點透視。在這個階段中要注意根據構圖的基本規律,從畫麵的內容出發,不同的內容運用不同的構圖,同時要注意構圖上應有取舍。當作者根據畫麵的內容定下構圖後,就要畫稿子了。傳統本版年畫和新年畫的起稿都是用鉛筆或木炭畫素描稿,所不同的是木版年畫要適應木刻的需要,即在完成素描稿後要在其基礎上改畫成木刻稿。
在畫素描稿的過程中要注意:第一,稿要畫得認真、仔細、完整;第二,要保存最初素描稿,在拷貝紙上勾墨線,便於以素描初稿為依據來修改;第三,畫中每個細節要考慮周全,不能疏忽大意。
當畫師起稿和定稿後,即可用白描法把畫畫在毛邊或薄綿紙上。然後由刻工將畫師定稿用粉糊反粘在刨平的梨木或杜木板上,留畫稿墨線剔去空白處,完成墨線版。
畫師用墨線印出畫樣後,再在畫樣上點出顏色,刻工再按點出的不同顏色,刻製出彩色套印版,一般不超過5張。
將每幅畫的墨線和套色版準備齊全後,刷工開始將紙數百張壓在刷印畫案的固定位置上,再把畫板仰放在紙的左邊,用手翻紙,蒙在塗勻顏料的畫板上,右手用毛刷刷畫板上麵的紙,如此一張一張在固定位置上將紙刷完,然後再換另一顏色畫板,依樣刷完紙張後,再換一版,直到全部刷完。